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上屆發審委員、北大光華姜國華:尋找科創板股票投資「捷徑」

2020-12-25 第一財經

五一小長假後首個交易日上證早盤跌超5%,讓許多還沉浸在奧馬哈盛會熱情中的投資者猛然一驚。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在奧馬哈落幕,來自全球各地的「朝聖者」又一次享受到價值投資理念的洗禮。巴菲特在答問時,也藉機對許多投資者共同的誤解做出了解釋——價值投資中的「價值」並不是絕對的低市盈率,而是綜合考慮買入股票的各項指標。

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一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有時被奉為圭臬,有時被踩在腳底。隨著外部環境越來越複雜多變,以及科創板註冊制實施推動整個資本市場投資邏輯發生變化,是時候重新思考,什麼才是股票估值定價的科學方法了。

為了尋找答案,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姜國華。他目前擔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北京大學財務分析與投資理財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曾任中國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委員、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委員會委員、畢馬威(KPMG)會計師公司全球估值顧問、博時基金管理公司高級投資顧問。

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探索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及其在資本市場上的應用,即如何利用會計信息加強資本市場的有效資源分配功能。他還關注投資者保護、公司治理與證券市場監管問題,著作包括《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等。

我們在北大光華對面的學院餐廳完成了這次訪問。由淺入深,對於股票如何估值、如何定價,以及科創板如何投資等問題都有深入討論。

第一財經:市盈率定價法在A股「橫行」三十年,科創板即將開盤交易,怎麼給這些科創企業股票估值?

姜國華:市盈率定價法,以前有人用,以後還會有人用。但這不是科學的方法,不應該用來作為投資決策的基礎。不僅不應該作為買賣科創板股票的基礎,也不應該用來作為買賣主板股票的基礎。

估值和定價,是兩回事。投行保薦企業進行IPO,需要完成一個法律程序。特別是在新股發行有個潛在23倍市盈率紅線的時候,投行需要帶企業跑流程,扮演了通道的角色,並形成發行定價。上市之後,券商分析師要出研究報告,進行估值,並在估值的基礎上進行定價。

科創板有所不同,申報的時候就要有個預期市值,這個預期市值怎麼定出來?給10億還是20億,哪個價格才合理?這是很大的問題。比如兩個企業如果收入、利潤、現金流都一樣,但是成長性不同,過去幾年成長速度不同,那預期市值當然也會不一樣。

再談定價方法。我們要進行任何一個投資,都要有一個方法給它估值,進而定價。方法大致分為兩類,一是絕對估值,二是相對定價。相對定價用的最多的就是市盈率倍數。

絕對估值要複雜一些。需要盡調、研究、分析,預測企業未來的收入、利潤、現金流,進而折現成今天的估值。這個估值,可以成為定價的基礎。上市之後,投資者也可以根據這個估值進行決策,價格高於這個值,就賣掉,低於這個值,就買入。你不能花10塊錢買一個值8塊錢的東西。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這麼幹。

第一財經:那是不是說,科創板企業有盈利的我就按PE倍數進行定價,虧損的我就選折現法?

姜國華:所有的估值和決策,都應該用絕對估值法。這是投資的科學方法。

第一財經:那我們A股一直用的方法都是錯的?

姜國華:市盈率,這種叫做對比定價法,或相對定價法,實際上是在絕對估值不好做的時候,一個簡化的方法。

比如一個企業利潤1000萬,別的類似企業估值20倍,那這個企業我就給他估值2個億。這其實叫定價,不是估值。

那我們拿多少錢進行交易?拿2個億來交易,但是不是值2個億?今天拿2個億投進去未來能不能收回2個億價值的現金流?這些是你現在都沒法判斷的。

第一財經:就是A股這麼多年來,不論投行、機構還是普通投資者一直對股票做的一件事情都是定價,沒有人做估值?

姜國華:也不能這麼說。大量機構包括投資銀行,在研究報告中也有業績預測、也做絕對估值,但實際中確實是多數按PE來交易。

但是,估值到底是什麼?一家企業如果2015年上市,可能因為公文往返原因,快一點就上半年上,慢一點就下半年上。也就是說,快一點就趕上大盤5000點,慢一點就趕上大盤2500點。假如2014年公司利潤1000萬,上半年市場火,大家覺得值50倍,那就定5個億。下半年股災了,大家只能給10倍,就變成1個億。那這個公司值多少錢?這家企業生產經營銷售一年內也沒太大變化,財報數據用的也是2014年的審計報告,價格到底該怎麼給?看上去沒有標準。

第一財經:市場火的時候股票需求旺,正常引起價格向上波動。

姜國華:實際上,股票價格=價值+情緒,情緒呢就是需求了。上半年情緒高漲,5個億有人買,下半年不行了,1個億也可能賣不出去了。變的是情緒。

拉長時間看,這個價值決定價格是絕對正確的。但是短期,一個月、一個季度、甚至兩三年,價值變化很緩慢,但價格上躥下跳,動不動千股漲停、千股跌停,動的是什麼?就是情緒。

我們要找到「價值」才能進行估值,這個價值就是未來利潤、現金流的折現,也就是說,我現在花了這筆錢買了這公司,以後每年我收到這個利潤就值這個數。跟上市不上市,沒有關係。

第一財經:但是A股一直都是市盈率定價佔主導。除了方法比較簡單外,是不是說,這個方法就是比較合適?

姜國華:並非如此。只是因為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股票有很高的「殼價格」,大家不講價值理念。

第一財經:我說的適合,包括一些環境因素或者說是一些政策因素,比如說政策就給你一個20幾倍這樣的?

姜國華:那是指IPO的時候,上市以後就沒這個限制了。

第一財經:上市以後還有一個限制,就是新股供應量是有限的。這個也有影響吧?我換個方式說,就是可能在A股目前沒有估值的需求,只有定價的需求。

姜國華:這就是導致我們股票市場長期炒作盛行的根源。這有3600個盒子,貼上不同的標籤,這個叫中石油,那個叫中石化,那個叫東方通訊,那個叫康得新,大家就炒這些盒子,盒子裡面裝的是什麼沒人管。不去關注估值本身,而說最近什麼火,比如工業大麻,然後看這些盒子上面寫的什麼字,這個「天麻」,那個「麻紡」,也炒上一輪。動的都是價格。

第一財經:投資者其實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估值和定價,其實不是一回事。

姜國華:對。所以用市盈率的相對定價,不是資本市場投資應該使用的方法。相對定價法,或市盈率法,用在什麼上面?這種方法適合的場景,是企業特別早期,類似於風投階段。

第一財經:特別早期,那它也得盈利才能用吧?

姜國華:對。所以相對定價法,除了市盈率PE方法,還會通過類比進行定價。

比如一家做K12的教育企業A,沒有盈利,但需要融資,怎麼辦?創投機構找一下發現有一個類似領域的企業B,上一輪融資給的價格是5個億。細看一下,B企業有50萬學生,生均1000元。A公司沒有利潤,沒辦法用市盈率,但是A公司有100萬學生,那類比一下,100萬乘以生均1000元,那估值給10億。

所以,相對定價,不局限於市盈率、市淨率、市銷率,可以是市任何東西。

第一財經:所以叫風險投資。

姜國華:對,在特別早期,可能連收入都少的忽略不計,這個時候沒辦法用絕對估值,只能用相對估值。

第一財經:這種企業今年沒多少收入,但兩三年後可能就有幾何級數的成長,做盈利預測現金流預測沒有意義,預測不了。

姜國華:投資本身就有風險。但這種投資我們還要叫「風險投資」,那是因為它屬於超高風險。

對這類企業不得不用相對定價法。但是,必須要認識到,這只是定價,並非估值。它是有問題的。但是世界就是不完美的,即使存在問題,我們也不得不用這種方法。

比如你問,憑什麼一個學生定價1000元,不是2000元?只能說大概就可以了,沒辦法具體計算。風投可以這樣,因為他們可能投100家企業,投的是概率,只要有一家成功就可以了。但晚期或者二級市場投資,我們不可能投100家,我們就是要選出好公司。

第一財經:這樣相互參考,豈不是跟炒房一樣?

姜國華:對。比如B公司定了生均1000,A公司要多要一點,比如1100元。那B公司可能會覺得,A憑什麼要1100?那我要1200。泡沫就這麼產生了。

第一財經:那就看誰更會講故事了。

姜國華:螺旋式反饋。自我反饋,自我強化,形成泡沫,直到有一天破裂。從人才市場更容易理解。比如有兩家公司都像聘用你,到底一年付多少錢合適呢?找一個對比定價吧。找一個經歷、背景、能力跟你一樣,那人年薪100萬,那我可能給你110萬。但我給你110萬,那麼那個人的公司就留不住他了。他說你看我們倆一樣,他110萬,你得給我漲薪,漲到120萬。它給漲到120萬,我們得給你漲到130萬。直到所有的企業都聘不起,價格泡沫破裂。

所以任何企業、任何投資都應該有絕對估值的思維。特別是已經走到上市這個地步了,無論是主板還是科創板,還是納斯達克,都應該絕對估值,找到那個價值基準。

第一財經:哪怕你在進行相對定價,但絕對估值一定要是你的一個思維方式。

姜國華:對。一定要有價格(Price)和價值的對比。兩個數都要有。

第一財經:但是科創板企業比較特殊,比如是晶片企業、新材料企業或者醫藥企業,產業門檻特別高,機構還可以慢慢形成研究力量,那你說普通投資者,怎麼樣去估值呢?怎樣去找那個定價基準?

姜國華:首先要明確,科創板也要絕對估值,得能判斷到底值多少錢。

第一財經:投資者說我找不到。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我很快習得這種估值能力?有沒有捷徑可走?

姜國華:沒有。不懂就不要參與。看不懂企業,尤其是這些科技企業,那這不是你應該玩的。

第一財經:那投資者說,我非要投呢,能不能教幾招?

姜國華:錢是自己的,二級市場的交易也不是強迫交易,沒人拿著槍盯著你說你必須得買這隻股票。而且,投資、買股票,不是必需品。

第一財經:但是現在一個氛圍是,許多機構宣稱,買股票是80後、90後改變命運的最後機會。

姜國華:那是一種社會觀點。吃穿住行是必需品,所以食品安全要嚴格監管。但是投資不是必需品,你完全可以不參與。所以,高科技的東西,沒有專業知識一般不要參與。

第一財經:專業知識是指?

姜國華:某一個學科的專業知識。

第一財經:那這樣的話,科創板的投資人範圍就非常小了。

姜國華:想參與可以買科創板基金,基金公司會聘請化學專業畢業的人,去投醫藥;信息學院畢業的學生,去投晶片。專業的事請專業的人來做。

第一財經:所以說,這個專業門檻,不是金融專業門檻,而是產業學科門檻。達晨創投肖冰近期也有一個類似觀點,認為創投行業將更需要學科人才,而不再那麼需要金融、財務、投資人才。

姜國華:對。企業價值分析的過程越來越標準化,財務、會計等方面能力的可得性很容易。3天3000塊錢甚至就可以學會估值建模。但關鍵在於你這個模型需要的假設,來自於學科知識,來自於對這家科技企業的理解。

第一財經:但是科創板要做絕對估值,一個懂晶片的技術人才,他可能並不會做絕對估值。

姜國華:作為一個投資者,至少需要三方麵條件。學科能力、金融財務能力,還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你把5年的工資都放進去,然後想每年賺10%,相當於賺了半年工資。半年工資就是100多天的工作量,但這邊你希望就把錢放在裡面什麼都不用做,就能賺出半年的收入來,你還不想花精力,開玩笑嗎?按理說你應該付出同等的工作量。

科創板企業有些就虧損,也該上,自然有人看得懂。是你的菜就是你的菜,不是你的菜你別搶。你生病以後是不是給自己開藥?給自己動刀?沒有一個人這麼幹。那憑什麼你能夠看得準一個正在研發的抗癌新藥能夠取得成功?你要是能把那個判斷準了的話,那你就能自己生病自己動刀了。

第一財經:許多人認為,剛開始這些公司會經過嚴格把關,風險應該比較小,可以大膽去買。

姜國華:誰會這麼想?誰把關?

如果這個把關能有用的話,那麼我們股市那麼多暴雷的企業就不會出現了。不要把鍋甩給發審委、甩給證監會、甩給交易所,甩給投行界。

第一財經:甩給這套制度,相信這套制度能夠選出好企業。

姜國華:憑什麼人家幫你選好企業?沒有這個要求。社會不應該對一個監管機構說,你給我選出一個好企業來。監管機構要做的就是,企業你到我這來上市,你得按我的規定披露,虛假披露我要處罰你。你穿這麼多衣服,得按我的規定脫幾層,把肌肉秀給大家看。

第一財經:監管層只能幫你選出一家誠實的公司。

姜國華:這個是要做的,更準確的表述是監管層要監管到上市企業誠實披露。你不能美容,不能美顏,美顏我就處罰你。

第一財經:談到註冊制,我們一般會對比美股市場和港股市場的定價方法。但是香港上市新股3個月內破發率高達80%,這是否說明IPO定價機制是失效的?並沒有真正發揮定價功能?

姜國華:3個月股價漲跌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第一財經:科創板開板以後,是否會跟A股一樣,主要靠賺價差而非價值增長?

姜國華:賺價差,是一個零和遊戲。有人賺就有人虧,憑什麼你賺?你比別人厲害在哪?而且,散戶第一有資金劣勢,第二有心理劣勢,第三有信息劣勢。三大劣勢就意味著越是散戶,越是不能預測好股價的短期漲跌。其實你就正經八百坐在船上,隨著中國經濟之水漲,自然分享船高的成果就好了。

第一財經:在定價方面,我們能從發達市場學習什麼經驗?最重要的一條是什麼?

姜國華:就是我前面說的投資邏輯。長遠來講,也是最好的投資方法,巴菲特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科創板的估值難點不是財務問題,不是會計問題,不是有沒有利潤,而是學科門檻。科創板主要支持的六大領域,都是需要對相關學科知識、研究前沿比較了解的,只有這樣才能判斷出未來。

因為投企業,投的是未來。投科創板企業,不光是投一個企業的未來,還是投這個企業所做技術研發以及研究成果的前景。從科學研究到技術成果很難,而從技術成果到產品,更是這個過程的難點。

第一財經:很多科創企業是非常細分行業的龍頭,橫向可比性較差。

姜國華:所以對比定價不適用,要做絕對估值。

第一財經:但是很多創投都是用的相對定價,一級市場估值往往偏高。

姜國華:相對定價在特別早期,風險投資階段應用比較廣。但人家也知道這是定價不是估值。作為風投,人家投100家,只要成1家就可以,做的是概率。但是二級市場沒有哪個基金說我有100塊錢我投100家企業,最多投10家,所以需要對所投股票做詳細估值。

第一財經:那二級市場如何判斷股價是否太高?

姜國華:沒有簡潔技巧,就是要做絕對估值。等公司發行價確定後,如果發行價高於你的估值,那可能就偏高,你就要想一想要不要此時參與。

第一財經:我能不能只博價差?

姜國華:當然可以,沒人攔著你,這是自由交易。

第一財經:這個有沒有什麼參考基準?

姜國華:沒有規律。如果猜得準,你就發財了。

第一財經:你對提高市場定價效率有什麼建議?

姜國華:監管機構負責管好上市公司披露什麼信息,並懲罰虛假披露,其他交給市場。讓投資人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才是提高市場定價效率的不二之選。監管機構直接幹預價格形成,是最有問題的部分,最降低市場定價效率的行為。

第一財經:科創板引入新的交易機制,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價格暴漲暴跌怎麼辦?出臺一個臨時停牌機制怎麼樣?

姜國華:我本人是反對的,交易所以及監管機構都不要幹預股價。哪怕漲瘋了,也不要管。一定要把價值判斷的決策交給投資人自己。監管機構不要幹預價格形成,也不要幹預泡沫的形成。假如科創板形成股市泡沫,不用出來澆水、滅火。

第一財經:那在股市快速下跌的過程中,監管部門出來提供更多信息,斬斷市場恐慌,也不需要?

姜國華:如果這些信息數據覺得有用、可以拿到,那監管部門不要先藏著,然後等自己覺得泡沫打了才選擇性披露出來,這樣本身就是一種幹預行為。應該早把數據拿出來。

新興技術的出現,難免誘發泡沫,吸引大量資金投入,甚至最後發現可能是浪費的投入。但是,對新興科技、新興產業的融資,監管很難把握的那么正好。如果去幹預,反而可能打亂了技術進步的節奏。

第一財經:在科創板,有沒有什麼坑,投資者需要加倍小心?

姜國華:任何投資都要注意,一是財務造假,二是短期趨勢不要向未來延伸。

後者是投資者經常犯的一個錯誤。比如增長率,一家企業過去幾年每年增長30%,基於此就對未來做出年增長30%以上的預期,這是比較容易出現的錯誤。不要把企業的高成長,過度向未來延伸。

三是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科技企業的科技虛實,真科技的含量有多高,需要專業判斷。比如一家基因測序企業,號稱擁有炫酷的生命科學技術,但結果就是一個簡單的基因測序,這就比較坑。

並不是說這樣的股票不值錢,但如果只值30元,卻給你忽悠成所謂高科技,然後你給到100,那不就會虧錢嘛!

第一財經:你的研究領域是會計信息在資本市場的應用,你有沒有將此投入實踐?

姜國華:我自己投資股票,基本是基於我在北大光華開設的本科生課程《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作業。貫穿整個課程,同學們分組研究一家上市公司,並進行價值評估。當估值高於當前股價並且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時我就買入,股價漲到估值賣出,過去這些年來投資收益相當好。

相關焦點

  • 首屆「大發審委」委員名單公布,劉俏、姜國華兩位北大光華教授入選
    兼職委員淘汰率高達72.5% 為何光華能獨佔兩席 發審委全稱「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屬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一個部門,主要負責股票發行審核工作。 7月初,證監會曾推出系列改革舉措,採取包括新設發審監察委、提高發審委委員任職條件、實行「選人、用人、監管」三分離等辦法,規範權力運行機制。由於本次發審委不再有創業板和主板發審委之分,市場將這63名發審委委員稱為首屆「大發審委」委員,陣容堪稱「頂配」。 發審委員分為專職委員和兼職委員兩類。
  • 姜國華:打造中國的「納斯達克」 科創板至少需做好三點
    本期推出專家解讀《姜國華:打造中國的「納斯達克」 科創板至少需做好三點》。倍受市場關注的科創板和註冊制聯袂而來。1月30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隨之上交所也發布了科創板的一系列規則性文件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相關細則就科創板的股票上市定價、股票交易、投資者門檻以及上市公司門檻等問題作出詳細規定。
  • 北大光華姜國華建言科創板:應有獨立企業、自由交易、中立監管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姜國華認為,讓科創板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關鍵要做到三點:獨立企業、自由交易、中立監管。姜國華表示,通過科創板的試點和制度創新,未來推廣至主板等其他板塊,將給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帶來根本性改變和質量提升。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科創板來了,牛市還會遠嗎?
    【MBA中國網訊】僅3個多月時間,科創板就完成從提出到制度設計,再到正式開門的全過程。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被寫進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的熱議話題。
  • 北大光華MPAcc校友會換屆儀式成功舉行
    2013年8月24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PAcc校友會換屆儀式在光華新樓K02會議室成功舉行。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副系主任、MPAcc中心執行主任姜國華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PAcc中心辦公室主任張軼老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PAcc校友會前任會長姚寧以及各屆校友代表出席了換屆儀式。
  • 科創板孕育經濟新動能 資本市場迎來真正制度變革
    張野: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信息中心主任科創板發行上市電子化審核註冊系統,證監會採用分期建設、分批上線的策略。上交所審核系統已經完成一期建設並部署上線,已具備接收發行人申請材料的條件。未盈利企業、VIE結構、AB股設置的企業,只要符合科創板要求,均可在科創板上市。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發審環節較主板發審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相關文件明確,上交所負責科創板股票的發行上市審核,證監會負責科創板股票發行註冊。證監會將加強對上交所審核工作的監督,並強化新股發行上市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
  • 杭華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
    杭華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 時間:2020年11月26日 19:50:59&nbsp中財網 原標題:杭華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杭華油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杭華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
  • 千方科技關於參股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獲...
    證券代碼:002373 證券簡稱:千方科技公告編號: 2019-077  債券代碼:112622 債券簡稱:17千方01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參股公司杭州鴻泉物聯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
  • 科創板晚報|廣汽新能源據稱考慮在科創板上市 ASML:對向中國出口光...
    《科創板日報》(上海,何律衡)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廣汽新能源據稱考慮在科創板上市;荷蘭ASML中國總裁:對向中國出口光刻機保持開放態度;長陽科技:多名股東擬合計減持公司不超21.46%股份;格科微獲科創板上市委會議通過。
  •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派能科技」)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在科創板上市(以下簡稱「本次發行」)的申請已於2020年9月3日經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並已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20〕3174號文同意註冊。
  • ...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屆科創板股票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簡稱自律...
    【科創板第一屆自律委召開工作會議,倡導建議買賣雙方規範開展科創板新股發行業務】9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屆科創板股票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簡稱自律委)召開了第八次工作會議並對近期新股發行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發布了行業倡導。上交所、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各機構委員就近期科創板新股詢價定價情況做了集中討論和深入交流。
  • 科創板19個關鍵註解!上交所劃重點 還暗含這些深意
    券商中國記者帶著問題與市場相關人士做了進一步溝通,尋找乾貨中的更乾貨。一、近期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準備,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請介紹一下相關準備情況答:主要工作從兩方面展開。一方面,加強組織領導。
  • 福立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
    福立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 時間:2020年12月09日 20:10:45&nbsp中財網 原標題:福立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福立旺精密機電(中國)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福立旺精密機電(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 科創板日報:杭華股份首日收漲174.30% 中科微至闖關科創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創50指數探底回升的同時,科創板11日的整體成交額較上一交易日增約22.78%。所以,未盈利企業進入科創板,也是我國資本市場響應國家加大直接融資力度的政策號召,充分發揮投融資雙重屬性的重要舉措。  對主要客戶存重大依賴?涉國際仲裁?精進電動回復科創板IPO首輪問詢  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2月10日披露科創板首輪問詢回復。
  • 科創板開戶答題 科創板股票怎麼申購?
    尤其是在兩會召開前期,證監會凌晨發布科創板規則,可見資本市場改革的緊迫性和證監會的重視。  這個周末,投資者都在問,啥時候開板,怎麼開戶,如何買進科創股票,沒有50萬怎麼辦?  梳理了10問10答攻略,給小夥伴們參考。  1、科創板啥時候開板?
  • 餘豐慧:沒有50萬資產 怎麼投資科創板
    來源:金融界網站科創板,近期的最強音,在資本市場裡出現頻率最高。投資者最關心的是如何投資科創板股票?能不能投資科創板?不夠進入條件怎麼辦?這必須先了解一下已經公布的投資者進入條件。我個人理解50資產門檻應該是投資者包括主板裡的存量股票等有價證券和證券帳戶現金之和。對於一個有兩年炒股經驗的投資者這個要求不能說過高。確實有一些剛畢業、剛工作、剛創業的血氣方剛年輕人一時沒有50萬證券資產,但確實想在科創板分一杯羹,怎麼辦?辦法確實是有的。
  • 科創板股票代碼有哪些?科創板股票代碼幾開頭
    科創板的上市,讓股市中的一部分人在股票交易中得到了更多的投資機會。科創板與其他板塊的股票有些不一樣,從股票代碼就能看出來。那麼科創股票開頭是什麼呢?  科創板的股票上市是在上交所,因此股票代碼必須與上交所的代碼一致才行,而最終決定的科創股票開頭是688,所以只要看到股票代碼是688****的就是科創股票了。
  • 科創板日報:已上市企業增至199隻 蘭劍智能首日大漲137%
    科創板高價股排行榜 石頭科技股價最高  統計顯示,科創板股今日上漲的有102隻,下跌的有95隻,以收盤價為基準測算,科創板平均股價為52.07元,其中,收盤價超過100元的有45隻,股價在50元至100元之間的有58隻,股價在30元至50元的有57隻。
  • 科創板第一股今日打新 科創板是塊什麼「板」?
    人家說上陣父子兵,玩科創至少也得母女配吧。要麼不玩,要玩咱就得認真玩。科創板到底是個啥東東?「科創板到底是什麼板?」巧巧媽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清楚,你看,一問就暴露短板了吧,這樣衝進科創板,真有可能「九死一生」啊。其實,所謂的「科創板」就是為科創類企業專門設立的一個板塊。
  • 王驥躍:科創板引領資本市場改革的變與不變
    自2018年11月上交所將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消息披露,短短不到3個月時間,第一波科創板註冊制的主體文件徵求意見稿出爐,引發市場熱烈討論。  已經公告的9個文件信息量巨大,需要反覆研讀才能充分吃透精神。這套文件,是第一套監管一線為主起草的全套制度性文件,直面股票定價、交易、減持、退市等市場核心問題,充分體現了市場化法制化改革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