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忙了,沒有時間陪孩子讀書啊」

2020-11-14 楊小米的情感專欄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楊小米+吉吉 編輯|欣欣

來源|我和劉先生的日常生活

小米說

我有一個遠房表姐,叫吉吉,我倆關係非常好,讀高中時,我經常去找她玩。
劉先生和吉吉、吉吉老公是高中同學,大家認識了很多年,當年我來上海,她特意給劉先生打電話,拜託他照顧我。

她和她老公是戀愛7年結婚的,感情特別好,倆人帶孩子,她負責教育,老公負責陪伴玩耍,關於家庭關係,我經常會從她那裡取經。

她的寶寶燈罩,今年3歲半,已經讀幼兒園了,特別聰明。

英語詞彙量1000多,聽英文小豬佩奇,完全無障礙,活學活用,和她對話,能夠用很長的英文句子。

教育孩子上面,吉吉特別有一套,很多人覺得她家是雞血教育,其實是找到了節奏。

就說陪伴孩子讀書這事,她也會備課研究方法,讀完之後總結寫筆記。

她的很多教育方法,我覺得很好,特意邀請她來跟你分享,我想肯定能夠帶給你很多啟發

正文/

大家好,我是吉吉。

喜歡讀書,就是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了享受的時光。很幸運,我家有一寶3歲半,酷愛讀書破千卷。

我姓鄧,老公姓趙,所以兒子叫燈罩。

燈罩小朋友是公認的小書蟲,從1歲會走路開始就每天抱幾本書放到爸爸媽媽面前,用熱烈的眼光盼望著爸爸媽媽給他講故事,而我們也是很享受小娃娃依偎在懷裡聽故事看書的時光。

因為經常看書,在外面玩耍的時候,燈罩也偶爾會驚豔眾人,他看到蜘蛛網會給小朋友科普蜘蛛織網的過程和使用方法,看到影子會講述影子的原理和作用。

燈罩愛讀書到什麼程度呢?甚至在幼兒園的跳蚤市場,燈罩買回家的也是書

之前很多寶媽問我為什麼我家燈罩這麼喜歡讀書,閱讀習慣這麼好?

我幾經思考,總結了幾點,分享給大家。

第一,營造舒適的讀書氛圍

想像一下,我們走到一個圖書館,裡面滿滿都是喜歡讀的書,是不是非常驚喜?立馬就挑出最想看的那本找個舒服的角落開始看書。

想要孩子喜歡看書,首先家裡要有他喜歡讀的書,有他讀書的地方,挑一本喜歡的書,在溫暖的燈光下,安靜地享受讀書的樂趣,氛圍舒適。

在燈罩一歲半的時候,我買了展覽書架,書架會根據他的興趣及時更新,把他最近喜歡讀的書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方便他拿取。

後來,燈罩兩歲多,家裡書多了,我們又添置了圖書館書架,不過展覽書架也一直在用,燈罩現在路過書架時還經常選本書看。

讀書還應該有固定的時間,在固定的時間更想讀書在燈罩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燈罩有固定的晨讀和晚讀時間,好像被他的生物鐘認可了一樣。如果要在燈罩玩耍的時間拉他回來讀書,他肯定是不開心而且漫不經心的,而他在固定時間裡讀書會更加專注、認真和熱愛。

我們晚上固定讀書時間有兩部分,一是我剛下班到家時讀20分鐘,二是燈罩睡前時讀20 分鐘。

分別一天了,孩子比較想念媽媽,我下班到家後抱過來燈罩,聊聊今天開心的事,讀幾本溫馨的書,也是對愛意的表達。

至於睡前嘛,大多小朋友在睡覺和聽故事中選擇,會更傾向於聽睡前故事,或許是因為他們太熱愛這個世界而捨不得入睡吧,這個時候爸爸會讀幾本書給燈罩,一起感受一下故事的美妙、自然的神奇,讓書香陪伴他進入夢鄉。

三歲之後,燈罩增加了晨讀,早上七點準時喊一聲,「哪位小朋友要起床讀書嘍?」燈罩就會騰地爬起來。

晨讀的好處太多了,可以幫助小朋友養成早上看書的習慣,可以治療燈罩的賴床,還可以讓晚上有更多的時間去玩耍,尤其是上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家長覺得晚上時間不夠用,就可以嘗試一下晨讀,每天20分鐘,堅持下來。

當然了,為了燈罩的晨讀,我也會早起20分鐘。到現在,我陪伴燈罩早讀已經有半年了,燈罩早上醒來的第一句話經常是「媽媽快給我講故事吧」,目前看來燈罩養成了很好的早起晨讀的習慣


第二,選書要適齡,合乎孩子的興趣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自己適合併感興趣的書,每個孩子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權利,他喜歡的才是合適的。

寶寶剛出生時,看到的是一個模糊的黑白世界,這時他的雙眼運動不夠協調,不能對焦,只能看出物品的輪廓,但是可以感受光線的陰暗。

寶寶1-3個月時可以看黑白卡,黑白卡可以刺激孩子的視覺神經,促進視力發育,對眼睛非常有好處,還可以有效預防弱視和遠視的發生。

我一般選擇燈罩心情愉悅時,比如剛換完尿布後,讓他安靜地躺在光線充足的床上,由我拿著黑白卡片距離他二三十釐米,給他講卡片的內容。

每張卡片多停留幾秒重複講幾遍,或左右移動卡片讓他的目光追隨著移動。
看卡片的數量和距離也是從一天一張開始逐漸增加,每天不要看太多,看太多也容易視覺疲勞。

寶寶三個月以後,視網膜得到了比較好的發育,可以從近看遠再從遠看近,物體的細微部位漸漸也能看清楚了,這時候可以看比較複雜的黑白卡或者彩色卡,可以把卡片由近到遠再由遠到近地拿給寶寶看。

看卡片時注意觀察寶寶的眼睛,會看到他在追隨卡片而轉動眼珠。

孩子的這些動作都是給我們的回應,就算是孩子的回應比較少也不用擔心哦,媽媽陪在寶寶身邊和寶寶說話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陪伴了呢。

寶寶四五個月就可以接觸布書了,撕不爛還會發聲,布書不僅可以當書看,還可以隨意抓、捏、咬來當玩具玩,這個月齡的寶寶喜歡吃書吃玩具,記住常清洗保持乾淨就可以了。

寶寶六個月以後就可以買各種各樣的繪本了,市面上很多適合小寶寶的書,紙板發聲書、洞洞書、推拉書、玩偶書。

燈罩在七八個月的時候特別喜歡戳洞洞,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我就陪他一起玩一些經典的洞洞書,比如《創意大師洞洞翻翻書》、《小熊很忙》互動遊戲書、《小雞球球成長系列》洞洞書。
燈罩在探索洞洞、發現機關的過程中收穫了快樂,還鍛鍊了小手指。

當然不能忘了發聲書,在寶寶的聽覺敏感期裡,自然的聲音、音樂的聲音、交通工具的聲音會調動寶寶的好奇心,不自覺的就沉浸在書的世界了。

比如《我的小小音樂廳》和《聽什麼聲音》都是一歲左右可以買的發聲書。

寶寶一歲以後可以買點讀書、發聲書。我當時買了趣味和樂樂趣的發聲書,還有自製的童謠點讀書,我家的發聲書在那個時期快被燈罩翻爛了,每天都是點點點然後跟著讀,或者按按按然後跟著唱。
在讀書的過程中,燈罩是真的愉悅的,這些書對他來說都是好聽又好玩的玩具。

每個小小讀書郎都是書的主人,是他選擇書而不是書選擇他。

讀書不要有功利心,讀書是圍繞著孩子來的,以他喜歡為第一要點,這時候會有人說:「孩子喜歡的都是沒有營養的書怎麼辦?」

其實不用擔心,孩子天生具有發現美的眼睛,大師們美妙的插畫、從孩子角度出發的精美的語言會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歡。話說回來,就算讀了幾本沒有營養的書也不會影響孩子的審美。

我家買書大多時候是圍繞孩子的興趣。

燈罩在兩歲左右時瘋狂地愛上了各種車,出門最喜歡去工地上看挖掘機工作,陪他看書也只看車車車,只要有關挖掘機、消防車、警車和救護車的繪本都會看幾十遍

那段時間我諮詢了身邊的寶媽,看了很多網紅媽媽的推薦,並對各種童書大獎比如國際安徒生獎、凱迪克大獎做了功課,挑選了幾套和車相關的繪本。

我還發現了燈罩最喜歡的作者——竹下文子和鈴守木,他們可是最佳拍檔,他倆的作品每一套都深受孩子喜歡。

尤其是他們的《汽車嘟嘟嘟》系列是兩歲燈罩的最愛,系列裡的《加油!警車》到手就要求反覆講了12遍,講一遍5分鐘,他聽了足足一個小時,出門玩也要帶上書,睡覺也要摟著書睡覺,睡前故事也要聽《加油!警車》,關上燈也要再聽兩遍故事音頻才能心滿意足地去睡覺。

燈罩喜歡醫生時,我買了《你好安東醫生》、《加油,熊醫生》、《大狗醫生》、《食蟻獸醫生的一天》、《老鼠牙醫生》,還有《山貓醫生》;


他喜歡偵探冒險時,我們共讀《迷迷糊糊的偵探》、《屁屁偵探》;


他喜歡數數時,我們一起看了《神奇的數學》、《你好數學》、《鼠小弟愛數學》,還順便做完了很多套數學貼紙書、小班的邏輯狗和《摩比愛數學》;


他喜歡消防員時,我們就一起讀《消防車吉普達》、《消防員出發》,還有《我想要一輛消防車》;


他喜歡太空時,我們就一起讀《揭秘太空》、《爸爸帶我看宇宙》和《神奇校車飛向太空》


……

有人疑惑,你怎麼知道孩子的興趣點?每一個用心的家長都會發現的,孩子會在生活中頻繁提及,會主動要求和你一起角色扮演感興趣的角色,遇到相關的書會反覆閱讀,遇到相關的玩具也會反覆操作,比如燈罩前段時間對時間感興趣,每隔幾分鐘就會問我現在幾點了?會問到6點到底是早上還是晚上?

我及時地發現了他的興趣點,讀了幾本關於時間的書,親子手工一起做了小鐘錶,全程他都很感興趣,把學習融於興趣中,那就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對世界的探索。

這麼多喜歡的主題,那要買的書可太多了,怎麼辦呢?買書是個好習慣,手邊有書、隨時可得是我喜歡的狀態,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以借書為主,比如辦個繪本卡每周借閱,遇到喜歡的書或者喜歡的作者買下來,就當是教育投資了。

燈罩每周會在繪本館借書2次,有一次借了《阿秋和阿狐》,燈罩很是喜歡,反覆聽了幾天,並告訴我,「媽媽,這本書我太喜歡了,捨不得還回去了。」這樣的書肯定是要買下來的,畢竟喜歡得不願意還的書也是不多見的。

平日身邊的寶媽會把自家娃喜歡的書分享出來,遇到特別長草的會記錄下來,等電商活動時購入。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買他感興趣的書,讀他喜歡的書,他在讀書中會又興奮又專注,興趣高昂,喜歡反覆聽,願意提出問題並和家長討論問題。

第三,親子讀書時光重要的是陪伴

孩子小時候天生對父母有依戀情感,父母陪伴讀書的時光比一個人無聊地玩更吸引人。

燈罩喜歡聽爸爸媽媽讀書,而我們也很享受陪他讀書的時光,孩子的求知慾閃閃發光,書中的故事讓我感動,親子互動時的氛圍溫馨又幸福。

在陪伴孩子讀書時,我一般會聲情並茂地演繹多面角色,在誇張的情節中會上演誇張的動作,每次都逗得燈罩哈哈大笑,燈罩在讀書中收穫了快樂,而我在讀書中變成了戲精。

讀完書如果孩子意猶未盡,還可以角色扮演,燈罩每次讀完醫生的書我們都要開始醫生扮演遊戲,讀完消防員的書就要開始消防員扮演遊戲,讀完《小紅帽》恨不得馬上上演一場家庭話劇,如果讀了做水果沙拉的書那是肯定要去操作一番的。

孩子在書以外做的拓展,對他來說都是理解的過程,在反覆多次讀和角色扮演中實現了內化,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科普的書更是體現在生活之中,比如燈罩前段時間對磁鐵感興趣,我們共讀了《這就是物理:磁鐵》《自然科學啟蒙:磁鐵哪裡來》,裡面的知識並不簡單,但是小朋友感興趣,就會要求反覆聽,反覆聽也有助於他的內化。

為了讓他更直觀地理解,我買了磁鐵教具,和他一起做了磁鐵的科學實驗,這其中的知識能掌握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其中動手、思考。

這樣的場景有很多,比如喜歡化石時,我不僅陪他看《化石的秘密》等相關書籍、看關於化石的紀錄片,還從淘寶買了19.9元一套的挖掘恐龍化石的玩具;喜歡看小蝌蚪的書時,我們養了幾隻小蝌蚪,觀察了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科普知識最好的理解就是在生活中了,畢竟知識從來都不是獨立的,知識和實踐一直都是相互融合的,人類文明史也不會分學科,小朋友的心裡也沒有難易之分,反正對於他都是未知區域,發現他的興趣點,和他一起看書,一起探索自然,一起收穫快樂。

相信家長的陪伴和努力會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喜歡閱讀。

這時又要有人說「我太忙了,沒有時間陪孩子讀書啊」,燈罩早上二十分鐘的讀書時間也是我擠出來的,早起二十分鐘給孩子,晚上睡前二十分鐘陪伴孩子,一早一晚分開讀,輕鬆愉快,就算是晚上加班,今天親子閱讀也不是0哦。

培養孩子,自己得先付出,小孩子天性都是想輕鬆好玩的,大人需要花費心力把讀書變成輕鬆好玩的事,在孩子小的時候去幫助他們發掘探索自己的能力。

親子閱讀不僅僅是媽媽的必修課,也是爸爸的必修課,燈罩早讀是媽媽陪伴,睡前閱讀是爸爸陪伴,如果哪天睡前媽媽想接替爸爸讀書,燈罩還不願意呢,「我就喜歡聽爸爸講故事。」

爸爸真的講得比媽媽好嗎?未必吧,不過是孩子既想要媽媽的陪伴也想要爸爸的陪伴吧。

孩子會在閱讀中打開視野,看到廣闊的世界,感受真善美,理解自己的情感,發現自己的愛好,擁有有趣的靈魂和堅定寧靜的心。

相關焦點

  • 我陪孩子讀書寫字
    2020年7月7日 星期二 晴(自由書寫)【我陪孩子讀經書寫——2020年高考作文題隨想】今天風輕雲淡,高考的日子,晴好,好兆頭。今天上午考語文,全國的高考作文題如往年一樣,備受關注。不知道啊,沒讀過。這個難啊!若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或者不讀經史子集,只會題海馳騁刷題,都不會得巧。常說「高考是指揮棒」,這導引可謂用心良苦啊。但我們不能把它的本意領會偏了,功利趨之,欲速則不達。結果不會理想。當今是最不缺書的時代,卻是最沒時間讀書的時代。
  • 我從不輕易認輸,直到陪孩子讀書
    前段時間,差點砸手裡的孩子們終於陸陸續續開學了。可還沒等老母親喘口氣,神獸們又紛紛帶著作業「殺」回來了。一時間,讓本就岌岌可危的母子、母女關係雪上加霜。要求用「已經」造句,只見娃大筆一揮:「我媽媽已經去世了。」老母親看了,當即表示:願來世還能做你媽媽。
  • 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屁啊?!
    我採訪過不少名人,牛逼藝術家、牛逼攝影師、牛逼藝人,問及什麼時候陪小孩呢,其中一些人給出的答案是:沒空陪小孩,孩子還小,懂什麼,我現在努力打拼,多賺點錢,給孩子打基礎,也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好。《窮爸爸、富爸爸》裡就有一句,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當然,不是說,夫妻一方必須辭職全職帶小孩,這在中國也不現實,但當父母的,有沒有竭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最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呢?雙方都要上班的情況下,有沒有把下班後的時間、整個周末拿來陪小孩,關注他想做的事,帶他一起去認識世界、享受人生呢?
  • 陪孩子讀書:教育的另外一種思考
    孩子在一邊讀書,你這個做父母的是給他加茶倒水,還是在夏天為他打蒲扇,冬天為他燒碳火?這個和體育教練一樣,體育教練一個是示範,一個是糾正,更重要的是陪著一起練。我們很多父母是讓孩子進屋去做作業,在補習學校讀書,自己在一邊看手機或者聊天,還有就是乾脆出去買菜逛街,時間差不多了,就回來接孩子。第一句話就問他:「今天學得怎樣啊?」你覺得孩子會回答你嗎?
  • 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感受心得
    我是虎山鎮中心完小一(3)班張雲涵的家長,老師發信息給我們家長要我們陪孩子多讀書,以前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說多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現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級了,學好了就是為以後打好了基礎,現在很關鍵!
  • 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啥啊?(強烈推薦)
    如今孩子9歲了,多年來保持母子二人一年見一次的頻率。她以為自己是聖誕老人麼?我採訪過不少名人,藝術家、攝影師、藝人,問及什麼時候陪小孩,其中一些人給出的答案是:沒空陪小孩,孩子還小,懂什麼,我現在努力打拼,多賺點錢,給孩子打基礎,也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好。
  • 工作太忙沒時間,孩子都得交給老人帶,但我是個好媽媽
    媽媽一說讓她好好吃飯,孩子就說「不要媽媽」。孩子的話讓她既擔心又傷心。表面上看,是媽媽在擔心孩子,實則是自己對於無法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愧疚。問題不算複雜,我們一個一個來解決。首先排除老人平時帶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傳遞過什麼負面的情緒。比如爺爺奶奶可能會抱怨媽媽的工作太忙,自己年紀大帶孩子很辛苦。
  • 陪孩子在書城讀書
    從有了孩子,逐漸養成了帶他們去書店看書的習慣,這個習慣也傳給了認識我的好多朋友。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不能天天去書城了,基本上是每周五周末如無特殊安排,必然可以在書店發現我們的身影。到了四五年級,時間更少了,盡力保證了周末半天必在書城。遇到了一些他們不懂的信息,或者發現一些新的事物,隨著他們年齡不斷的增長,他們對這個世界越來越感興趣,也有了模糊的目的去書城翻閱想要看的書籍,不再是漫無目的的抓到一本就看。
  • 沒時間陪孩子學習?派牛聽聽讀書牛3.0來解放父母吧!
    因為聽說它能帶著娃讀繪本、能英語啟蒙、還能跟娃玩遊戲,而我陪孩子的時間著實有限,也無法像艾賓浩斯曲線那樣精準地陪孩子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記憶,和遺忘做鬥爭。再加上剛入了小區的英語群,滿屏都是分級閱讀和自然拼讀,搞得我也很緊張,在網上研究了一陣子以後,入個牛聽聽緩解一下焦慮。
  • 一位單親媽媽的哭訴:孩子,我要打工掙錢供你讀書,所以不能陪你
    一位單親媽媽的哭訴:孩子,我要打工掙錢供你讀書,所以不能陪你每個孩子都是母親心裡的寶貝,母親對孩子的愛永遠都是無私不求報酬的。當初她身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勸她,離婚不要帶孩子,否則以後自己過得很累,也不好再嫁人,可是楊麗麗沒有那麼做,離婚時她手上只有3000多千塊錢,她拿著那3000多塊錢帶著女兒回了自己娘家,遭到了村裡人的指指點點,她的父母為此慪了不少的氣,母親也總在嘮叨:叫你當初不要嫁給他,我早就料到會是這個結局的,都是你不聽話,你這帶著一個孩子以後怎麼嫁人啊?
  • 家長陪孩子去書店讀書的「三大好處」!
    孩子之間的語文素養時刻有變化。為什麼同樣都讀書,效果卻不一樣呢?就我個人觀察和經驗談談看法。在孩子還沒有培養出自我閱讀能力的時候,家長一定做孩子最好的讀書夥伴!若家長陪在身邊,他們是不好意思看此類書籍的,更不會做跟讀書無關的事情。2、示範讀書方法孩子在書店讀書時,家長也拿書在一旁認真閱讀,並且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做好讀書筆記。
  • 愛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你有多久沒陪孩子一起看書了?
    捫心自問,你有多久沒陪孩子一起看書了?談起親子共讀。我們常常會遇到這幾個常見的問題:也就是這些問題讓父母失去了和孩子最美好的共讀時光。1.我們家附近沒有書店,所以不知道去哪看書?很多的父母覺得一定要有書店才能開始閱讀。像下館子一樣,要有好的店,才有奔頭。
  • 想讀書沒有時間?掌握這5種方法,讓閱讀更輕鬆
    我心裡就很納悶:你們想讀隨時可以找本書來讀啊?羨慕我幹嘛……直到我進入職場後,才發現,工作之後我們真的很難找到大塊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了!工作日就別提了。除去通勤時間,每天能自由支配的就只有晚上睡覺前的兩三個小時;周末如果睡個懶覺、加個班,再除去一些忙碌的時間,就已經所剩無幾;如果家裡還有孩子,分分鐘讓你抓狂……那麼,是不是就真的沒時間閱讀呢?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思路:不用特意留出時間去閱讀,而是像玩手機一樣、從5分鐘開始。
  • 陪孩子讀書之《我是霸王龍》
    他也會害怕啊,於是,在霸王龍詢問他是誰的時候,謊稱自己也是霸王龍--那樣,受傷的霸王龍就不會想吃掉自己了吧?可小翼龍不時會露出馬腳。比如他總是帶回紅紅的果子,比如他會無意中說起,還不會飛的自己不能去海邊為霸王龍捕捉好吃的魚.......霸王龍卻只沉默,什麼也不說。
  • 世界讀書日,陪孩子讀書,就是每天最幸福的親子時光
    作為一個不算勤奮的媽媽,平時帶娃我基本是放養的,心情好就陪孩子做遊戲,要實在忙就讓他自己玩,但對於閱讀其實讀三本書花不了多長時間,算下來最多半個小時,就算不給孩子讀書,我們刷個手機也就過去了,但長時間堅持陪娃閱讀半小時,帶給他的成長是很驚人的。他的很多習慣是跟著書本學習來的,他的很多認知也是從書中得到的。可以說,閱讀是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大的幫手。
  • 沒時間陪孩子?你的陪伴方式錯了。做對三件事,成為被喜愛的父母
    01沒時間陪孩子是父母面臨的普遍問題。一邊是為了生活打拼,一邊是用渴望眼神期盼父母擁抱和陪伴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兩難境況,父母何去何從?,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但是汪涵會堅持每天送孩子上學,不管是加班到半夜兩三點還是更晚,汪涵都堅持早上七點起床送孩子上學。
  • 爸爸媽媽總是看手機,沒有陪我!你是否被說中了
    結婚後,她也從來沒有鬆懈過,常常是手機不離手,既做銷售又做客服。生完孩子後,也是一樣,時時都是一副工作狀態,寶寶小的時候因為有婆婆幫忙帶著,她也沒覺得有什麼差別。但是孩子現在已經2歲多了,常常吵著讓她陪,一會要玩過家家,一會要玩躲貓貓,一會又要畫畫。小米只能一邊陪著孩子,一邊應付著手機裡的客戶。
  • 逼孩子讀書不如陪孩子讀書,開始的越早、孩子越聰明
    一個每場必問的問題就是:「孩子上學前要做什麼準備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有的建議讓孩子早睡早起、學會自己穿衣服、提前帶孩子到學校附近玩玩、熟悉上下學路線等等但我覺得南亞拉小學的校長克裡希先生給了一個特別有益的建議。他說最關鍵的是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美妙和愉悅的事情,先從全家都讀書開始。讀書不但可以讓小朋友學到很多新東西,也能夠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分析學習的能力。接著他描繪了一個非常溫馨的場景,每天在家裡,總有那麼固定的半個小時,爸爸、媽媽、孩子都在看書。有時候每個人看自己的書,有時候大家一起分享同一本書。
  • 陪孩子在清邁讀書,當被問到「時間去哪兒」的時候,無愧於孩子
    帶著孩子一起感受小鎮的魅力,不需要太多的鋼筋混泥土,有時候,淳樸自然,沒有絲毫的浮誇,穿越百年老店,深入探索小鎮或者匆匆走過。其實考慮孩子喜好是一個難題,對於寺廟和咖啡館孩子沒有太大的興趣愛好,而動物園是個寶地,也許一隻兔子就能讓孩子開心很久。和孩子一起開心的玩耍,在動物園和孩子一起笑一起鬧,這個時候陪孩子不再是一件累人的事情,反而陪孩子是特別減壓特別快樂的事情。清邁的動物園位於素貼山腳下,四周鬱鬱蔥蔥。園內大約有400多種動物,環境優美,有兩個瀑布、水庫、一個開放式公園、宿營地和動物餵養地。
  • 少說太忙,習近平勸你多讀書(附書單)
    「我年輕時讀了不少文學作品,涉獵了當時能找到的各種書籍,不僅其中許多精彩章節、雋永文字至今記憶猶新,而且從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諦。」兩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講話,分享自己讀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