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消息,安徽某高校女生陳同學,連續考3次英語四級終於通過。她在宿舍樓拉橫幅慶祝:考的不是成績是情懷,拉的不是橫幅是心情,熱烈慶祝我終終終於過了四級。
她說,英語六級如果一次過了的話,就拉一個月的橫幅。
說實話,四級三次才過的話,六級怕是…
四級很簡單?
考3次才過遭網友嘲諷
有網友表示,「大學四級不是很簡單嘛,有什麼可慶祝的?」
但更多的網友是表示「很有同感!」
還有網友曬出了自己多次不過的經歷:
更有偏科的學霸竟也考不過四級!
每到四、六級考前、考後或出分時,「四六級成績重要不重要」這個話題都會被拿出來討論。
以前部分學校要求大學裡必須通過英語四六級,不然拿不到學位證。可現如今很多高校已經取消了這項制度,但每年還是有很多大學生抱著「四六級虐我千百遍,我待四六級如初戀」的思想,爭著去報考。
「英語四六級」究竟有什麼用?真的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為大學生涯錦上添花的存在麼?
東北林業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曾將畢業生四六級通過情況,與就業率的調查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
數據來源東北林業大學2016年本科畢業生就業報告
內容來源微信公號東林就業
不難發現,四六級成績較低的畢業生其就業率也較低。
實際上,一些用人單位將四六級作為應聘門檻,其實是為了篩選人才,說白了,就是為了先刷掉一部分人。
這一點步入社會的小天是深有體會,我室友,大學四年成績十分優秀,獲得過三次獎學金,上汽集團來學校招聘,她信心滿滿的去了,結果卻被刷了下來。
原因竟是英語六級沒過。
有公司的校招人員直言:「大學生都知道只有通過四六級考試才能更好地就業,那麼,如果這個學生在知道這一事實的前提下都不願意為之付出努力,那麼他的態度問題就有待考量。」
還有一種原因是,衡量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的指標有什麼?無非就是學校實力、學歷、學業成績還有四六級等,就這幾項,可以看的就是那麼多,用「四六級成績」來刷人,又能降低成本.
知乎上曾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英語四六級對在校大學生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
有個高贊答案這樣回答:
不重要。
但是連四六級都沒考過的本科生卻又整天嚷嚷四六級無用論的人我是很鄙視的。
你可以不屑很多東西,
但前提是你得足夠強大。
加油吧,祝你30天後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