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樂街花苑社區與城管科負責人、街道辦事處二級主任科員林勁松就在表彰名單裡。
花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淑怡和華樂街道辦事處二級主任科員林勁松在表彰大會現場
重任在肩頭,使命在心間
——記花苑社區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先進事跡
今年1月開始,湖北武漢開始出現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直至1月29日,花苑社區出現了越秀區首例本地病例。同時也意味著,疫情阻擊戰正式在華樂街打響。
疫情來勢洶洶,當時大家對其所知不多,花苑社區黨委帶領全體社區工作人員挺身而出,在全區率先落實小區嚴格管控,設置體溫監測卡點,建立健全居民信息臺帳,實行分級制、動態化管理,實時掌握社區防控情況。同時,社區持續強化疫情防控黨建引領,成立了花苑社區防控卡點臨時黨支部,加強統籌社區黨員、機關支援黨員、在職黨員、大樓樓長、樓宇管理處等力量,紮實做好防控卡點測溫、車輛登記、來穗人員登記,及時排查重點人員,建立詳細的檔案和臺帳,切實守牢了社區的「安全門」。
疫情期間,
如何更好地保障居民群眾的正常生活,
是社區工作人員不懈努力的目標。
2月4日凌晨,社區轄內的地下水管突發爆裂,正準備下班的時任社區黨委書記梁蓉獲悉情況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連夜協助市政部門進行搶修,成功阻止水勢蔓延。次日,為保障居家隔離人員、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早早到崗,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組織居民有序取水,並一家一戶地為轄內孤寡、獨居老人送上飲用水。
2月4日凌晨,淘金農貿市場地下水管突發爆裂,水浸路面近200米。
2月4日,花苑社區黨委黨員為居家隔離人員送水上門。
儘管任務重,他們仍然時刻牽掛著轄內弱勢群體,主動上門走訪獨居、高齡、孤寡的長者、低保低收家庭、重度殘疾人及困境兒童,為他們送去口罩、消毒水、酒精棉片等防疫物資百餘份。
為了廣大居民群眾的健康安全,他們不畏風險,每天與社衛醫生、民警組成「三人小組」上門排查疫情安全隱患。社區工作人員積極排解居家隔離居民心理焦慮,對居家隔離居民進行心理疏導,同時為居家隔離的居民採購生活物資,定期為隔離居民清理生活垃圾,為居家隔離的老人到醫院開慢性病藥物。對在社區轄內居住的12名外國友人,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探訪,積極提供幫助,並利用微信等平臺提供在線溝通、在線服務。他們用耐心、愛心贏得了外國友人的稱讚,增強了外國友人的社區歸屬感、認同感。
關鍵時刻豁得出、衝得上、挺得住
——記華樂街道辦事處二級主任科員林勁松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先進事跡
1月22日,華僑新村社區出現越秀區首例輸入型病例,作為疫情三級責任人和街道「三人小組」成員,收到疫情信息後,林勁松及時趕到現場,雖與確診病人相隔幾米,但他不懼風險,同全身防護裝備的防疫人員一道,努力做好病例家屬人員的思想工作,落實完成家屬隔離觀察任務。在他的「戰役」手記裡,林勁松寫著:之前,疫情似乎仍「遠在天邊」,直到1月22日,他才知道,它(疫情)真的來了。
疫情防控戰打響後,林勁松當時中午無休晚上加班已是工作常態。這期間他牽頭反覆排查疫情重點人員1500多人,組織三人組上門完成136居家隔離管控工作,完成市場、小區等場所布控工作,做好轄區環境衛生、重點區域消殺工作等。
2月3日深夜,接報淘金路80公分輸水管爆裂,人行道和主幹道被衝破淹沒且路面下陷,作為街道城管科主要負責人的林勁松與街領導20分鐘內趕到現場,戴口罩冒雨開展搶險和疏導工作。此時正是「戰疫」最緊張的時刻,為讓居民儘快有水可用,避免集聚搶水的情況,在街領導的指揮下,他安排大型機械進場搶修水管和路面,通知交通部門封路和公交改道,調度兩輛臨時供水車保障居民有序用水,組織人員給特殊困難群體送水,保障居家隔離人員用水,不知不覺又奮戰了一個通宵。
2月7日,已是從大年三十開始連續作戰的第15天,林勁松右眼突然充血,街領導「命令」回家休息。2月9日,他戴著護眼鏡,又回到崗位和組員們繼續「戰疫」。
由於林勁松與太太同為社區的防疫一線人員,夫妻倆只能教哥哥學做飯照顧弟弟,由於由於晚上也加班,實在放心不下,決定在家裡安裝攝像頭「照顧」兩個小傢伙;因職責導致存有感染的風險,為了保護家人,林勁松更是網購了紫外線消毒燈,每天回家後必定先全身進行消毒才敢步入家門……這一切的一切,林勁松只覺得這是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其實他的戰「疫」經歷同樣也是無數共產黨人履職盡責的真實寫照。
表彰大會上,
花苑社區的代表和林勁松戴上了大紅花,
作為華樂街一份子,
不要吝嗇我們的掌聲,
為這些關鍵時候勇於挺身而出的英雄們點讚吧!
本文圖片由華樂街道辦事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