作者|楊小米+吉吉 編輯|欣欣
來源|我和劉先生的日常生活
小米說
我有一個遠房表姐,叫吉吉,我倆關係非常好,讀高中時,我經常去找她玩。
劉先生和吉吉、吉吉老公是高中同學,大家認識了很多年,當年我來上海,她特意給劉先生打電話,拜託他照顧我。
她和她老公是戀愛7年結婚的,感情特別好,倆人帶孩子,她負責教育,老公負責陪伴玩耍,關於家庭關係,我經常會從她那裡取經。
她的寶寶燈罩,今年3歲半,已經讀幼兒園了,特別聰明。
英語詞彙量1000多,聽英文小豬佩奇,完全無障礙,活學活用,和她對話,能夠用很長的英文句子。
教育孩子上面,吉吉特別有一套,很多人覺得她家是雞血教育,其實是找到了節奏。
就說陪伴孩子讀書這事,她也會備課研究方法,讀完之後總結寫筆記。
她的很多教育方法,我覺得很好,特意邀請她來跟你分享,我想肯定能夠帶給你很多啟發
大家好,我是吉吉。
喜歡讀書,就是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了享受的時光。很幸運,我家有一寶3歲半,酷愛讀書破千卷。
我姓鄧,老公姓趙,所以兒子叫燈罩。
燈罩小朋友是公認的小書蟲,從1歲會走路開始就每天抱幾本書放到爸爸媽媽面前,用熱烈的眼光盼望著爸爸媽媽給他講故事,而我們也是很享受小娃娃依偎在懷裡聽故事看書的時光。
因為經常看書,在外面玩耍的時候,燈罩也偶爾會驚豔眾人,他看到蜘蛛網會給小朋友科普蜘蛛織網的過程和使用方法,看到影子會講述影子的原理和作用。
燈罩愛讀書到什麼程度呢?甚至在幼兒園的跳蚤市場,燈罩買回家的也是書
之前很多寶媽問我為什麼我家燈罩這麼喜歡讀書,閱讀習慣這麼好?
我幾經思考,總結了幾點,分享給大家。
第一,營造舒適的讀書氛圍
想像一下,我們走到一個圖書館,裡面滿滿都是喜歡讀的書,是不是非常驚喜?立馬就挑出最想看的那本找個舒服的角落開始看書。
想要孩子喜歡看書,首先家裡要有他喜歡讀的書,有他讀書的地方,挑一本喜歡的書,在溫暖的燈光下,安靜地享受讀書的樂趣,氛圍舒適。
在燈罩一歲半的時候,我買了展覽書架,書架會根據他的興趣及時更新,把他最近喜歡讀的書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方便他拿取。
後來,燈罩兩歲多,家裡書多了,我們又添置了圖書館書架,不過展覽書架也一直在用,燈罩現在路過書架時還經常選本書看。
讀書還應該有固定的時間,在固定的時間更想讀書在燈罩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燈罩有固定的晨讀和晚讀時間,好像被他的生物鐘認可了一樣。如果要在燈罩玩耍的時間拉他回來讀書,他肯定是不開心而且漫不經心的,而他在固定時間裡讀書會更加專注、認真和熱愛。
我們晚上固定讀書時間有兩部分,一是我剛下班到家時讀20分鐘,二是燈罩睡前時讀20 分鐘。
分別一天了,孩子比較想念媽媽,我下班到家後抱過來燈罩,聊聊今天開心的事,讀幾本溫馨的書,也是對愛意的表達。
至於睡前嘛,大多小朋友在睡覺和聽故事中選擇,會更傾向於聽睡前故事,或許是因為他們太熱愛這個世界而捨不得入睡吧,這個時候爸爸會讀幾本書給燈罩,一起感受一下故事的美妙、自然的神奇,讓書香陪伴他進入夢鄉。
三歲之後,燈罩增加了晨讀,早上七點準時喊一聲,「哪位小朋友要起床讀書嘍?」燈罩就會騰地爬起來。
晨讀的好處太多了,可以幫助小朋友養成早上看書的習慣,可以治療燈罩的賴床,還可以讓晚上有更多的時間去玩耍,尤其是上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家長覺得晚上時間不夠用,就可以嘗試一下晨讀,每天20分鐘,堅持下來。
當然了,為了燈罩的晨讀,我也會早起20分鐘。到現在,我陪伴燈罩早讀已經有半年了,燈罩早上醒來的第一句話經常是「媽媽快給我講故事吧」,目前看來燈罩養成了很好的早起晨讀的習慣。
第二,選書要適齡,合乎孩子的興趣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自己適合併感興趣的書,每個孩子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權利,他喜歡的才是合適的。
寶寶剛出生時,看到的是一個模糊的黑白世界,這時他的雙眼運動不夠協調,不能對焦,只能看出物品的輪廓,但是可以感受光線的陰暗。
在寶寶1-3個月時可以看黑白卡,黑白卡可以刺激孩子的視覺神經,促進視力發育,對眼睛非常有好處,還可以有效預防弱視和遠視的發生。
我一般選擇燈罩心情愉悅時,比如剛換完尿布後,讓他安靜地躺在光線充足的床上,由我拿著黑白卡片距離他二三十釐米,給他講卡片的內容。
每張卡片多停留幾秒重複講幾遍,或左右移動卡片讓他的目光追隨著移動。
看卡片的數量和距離也是從一天一張開始逐漸增加,每天不要看太多,看太多也容易視覺疲勞。
寶寶三個月以後,視網膜得到了比較好的發育,可以從近看遠再從遠看近,物體的細微部位漸漸也能看清楚了,這時候可以看比較複雜的黑白卡或者彩色卡,可以把卡片由近到遠再由遠到近地拿給寶寶看。
看卡片時注意觀察寶寶的眼睛,會看到他在追隨卡片而轉動眼珠。
孩子的這些動作都是給我們的回應,就算是孩子的回應比較少也不用擔心哦,媽媽陪在寶寶身邊和寶寶說話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陪伴了呢。
寶寶四五個月就可以接觸布書了,撕不爛還會發聲,布書不僅可以當書看,還可以隨意抓、捏、咬來當玩具玩,這個月齡的寶寶喜歡吃書吃玩具,記住常清洗保持乾淨就可以了。
寶寶六個月以後就可以買各種各樣的繪本了,市面上很多適合小寶寶的書,紙板發聲書、洞洞書、推拉書、玩偶書。
燈罩在七八個月的時候特別喜歡戳洞洞,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我就陪他一起玩一些經典的洞洞書,比如《創意大師洞洞翻翻書》、《小熊很忙》互動遊戲書、《小雞球球成長系列》洞洞書。
燈罩在探索洞洞、發現機關的過程中收穫了快樂,還鍛鍊了小手指。
當然不能忘了發聲書,在寶寶的聽覺敏感期裡,自然的聲音、音樂的聲音、交通工具的聲音會調動寶寶的好奇心,不自覺的就沉浸在書的世界了。
比如《我的小小音樂廳》和《聽什麼聲音》都是一歲左右可以買的發聲書。
寶寶一歲以後可以買點讀書、發聲書。我當時買了趣味和樂樂趣的發聲書,還有自製的童謠點讀書,我家的發聲書在那個時期快被燈罩翻爛了,每天都是點點點然後跟著讀,或者按按按然後跟著唱。
在讀書的過程中,燈罩是真的愉悅的,這些書對他來說都是好聽又好玩的玩具。
每個小小讀書郎都是書的主人,是他選擇書而不是書選擇他。
讀書不要有功利心,讀書是圍繞著孩子來的,以他喜歡為第一要點,這時候會有人說:「孩子喜歡的都是沒有營養的書怎麼辦?」
其實不用擔心,孩子天生具有發現美的眼睛,大師們美妙的插畫、從孩子角度出發的精美的語言會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歡。話說回來,就算讀了幾本沒有營養的書也不會影響孩子的審美。
我家買書大多時候是圍繞孩子的興趣。
燈罩在兩歲左右時瘋狂地愛上了各種車,出門最喜歡去工地上看挖掘機工作,陪他看書也只看車車車,只要有關挖掘機、消防車、警車和救護車的繪本都會看幾十遍。
那段時間我諮詢了身邊的寶媽,看了很多網紅媽媽的推薦,並對各種童書大獎比如國際安徒生獎、凱迪克大獎做了功課,挑選了幾套和車相關的繪本。
我還發現了燈罩最喜歡的作者——竹下文子和鈴守木,他們可是最佳拍檔,他倆的作品每一套都深受孩子喜歡。
尤其是他們的《汽車嘟嘟嘟》系列是兩歲燈罩的最愛,系列裡的《加油!警車》到手就要求反覆講了12遍,講一遍5分鐘,他聽了足足一個小時,出門玩也要帶上書,睡覺也要摟著書睡覺,睡前故事也要聽《加油!警車》,關上燈也要再聽兩遍故事音頻才能心滿意足地去睡覺。
燈罩喜歡醫生時,我買了《你好安東醫生》、《加油,熊醫生》、《大狗醫生》、《食蟻獸醫生的一天》、《老鼠牙醫生》,還有《山貓醫生》;
他喜歡偵探冒險時,我們共讀《迷迷糊糊的偵探》、《屁屁偵探》;
他喜歡數數時,我們一起看了《神奇的數學》、《你好數學》、《鼠小弟愛數學》,還順便做完了很多套數學貼紙書、小班的邏輯狗和《摩比愛數學》;
他喜歡消防員時,我們就一起讀《消防車吉普達》、《消防員出發》,還有《我想要一輛消防車》;
他喜歡太空時,我們就一起讀《揭秘太空》、《爸爸帶我看宇宙》和《神奇校車飛向太空》
……
有人疑惑,你怎麼知道孩子的興趣點?每一個用心的家長都會發現的,孩子會在生活中頻繁提及,會主動要求和你一起角色扮演感興趣的角色,遇到相關的書會反覆閱讀,遇到相關的玩具也會反覆操作,比如燈罩前段時間對時間感興趣,每隔幾分鐘就會問我現在幾點了?會問到6點到底是早上還是晚上?
我及時地發現了他的興趣點,讀了幾本關於時間的書,親子手工一起做了小鐘錶,全程他都很感興趣,把學習融於興趣中,那就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對世界的探索。
這麼多喜歡的主題,那要買的書可太多了,怎麼辦呢?買書是個好習慣,手邊有書、隨時可得是我喜歡的狀態,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以借書為主,比如辦個繪本卡每周借閱,遇到喜歡的書或者喜歡的作者買下來,就當是教育投資了。
燈罩每周會在繪本館借書2次,有一次借了《阿秋和阿狐》,燈罩很是喜歡,反覆聽了幾天,並告訴我,「媽媽,這本書我太喜歡了,捨不得還回去了。」這樣的書肯定是要買下來的,畢竟喜歡得不願意還的書也是不多見的。
平日身邊的寶媽會把自家娃喜歡的書分享出來,遇到特別長草的會記錄下來,等電商活動時購入。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買他感興趣的書,讀他喜歡的書,他在讀書中會又興奮又專注,興趣高昂,喜歡反覆聽,願意提出問題並和家長討論問題。
第三,親子讀書時光重要的是陪伴
孩子小時候天生對父母有依戀情感,父母陪伴讀書的時光比一個人無聊地玩更吸引人。
燈罩喜歡聽爸爸媽媽讀書,而我們也很享受陪他讀書的時光,孩子的求知慾閃閃發光,書中的故事讓我感動,親子互動時的氛圍溫馨又幸福。
在陪伴孩子讀書時,我一般會聲情並茂地演繹多面角色,在誇張的情節中會上演誇張的動作,每次都逗得燈罩哈哈大笑,燈罩在讀書中收穫了快樂,而我在讀書中變成了戲精。
讀完書如果孩子意猶未盡,還可以角色扮演,燈罩每次讀完醫生的書我們都要開始醫生扮演遊戲,讀完消防員的書就要開始消防員扮演遊戲,讀完《小紅帽》恨不得馬上上演一場家庭話劇,如果讀了做水果沙拉的書那是肯定要去操作一番的。
孩子在書以外做的拓展,對他來說都是理解的過程,在反覆多次讀和角色扮演中實現了內化,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科普的書更是體現在生活之中,比如燈罩前段時間對磁鐵感興趣,我們共讀了《這就是物理:磁鐵》《自然科學啟蒙:磁鐵哪裡來》,裡面的知識並不簡單,但是小朋友感興趣,就會要求反覆聽,反覆聽也有助於他的內化。
為了讓他更直觀地理解,我買了磁鐵教具,和他一起做了磁鐵的科學實驗,這其中的知識能掌握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其中動手、思考。
這樣的場景有很多,比如喜歡化石時,我不僅陪他看《化石的秘密》等相關書籍、看關於化石的紀錄片,還從淘寶買了19.9元一套的挖掘恐龍化石的玩具;喜歡看小蝌蚪的書時,我們養了幾隻小蝌蚪,觀察了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科普知識最好的理解就是在生活中了,畢竟知識從來都不是獨立的,知識和實踐一直都是相互融合的,人類文明史也不會分學科,小朋友的心裡也沒有難易之分,反正對於他都是未知區域,發現他的興趣點,和他一起看書,一起探索自然,一起收穫快樂。
相信家長的陪伴和努力會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喜歡閱讀。
這時又要有人說「我太忙了,沒有時間陪孩子讀書啊」,燈罩早上二十分鐘的讀書時間也是我擠出來的,早起二十分鐘給孩子,晚上睡前二十分鐘陪伴孩子,一早一晚分開讀,輕鬆愉快,就算是晚上加班,今天親子閱讀也不是0哦。
培養孩子,自己得先付出,小孩子天性都是想輕鬆好玩的,大人需要花費心力把讀書變成輕鬆好玩的事,在孩子小的時候去幫助他們發掘探索自己的能力。
親子閱讀不僅僅是媽媽的必修課,也是爸爸的必修課,燈罩早讀是媽媽陪伴,睡前閱讀是爸爸陪伴,如果哪天睡前媽媽想接替爸爸讀書,燈罩還不願意呢,「我就喜歡聽爸爸講故事。」
爸爸真的講得比媽媽好嗎?未必吧,不過是孩子既想要媽媽的陪伴也想要爸爸的陪伴吧。
孩子會在閱讀中打開視野,看到廣闊的世界,感受真善美,理解自己的情感,發現自己的愛好,擁有有趣的靈魂和堅定寧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