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隔空充電,有效距離可達12米,這才是真正的無線充電

2020-12-23 店小二扯創意

今年讓果粉們喜大普奔的一件事就是

新出的3款iPhone終於支持無線充電了!

終於不用像iPhone 7

充電和帶耳機只能二選一那麼尷尬。

不過名義上是無線充電器。

但充電的時候不能刷盆友圈、不能玩手機,這完全不能忍啊。。

今天申小妹就給大家介紹三款真正的無線充電器:

第一款無線充電神器名叫AirVolt,

將接收器插在手機上,

再把發射器插在插座上,就OK了。。

手機無需與充電器有任何接觸,隔空就開始充電了!

最牛逼的是——

你不需要把手機放在發射器旁邊,充電時的最大有效距離可達12米,12米!

最佳使用距離是9米內。。

也就是說以後你不管在家裡的任何角落都可以任性地充電啦,而且不用受數據線困擾,還能邊充電邊刷手機。。

想像一下,以後下班回家一進屋手機就會開始自動充電了。。

簡直爽呆了~

對了,如果放一個在隔壁老王家,還能省下不少電費呢。。

第二款無線充電神器——MotherBox

操作起來也非常簡便

接收器或薄插件附件首先連接到您的設備,然後你下載的應用程式並連接到你的MotherBox或MotherBox Mini。

你就可以體驗真正的無線充電!

MotherBox Mini是一種可攜式無線充電器,

可隨身攜帶,

MotherBox放在家中還能為你的多個設備充電,所有的充電線統統滾蛋吧!

第三款名為OvRcharge 的無線充電器更為炫酷。

這是一款懸浮充電器~

你沒有看錯

真的是浮在空中的喔~

想要給手機充電的時候只需輕輕放上去,它就可以「坐上去自己動了」 科技感十足。

你可以將它放在床頭柜上或者書桌上,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款高端設備。

它不僅僅支持 iPhone還支持很多安卓機型,比如,三星、索尼、華為、HTC、一加等。

不光是手機,iPad 也可以喔,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牛逼到爆」!

相關焦點

  • 鐳射充電法問世:無線充電,隔4米也能充
    「無線充電」概念是近幾年手機上充電方式上的一個突破,但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仍需要把手機放置於充電基座上,雖然沒有線進行連接,但仍有一定的使用限制,算不上真正的「無線」。根據Techable的報導,美國華盛頓大學已經發明了一種「鐳射無線充電法」,這種方法是通過過安全不可視鐳射光束,直接將電荷定向傳輸至手機進行充電,據悉速度與USB電纜相當,即使隔4米也完全沒有問題。
  • 是否有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呢?
    MEMS 發表於 2020-12-01 17:31:59 眾所周知,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基本都是基於電磁感應技術,這種無線充電技術僅適用於短距離,因為其不僅要求接收端與發射端之間的間隔距離非常小
  • 真正的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距離達到9米
    【PConline 資訊】9月12日消息,最近創業公司Ossia在Disrupt大會上演示了遠距無線充電技術,公司創始人Hatem Zeine宣稱充電半徑可以達到30英尺(約9米), 能同時給多臺設備充電,甚至能穿牆和繞過角落。這項技術使用了與WiFi和藍牙無線標準相同的頻譜。
  • 無線充電原理詳解及最新充電技術
    利用共振拉長充電距離   為了增加無線充電的距離與充電效率,科學家正在設法利用磁共振的原理進行無線充電。在電路中加入一些電容、電感等特殊的元件,適當連接後,會形成諧振電路。這就好像樂器行一定會有的調音工具──音叉一樣。輕敲音叉一次,它可以持續振動一段時間,同樣的,對諧振電路短暫通電,電路中也會產生維持 一段時間的訊號。
  • 如何將家具裡的床頭櫃或電腦臺改成隔空無線充電桌?
    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無線充電器都是隨意放置在桌面,導致桌面線多雜亂,家裡有小盆友或者小寵物的話,桌面上就會亂成一團糟。這時候如果安裝了隱藏式隔空遠距離無線充電器,就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通常情況下,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無線充電器的充電距離很短(0-8毫米),因此,如果想把充電器隱藏在桌面下方的話,就需要在桌板下方挖孔,但是這樣的話,幾乎就沒有人願意去接受了。當然,如果是隔空無線充電器——ZeePower,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 用Wi-Fi和藍牙頻譜 無線充電距離可達9米
    【PConline 資訊】無線充電好不好,好,好不好用,不好用。受限於傳輸距離,這個很好的想法卻無法為我們應用自如。近日,創業公司Ossia在Disrupt大會上演示的名為Cota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可能成為重要突破口,公司創始人Hatem Zeine稱其充電半徑可以達到30英尺(約9米),並且可以同時給多臺設備充電,甚至具備一定的穿牆能力。
  • 10 米無線充電、太陽能手機、動物語言翻譯,今天才是科技春晚
    剛剛獨立的 OPPO Ace 今天就為我們帶來了一項「黑科技」:隔空充電。 可以看到,OPPO Ace infinity 將首發 FreeVOOC 隔空充電技術。 可以通過隱形雷射實現對手機的定位和充電,並可以在 10 米內實現 5-10W 持續供電。
  • 充電技術新革命 凱睿無線充7月19日上線淘寶眾籌
    北京2016年7月20日電 /美通社/ -- 杭州凱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智能硬體孵化平臺太火鳥,隆重推出讓現有蘋果手機也能輕鬆隔空充電的「凱睿無線充」產品,將於7月19日火辣上線淘寶眾籌開始預熱,套裝眾籌起步價僅268元起。
  • 無線充電新時代,花式充電大法哪個最對你胃口?
    近兩年,各大手機廠商對無線充電熱情滿滿,截止去年12月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已達到135款,包括蘋果、華為、三星、小米等品牌發布的最新機型。那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無線充電配件,到底有哪些形態,每個種類的優勢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你來選選,最符合你心意的無線充電大法。
  • iPhone無線充電這麼雞肋,自己心裡沒點X數嗎?
    iPhone 8銷量慘遭滑鐵盧,卻把無線充電功能給帶火了。這貨不僅是新iPhone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大的槽點。真·無線充電裝置應該像藍牙和WiFi一樣,隔空也能充:MotherBox這兩個個無線充電球叫MotherBox和MotherBox mini,顧名思義可以奶飽你的手機。
  • [視頻]真·無線充電:MotherBox 半米功率可達 2 瓦
    (原標題:[視頻]真·無線充電:MotherBox 半米功率可達 2 瓦)
  • 邊看手機邊充電,放上支架就能無線充電的黑科技
    最好的科技永遠是無感的,在無線充電和有線充電之間,如果二者的充電速度近乎相當的情況下,無線充電就能給用戶帶來更加便利的使用體驗,而且還能減少有線接口上的磨損。近日,入手的這款Orico推出的一款立式支架無線充電器。
  • 這才是下一個爆發點 無線充電技術解析
    這才是下一個爆發點 無線充電技術解析    就目前手機行業現狀來說,無線充電尚未大面積流行,沒火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無線充電沒有搭載的必要,而是現階段該技術還存在諸多短板。三星的無線充電方案已經達到了手機無線充電領域最為前端的水準,但仍需要在技術方面得到質的飛躍。    有消息稱,三星Galaxy S8無線充電支持Qi和PMA兩種協議,這兩種協議仍有兩大短板尚未解決——傳輸距離短,擺放位置要求嚴格,這也是阻礙無線充電流行起來的技術門檻。為何技術難點遲遲難以攻克,我們先要從無線充電的原理講起。
  • 無線充電技術的背後原理和知識,這篇文章講到點子上了
    利用共振拉長充電距離 為了增加無線充電的距離與充電效率,科學家正在設法利用磁共振的原理進行無線充電。在電路中加入一些電容、電感等特殊的元件,適當連接後,會形成諧振電路。這就好像樂器行一定會有的調音工具──音叉一樣。輕敲音叉一次,它可以持續振動一段時間,同樣的,對諧振電路短暫通電,電路中也會產生維持 一段時間的訊號。
  • 美大學開發無線充電法 車輛將可邊跑邊充電
    但充電很花時間,也限制了電動車的應用範圍。對此,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無線充電的方式,有助於解決車輛充電問題。因此團隊正在持續研究,希望能夠大幅增加可隔空傳電的電量,並且有更長的傳電距離。目前團隊已把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6月15日的《自然》雜誌(Nature)。  這項研究的基礎是來自2007年在麻州理工學院的諧振感應耦合(Resonant inductive coupling)。
  • 無線充電很雞肋?這才是正確的打開姿勢!
    磁場共振式無線充電由能量發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種技術。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該技術點亮了兩米外的一盞60瓦燈泡,並將其取名為WiTricity。
  • 無線充電從原理到技術之歷史的秘密解讀
    諧振電路可以共振,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諧振電路放在一起,其中一個開始因為通電而震蕩時,另一個電路也會跟著震蕩起來,「自動」產生電流,電能就這樣被隔空傳送了。 這樣的現象稱為「磁共振」,用來進行無線充電,可以讓充電距離達到數米,效率也有所提升。唯一的困難就是,要將兩個電路調整到一模一樣的頻率,並且維持一段時間。
  • 手機充電的黑科技,雷射無線充電
    我覺得在區域覆蓋式的無線充電出來之前,下面這種方式是個不錯的思路——雷射無線充電所謂雷射無線充電,其實看上面這張圖很容易就能明白,就是用雷射做載體,把能量從能量源傳輸到需要充電的設備上。目前能做到向 4.3米遠的設備,面積達 97平方釐米的區域提供 2瓦的功率。2瓦,大概和我們把手機連著電腦 USB口充電功率差不多。但雷射畢竟還是有灼傷人的風險,所以研究團隊還設計了一套「保護機制」。
  • 無線充電是個好技術,但為何至今都難以普及?
    短距離無線充電存在諸多限制對於無線充電,大家了解得最多的應該是無線充電聯盟推動的Qi標準,另外還有來自A4WP和PMA的相關標準,然而這幾大聯盟雖然能夠實現無線充電,但由於都是採用電磁感應技術來實現電力傳輸,因此有著各種各樣的制肘。就拿應用最廣的Qi標準來說,其在實施無線充電的時候,不但對手機的擺放距離有嚴格要求,同時在手機的擺放位置上要求都比較苛刻。
  • 深企全球首發「遠距離無線用電技術」 :離120米遠 給手機充電
    通過給手機植入一枚晶片,就可以實現無線充電,最遠可在120米外對手機充電。9月16日,思禾銳(深圳)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遠距離無線用電技術在深圳全球首發。這被認為是一項顛覆創造性發明技術,或將改變全球電子電器能量傳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