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花亭相會》溯源

2020-12-24 秦聲戲語

作者:秦之人

秦腔《花亭相會》本戲又名《對玉環》,《米拉膳》等,一般認為這個戲的故事源自南戲《珍珠記》。《珍珠記》是講高文舉故事的,高文舉故事的版本很多,現在的戲曲舞臺上以福建梨園戲,莆田戲等最為代表,評彈舞臺上也經常可以見到,這類戲在東南一帶流傳甚廣,還形成了俗稱的「高文舉戲」。中國戲曲中能以個人人物形成專門劇目系列的大概有「關公戲」,「關索戲」,「海瑞戲」,「包公戲」,「木蓮僧戲」 等幾個。

秦腔《花亭相會》劇照

「高文舉戲」 很早就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就現在收集到的資料看,最早的「高文舉戲」出現於明朝徐渭(1521~1953)編輯的《南詞敘錄》一書中,但也只是斷定「本朝」,存留的只有《高文舉》劇目名稱,作者佚名,劇本也無存。幾乎同時期的張大復(1554~1630)所著《寒山堂曲譜雜調》一書著錄《珍珠記》並題曰「此即《高文舉兩世還魂記》」。明末著名戲劇家祁彪佳(1602~1645)所著《遠山堂曲品具品》一書收錄《珍珠記》也提及俗本《還魂記》。可見,當時似乎沒有人刻意區別《珍珠記》和《還魂記》。現存有明萬曆年間萬林閣藏本《珍珠記》,董康(1867~1947)在其所著《曲海總目提要》一書中認定為弋陽腔版本。

秦腔《花亭相會》劇照

明朝江西人徐文昭編輯的《新刊耀目冠場擢奇風月錦囊正雜兩科全書》,簡稱《風月錦囊》,又名《全家錦囊》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刊印發行,其中收錄《高文舉登科記》一劇曲譜六支,基本可以確定該戲是《高文舉珍珠記》的別稱。總之,「高文舉戲」以《珍珠記》和《還魂記》最有代表性,但是,很長時間人們並沒有見到過《還魂記》的劇本。現在學術界主要爭論於「高文舉戲」是宋元南曲還是明南曲,《珍珠記》和《還魂記》那個在先。

秦腔《花亭相會》劇照

1986年安徽省徽劇團資料室發現一冊名《水雲亭》的抄本,扉頁題「雲亭相會」,抄者註明為同治八年(1869年)藏本。這個劇本敘述的是不同於《珍珠記》的高文舉故事。儘管《珍珠記》版本也很多,故事情節也多有差異,但是大體故事脈絡並沒有大的出入,即書生高文舉因受王家救助,就入贅了王家,後上京赴考高中,被奸相強行招親,奸相纂改文舉家書,令王女改嫁,王女看破機關,上京尋夫,進入相府,被相府小姐虐待,後遇見文舉,說明緣由,王女越牆出相府告狀於包公,包公懲治奸相,助文舉夫妻團圓,並收奸相女,一夫二女收場。而《水雲亭》的故事情節前半部分跟《珍珠記》 大同小異,只是王女進相府後被殘害致死,奸相為滅口也害了高文舉,只是因五福神佑護,文舉夫婦未死,遂告狀於包公堂前,包公為文舉夫婦雪冤,懲治奸相父女。其中的高文舉王女性格剛烈,奸相父女殘酷無情。這些都叫人唏噓不已。

秦腔《花亭相會》劇照

有學者研究認為《還魂記》 應該是更早一些的版本,而《珍珠記》應該是根據《還魂記》改寫而來。但是,《還魂記》的情節簡陋,人物性格粗線條,即使它很古老,其實也已經遠遠不能同洋洋灑灑,蔚為壯觀的《珍珠記》同日而言了,或者說,《珍珠記》事實上已經完全脫離《還魂記》 獨立存在了,現在的「高文舉戲」一般也就是指《珍珠記》,而不是《還魂記》了。河南曲劇(把高文舉改名高延明,劇名也叫《華庭會》),婺劇等的這個戲還被拍成了電影。「高文舉戲」流傳到北方,把王女(南方具體名字很多,比如王貞貞,王金珍,王蘭珍等)改成了張美絨、張美英、張梅英等名字。尤其是把其中的引子南方常吃的米糷改成了北方常見的稀飯米拉膳,還把珍珠改成了玉環。這就成了梆子腔《花亭相會》的劇本。

秦腔《花亭相會》劇照

秦腔《花亭相會》是過去老戲班訓練學生的基本戲,小生旦角前輩基本都演過這個戲。應該說秦腔這個戲了無新意,店主張三,黑女子等丑角廢話太多,太煩,張梅英的唱腔也是既老土還重複不斷,表演手法粗俗不堪。唯有《華亭觀詩相會》一場,小生的道白文詞雖然粗俗,卻還規矩,也很見功力,靖正恭先生以此贏得大名,李正敏先生早期也經常反演這個小生。《相會》的生旦唱腔也以舒暢明快馳名,名旦曹韻卿以這個戲遠近聞名,俗稱「曹韻清搬轆轤」。

相關焦點

  • 縱是有萬般粗獷,說與俠士賞-秦腔
    北宋時期的詩歌流派有豪放派和婉約派,如果用戲劇來代表的話,豪放派是「秦腔」,適合西北的粗獷,婉約派是「崑曲」適合江南的婉約。秦腔是中國西北地區最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是從周代以來就開始形成的戲劇,源於西府(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
  • 【梨園擂主】康小玲 秦腔《花亭相會》FM106.6AM693陝西新聞廣播
    近期,FM106.6AM693陝西新聞廣播《梨園秦聲》將推出「梨園擂主」優秀秦腔唱段視頻展播。今天我們就首先來認識一下平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臨潼熱心聽眾康小玲,希望大家多多轉發支持咱的草根戲迷!
  • 傳統文化進校園,丁老師帶我們走進秦腔「花雅之爭」
    乾隆年間,曾經出現過「花雅之爭」。當時,北京戲曲舞臺最盛行的是崑腔與京腔(源出弋陽腔,亦稱「高腔」,傳到北京的稱為「京腔」,並非後來才形成的京戲)。到了乾隆年間,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各省的地方戲曲借著給皇帝或皇太后祝壽的名義,紛紛進京獻藝。「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因為劇種很多,為了「正名」,戲曲開始被分為「花」「雅」兩大部分。
  • 買「七娘亭」品「七夕」文化(圖)
    」、「七娘媽燈」、「七娘花」之習俗,其中「七娘亭」做工最為精細,也最具文化傳統內涵。  「七娘亭」有大小之分,大的高達1.3米,小的也有1米左右。據老人說,「七娘亭」是牛郎和織女的住所,共三層,最上一層是織女做工和化妝場所,上面畫有剪刀、尺子和鏡子等圖案。中間一層貼有喜字,這是七娘和牛郎成親的地方。而最底層則畫有桌椅,據店主介紹,這是用來宴請織女的其他姐妹的。
  • 繁花志·醉花亭|繁·醉花亭小酒館項目發布會圓滿落幕!
    繁·醉花亭小酒館歷經數載沉澱,探訪全國知名酒文化傳承地、遍尋酒廠,致力於實現中國酒館文化偉大傳承與復興。2018年6月21日,繁·醉花亭小酒館項目發布會於天津·泛太平洋酒店隆重舉行,至此揭開項目神秘面紗。
  • 唯秦腔與美食不可辜負
    一路追劇,被吸引的除故事本身揭示的人性本真與西安城的生活況味,更有那不時響起的秦腔與琳琅滿目的陝西美食。「三千萬老陝高唱秦腔,一碗油潑麵喜氣洋洋」!是呀,裝臺人日子再難,還有秦腔與美食慰藉。《裝臺》中的秦腔與陝西美食貫穿了劇情始終。秦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戲之一,起於西周、成熟於秦,被譽為「梆子」聲腔的鼻祖。
  • 痴心的追隨,一群人的秦腔夢
    這是一名叫魏正強的醫務工作者記憶中的秦腔,正值壯年的他用買菜節省的錢買戲服,他要在城市延續秦腔的夢想。  還有大學生劉立榮、70多歲的張衛國,甚至6歲的珊珊……  在流行文化的衝擊下,秦腔不再承擔大眾文化眼睛和耳朵的角色,而是深入到了民眾的心底。
  • 花亭南北村一體化泵站項目成功驗收!
    花亭南北村泵站項目成功驗收Successful acceptance of the project2020年12月,我公司承建的安徽花亭南北村泵站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項目背景Project background花亭南北村建設於上世紀80年代,因為地勢低洼再加上地下管網配套落後,一直以來都是安慶市嚴重的內澇點,每逢汛期居民家中都會浸水。
  • 通城花亭昭明關美景如畫!
    遊覽壯觀的昭明關城樓、林園洞、億年石,仙人寺,聽美麗傳說尋神仙蹤跡,看山花爛漫,滿山流翠。玩清涼的瀑布,盡情瘋狂,回歸純真的歡樂時代。全家人一起在秀麗的風景中休閒散步,在新鮮的空氣裡深深呼吸,體驗人生的極致享受。紅牆黃瓦長城垛,永康門護好山河,古色古香昭明景,花亭山莊美名揚!
  • 老楊遊記 詩情賦翰墨 魅力中國亭
    而中國許多名亭,便因此盛名滿天下。當你置身於亭中,便深感亭臺之美,更感懷中國建築與山水自然的完美交融,獨顯出中國文化的華採之美。一書而名 的「蘭亭」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
  • 一起盤點2020年花亭潺水的「精彩瞬間」!
    不知不覺又是年末,花亭潺水十分榮幸的又陪伴了大家一年!辭舊迎新之際,一起回顧潺寶的2020年「精彩瞬間」!長三角文博會繼深圳文博會後,花亭潺水再次現身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長三角文博會」),作為安徽好水的代表之一,花亭潺水被擺放在安徽省展館內的展示臺上。獨特的瓶身設計,吸引了很多參觀者的目光。
  • 他繪製秦腔臉譜十六年,留下陝西的顏色
    -1-「廣漠曠遠的八百裡秦川,只有這秦腔,也只能有這秦腔,八百裡秦川的勞作農民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使他們喜怒哀樂。」賈平凹先生在《秦腔》一文中,如是說。的確,陝西人獨愛秦腔。
  • 千年沉浮戀妖世,萬載奇譚此花亭
    如果讓我選住所,我一定選此花亭。在我眼裡,此花亭是有著乾淨煙火氣的桃花源。此花亭是一間溫泉旅館,服務員都是狐狸獸耳娘侍女,她們的工作宗旨是:不論真實身份是什麼,不論是何等樣的人,客人就是神。故事主要是以柚的視角來展開。
  • 「賈平凹」他的病沒有看好,躺在了棺材中,《秦腔臉譜集》做棺枕
    這是賈平凹小說《秦腔》第二十二講:白雪出去唱戲,夏天智看到離婚證明書,頓時跌倒在地。昏睡兩天的夏天智醒後,他問回家的白雪,白雪再次痛哭不已。夏天智放《轅門斬子》發洩心中的憤懣。上善把《秦腔臉譜集》放在夏天智的棺木中,為他做枕。父親去世的時候,夏風還在外地採風,他連忙朝家趕,可路上並不順利。家裡,夏天義和君亭為湊不夠抬棺的人手而發愁。清風街日益衰敗,青年力壯越來越少了。白雪和夏風結婚的樂隊被白雪邀請了過來,這次王老師唱起了她的成名曲《拾玉鐲》。中星也回了弔唁。
  • 一曲秦腔 吼出精氣神兒
    寫劇本奏樂器移民李治剛與秦腔結緣不到半年時間,賀蘭縣洪廣鎮欣榮村建檔立卡戶李治剛通過寫秦腔劇本,掙了3萬多元,這可成了村裡的新鮮事兒。「因今年疫情原因一直待在家裡,沒事兒就寫秦腔劇本,到現在已經賣出去了300多本了。」一本秦腔曲譜,售價128元,戲迷們趨之若鶩,李治剛怎麼也沒想到能靠著自己喜愛的秦腔也能脫貧致富。
  • 22部秦腔戲曲上線開售,場場有精彩
    《金沙灘》 《金沙灘》又名《雙龍會》、《八虎闖幽州》是秦腔傳統劇。 一日,彥貴賣水,被未婚妻黃桂英之丫環芸香看見,芸香引其與桂英相會,並約好夜晚在花園贈金。
  • 甘肅秦腔《潞安州》亮相洛陽
    甘肅秦腔《潞安州》亮相洛陽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張櫟)12月17日晚,受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委派,省文化藝術研究所帶領甘肅失傳經典劇目秦腔《潞安州》在河南省洛陽市工人俱樂部精彩上演
  • 秦腔名家李小鋒今日正式拜師「西部歌王」王向榮
    」王向榮與秦腔名家李小鋒的師徒情緣 高山流水覓知音,民歌秦腔築未來。他不斷開創新的藝術天地,打通秦腔與民歌的藝術通道,讓秦腔與民歌相互融合,互相借鑑,從而讓自己的藝術生命煥發生機,創造無限可能。
  • 人文課堂|現代散文鑑賞《秦腔》
    正如長處和短處一樣突出便見其風格,對待秦腔,愛者便愛得要死,惡者便惡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誇於長江流域的纖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評論說得婉轉的是:唱得有勁;說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於是,便有柔弱女子,常在戲臺下以絨堵耳,又或在平日教訓某人:你要不怎麼怎麼樣,今晚讓你去看秦腔!秦腔成了懲罰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