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騰訊視頻的彈幕裡學到一個新名詞——
「尚書奶奶」
嗯,人家可不是尚書大人的奶奶,而是一波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三生三世枕上書》開播的少女們。
整整三年啊!
「姑娘熬成了婆」,有生之年終於看到了鳳九和帝君的三生三世。
這激動勁,按說該是很好的觀眾基礎吧,怎麼偏偏就沒當年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那麼火爆呢?
我鳳九難道就沒姑姑迷人?
那不能夠啊!
明明小狐狸有老狐狸沒有的呆萌、純粹、熱情、勇猛(參照隔壁兩隻男狐狸)。
難道我帝君沒有夜華迷人?
那更不能夠啊!
四海八荒、天上地下第一拽,卻在骨子裡是個痴情戀愛腦的東華,就是個老樹逢春才開竅的反差萌。
那是怎麼回事嘞?
01一部劇火不火,天時地利很重要!
《三生三世枕上書》可能算是內地第一部聯動劇。
從內容上來說,它既不是續集,也不是番外。是把《十裡桃花》的副線CP白鳳九和東華帝君作為主角,細細展開他們的故事。
從製作上來說,兩個劇的製作團隊全然不同,出品方雖然都有嘉行傳媒,但前作是華策劇酷傳播為主力,後作是企鵝影視的團隊。
事實上企鵝影視在創作中已經十分注意與前作保持一致性,這樣才能給觀眾更好的代入感。
但不可避免的是,一些頗受認可的演員因檔期問題無法參與《枕上書》。
白真、折顏還有成玉,這三個當初極受大眾認可的角色,只要換了演員,必定會受到影響。
但如果拋開固有成見,全新的白真、折顏和成玉,只是變了樣貌罷了,三位演員的表演也是遵從了前作的角色形象,並沒有去顛覆、去強調個人風格。
單從這一點來說,導演和編劇就是花了心思站在觀眾角度出發,去考慮如果創作作品的。
明明是兩個製作團隊,味道還是那個味兒;與原作小說的對比,主線劇情並沒有魔改;說良心之作並不過分吧。
但光有良心之作是不夠的。
哪怕全劇演員都表演精湛到位,碰到下面兩個問題,還是會影響收視率。
02斷點播放影響連貫性
小時候我們在電視機前看劇,一天兩集、規律播出,最多就是周末有一天放綜藝節目。這種規律播放,可以讓觀眾保持連貫的觀劇體驗。
但如今,偽周播的形式已經成為網劇播出的主流。
一周播出兩三天,每天兩集。如果觀眾的日常作息中有個觀劇時段,就會出現三天看A劇、兩天看B劇、兩天看C劇的情況。不論是A/B/C,劇情都無法持續地牽動觀眾。好不容易產生個共鳴點、吊起胃口,隔天就被另一部劇給打退了。
這時候,單集內容信息量少、刺激不豐滿、缺少深挖話題的劇集就「很受傷」了。
《三生三世枕上書》,原本提供的就是一種輕鬆的體驗,沒有深奧燒腦的內容,也沒有大悲大喜的揪心虐戀。作為騰訊視頻的獨播劇,一周三播的方式勢必會影響到熱度。
更不用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比了,那可是兩大衛視、三大網絡平臺共同播出的。
播出方式不同,即便同等水平的劇作,收視率也難以保持相同的體量。
03IP改編不能魔改也不能不改
我說《枕上書》的製作團隊良心,甚至是過於良心了!
劇情讓觀眾看得不悲不喜,不是劇作方的問題,而是原著的情節本就過於單薄。
這時候,編劇如果只是乖乖地把小說轉化為影視語言,是不夠的。
《枕上書》的故事,圍繞著「報恩」展開三生三世的情緣,而設置的虐點是「命中注定無緣」。只是情節裡一味地去體現無緣,一味地讓鳳九念叨報恩,卻沒有著力去勾勒三世的細節與衝突。
要知道,另一個執著報恩下凡的小仙女,可是牽扯出了《紅樓夢》這一出人生大戲。
但鳳九的三次報恩,原作的故事就很單薄,如果編劇不往裡面添東西、刻畫人物、增加衝突,就會缺少戲劇張力。觀眾看得平淡如水,隔了三四天再看續播時,前面的劇情都已經模糊了,要火爆就真的太難了。
其實,司命與鳳九之間,是存在話題性的。
司命幫了鳳九數次、救了鳳九數次,可鳳九卻從沒想過報恩。
這裡面的故事,原本是可以做衍生的支線去撐住劇情的。奈何編劇沒有動添加劇情的心思,一本正經地按照原作講述單薄的故事,太可惜了!
04觀賞建議
推薦連續觀賞。
目前播放近半,現在開始每天兩集連續觀看,體驗估計會比早鳥們好得多哦!
#三生三世枕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