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一大早,安貞小學五年級的劉暢同學就和幾百名孩子一起來到北京計劃勞動管理幹部學院參加當天舉行的劍橋少兒英語考試。
這一天進行的是筆試。當8點30分的考試鈴聲響過,孩子們每個人打開的試卷竟是一個五顏六色的「畫冊」,而這個「畫冊」就是當天的筆試試卷。前25分鐘進行的是聽力考試,每個考場的錄音機中都傳出一對男女對話的聲音,語速與人們正常說話的速度基本一致,但對話的卻是兩個地道的老外。孩子們一邊聽著錄音機裡的內容,一邊拿著事先準備好的各色彩筆,在「畫冊」上塗塗畫畫。
第一頁試卷的畫面上出現的是大海上的情景,有7個孩子或在海中遊泳,或在船上釣魚,放飛航模―――而在這個畫面的上方則出現了7個英文名字,孩子們在聽完錄音後要準確地將畫面上的孩子與他們的名字用畫筆連起來。試卷第二頁出現的是一個叫JillBruce的外國小孩的名字,下面則列出了幾個問題,問年齡多大,街名,與誰來,最喜歡的動物,吃的午餐,孩子們聽完後要將上述內容填出來。第三頁試卷則有六個畫面,畫面上的孩子或在參觀動物園,或在奶牛場玩,或是在爬樹―――孩子們則要在聽完錄音後在每張畫面的下方填上是星期幾。其後幾頁的畫面還包括讓判斷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在學校吃的是什麼東西,看圖選擇哪個孩子是sally等等。
可以說整個少兒英語考試就像是在進行填圖遊戲。負責北京計劃勞動管理幹部學院考場的該校培訓部副主任胡文憶告訴記者,劍橋少兒英語與國內英語考試的方式確實不同,它們講求生動、活潑的教學管理方式,甚至用寓教於樂的辦法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興趣,這一點從它考試的形式上就可以反映出來。
尤其是它對口語的高要求更是我們英語教學中所忽略的,別瞧那天參加考試大孩子大多才十來歲,有的都不到10歲,但他們的口語甚至要比在校的大專生的水平還要高,因為我們學生學的都是啞巴英語。也正因如此,這個考試才獲得了孩子們的喜歡,一些景山、育才學校的學生也在課餘時間來學少兒英語。
像有個孩子在這裡學習很一般,但回到學校,外語成績就常常排在前六名之內,這個孩子有了成就感,就更愛到這裡來學習。而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得益於其教學管理。像在本校任考官的人當中,有70%都是研究生畢業。
據了解,當天在北京計劃勞動管理幹部學院一個考點參加考試的就有649人,而這只是北京24個考點中的一個。劍橋少兒英語考試正越來越火,而在這種現象背後引發我們深思的卻是英國人對待教育的那種理念。(鮑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