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受到西方觀念的影響,我國普遍認為人口是社會發展的負擔。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都已經對龐大的人口產生了改觀。
人口不再認為是社會發展的負擔,只有當一個國家擁有適當的人口,是這個國家才能以一種健康的方式發展下去。一旦人口出現零增長或者負增長,那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勢必產生嚴重的問題。
其實,只有在足夠的人口基數下,才可以彌補在教育方面的不足,挖掘出足夠的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並不只是考試成績高才能稱之為人才,具有充足的社會實踐經驗也是人才。而且這樣的人才往往不可多得,比系統性的教育得到的人才要更加的稀少和寶貴。
在91年前,曾經有一個人在當時的「高考」中數學單科只考了15分,可是他卻被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破格錄取,他是誰呢?
實際上,這個人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錢鍾書。
一、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
錢鍾書的身世非常的優越,他的父親名字叫做錢基博,是當時的一名古文學家,不僅有著非常淵博的學識,而且覺悟也是非常的高,他曾經投身於中國的革命當中,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出了他自己的一份聰明才智。
錢鍾書不僅有這樣一位優秀而又出色的父親,實際上他的養父也很優秀。錢鍾書在很小的時候便被過繼給了他的伯父錢基成,他就在這位養父的庇護下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養父與他的父親一樣,在學術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學術成果豐富。
事實上,錢鍾書絲毫沒有浪費他的這樣一個出身背景,他在很小的時候便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而且錢鍾書也表現出了對學習十分濃厚的興趣。不過,錢鍾書同樣有著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錢鍾書的成績存在著嚴重的偏科現象。
錢鍾書生活的環境,讓他對文學對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對數學對理科方面的知識卻絲毫沒有任何的想法。也正因為如此,錢鍾書的成績非常的偏科,他的國文和外語學得非常的好,幾乎是滿分的狀態,但是錢鍾書的數學確實非常差勁。
錢鍾書的數學差勁倒也是在意料之中,畢竟從他的家庭環境中可以看出,他們家對於文科方面的家教比較好,對於理科方面的問題,恐怕就只能讓錢鍾書自己一個人專研了,這樣的專研自然不會讓錢鍾書感興趣。誰都知道要是沒有一個很好的老師的話,數學可是絕對不能學好的,不像文科,數學不是光靠自己學習就能夠學好的科目。
不過,錢鍾書還是很想進入到清華大學學習,在1929年的時候,錢鍾書當時20歲,他參加了清華大學的招生考試,雖然數學不好,可是錢鍾書沒有因此而退縮,試一試總是要的吧,而且數學也可以通過其他的科目來彌補,只要不是差的太多。
可惜,錢鍾書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考試的成績,竟然會如此的尷尬,讓不少人都犯了難。
錢鍾書的考試成績嚴重偏科,偏科到什麼地步呢?
錢鍾書的國文和英語成績竟然是滿分,但是他的數學卻只有15分。
要知道,就算是在現在的高考中,數學也是公共課科目,根本逃不掉,只要數學差,基本上就與名校無緣了。不過錢鍾書畢竟不是參加的現在的高考,在當時他還是有一定的迴旋的餘地。
這讓當時清華大學負責招生的老師非常的為難。因為這樣一位學子對於清華大學而言,既可以讓他進去,也可以不讓他進去。能讓他進去是因為他在文科方面的成績都很優秀,滿分的成績足以證明錢鍾書在這些方面的。而不能讓他進去,是因為錢鍾書在數學方面成績很差,他嚴重偏科,按照當時清華大學的錄取規定,他應當是不能滿足的。
在民國時期,雖然當時社會混亂不堪,但是在教育領域,尤其是像清華大學這樣的領頭大學,還是保留著一份該有的清高,並不會輕易就放開大門讓一些人進入,錢鍾書的成績讓招生老師也無能無力,畢竟相關的規章制度就在那裡,誰也不能無視,誰也不敢輕易開這樣一個例外。
左右為難的清華大學招生老師,於是便請來了當時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前來進行裁定。
羅家倫校長,有著歐美留學的背景,他在當時的思想十分的進步。面對錢鍾書這樣一位人才,他自然不肯放過,於是在看過了錢鍾書國文和英語方面的試卷之後,於是他便當場拍板決定破格錄取錢鍾書進入清華大學學習。
為什麼這位校長如此的爽快就答應了呢?
實際上,這是因為清華校長在閱讀完試卷之後,校長認為錢鍾書的才華終究不會被埋沒,雖然數學不好,但是他在文學方面卻是一個可造之才,將來畢竟能有一番大作為,古代尚且講究有教無類,對於任何想要學習的人,都應當滿足其需求,更何況是清華大學這樣的高校,那就自然不能放過一個人才。
可以說,這位清華大學校長對於人才十分的渴求,那麼錢鍾書的學術成就如何呢?他有沒有讓這位大學校長失望呢?
事實上,錢鍾書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非常的高,創作出了非常多的,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二、錢鍾書的文學成就
錢鍾書被清華大學外語系錄取,他在這裡每天開心而又艱苦的學習。清華大學外語系高手林立,錢鍾書雖然有幸能夠進入這裡學習,但並不意味著他可以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無憂無慮。他每天的學習也很辛苦,不過他的成績最終還是沒有辜負他的努力,他的成績在同學們當中遙遙領先。錢鍾書用自己的成績,切切實實的回應了當時錄取他的那位清華大學校長。
錢鍾書還在清華大學遇見了他人生當中的另一半,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楊絳。最終錢鍾書與楊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很長一段時間,在錢鍾書逝世之後,楊絳還對他念念不忘。兩人之間的愛情早已被網友們傳為了神仙愛情。
等到1935年的時候,錢鍾書從清華大學畢業,當時的他並沒有中斷自己的學習,他通過了當時公費留學的考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成功的拿到了庚子賠款的公費留學生名額。
庚子賠款指的正是當時八國聯軍侵華時,給予美國的賠款。後來在當時一些有識之士的勸說之下,美國答應放棄這筆賠款,轉而將其用之於資助中國人前往美國的留學。
從那個時候開始,清華大學便一直是中國對外留學的一個基地。雖然現在大家對於清華畢業生出國留學多有牴觸情緒,但是在最初的那個年代,清華大學的留學生很多還是回到了中國建設祖國。
錢鍾書就是這些回到祖國的高材生的一員,雖然他學的是文科方面的知識,在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只有理科才能拯救中國,可是錢鍾書沒有洩氣,筆和槍一樣可以救中國,槍可以拯救國人的肉體,文字可以拯救國人的精神。
錢鍾書在英國的時候,學術方面小有成就,他出版了不少研究,推動了當時中國文化的發展。1938年,錢鍾書留學歸來,立刻就被聘請為清華大學的教授。在這之後,錢鍾書還創造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
比如說,一直排在閱讀榜前端的《圍城》,到現在中國的文化圈依然從他的作品當中汲取精神食糧,人們也將圍城所代表的一種現象。不斷的深化和解讀,從而獲取新的含義。
在錢鍾書逝世多年之後,楊絳出版了《我們仨》這部書,用來紀念他與錢鍾書之間的感情和當年那段時光。
小結
年輕時代的錢鍾書雖然在數學方面嚴重偏科,但絲毫不影響他的其他方面的卓越成績,儘管他的數學只考了15分,但是他依然為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所賞識,並給了他這樣一個機會破格錄取,讓他他進入清華大學學習。
可以說,當年的清華大學校長正是錢鍾書的伯樂,如果沒有他,我們今天不一定能夠看見一個文學成就極高的錢鍾書。所以說人才常有,但是伯樂並不常有,能夠挖掘人才的伯樂可遇而不可求。在沒有遇見這樣的伯樂時,我們還是應當做好自己份內當做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