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名稱 | 要點 | 影響股 |
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 | 規劃的主要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十二五」期間,生物產業的發展需求更加迫切,必須加快開發新藥、新醫療裝備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健康需求,「重點打造一批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大型企業,一批年銷售超過10億元的大品種。」 | 天壇生物、華蘭生物、安科生物股、天康生物、三諾生物 |
特種玻璃成新材料十二五規劃 | 特種玻璃(包括光伏玻璃和超薄玻璃兩個子行業)作為新能源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原材料,被列為《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未來將持續受益於政策扶持並符合國家經濟發展轉型大方向。
| 廣發證券 ,南玻A 、中航三鑫、秀強股份、旗濱集團和洛陽玻璃 |
十二五危險廢物利用規劃 |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要重點推進危險廢物產生與堆存情況調查工程、利用和處置工程、監管能力和人才建設工程三項工程,累計資金需求為261億元。 | 永清環保、鐵漢生態、維爾利 |
衛生事業十二五規劃 | 規劃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提高政府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的補助標準,到2015年,達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個人繳費水平相應提高。[詳細] | 華潤三九、紅日藥業、上海凱寶、康緣藥業、雙鷺藥業、康緣藥業、新華醫療、康美藥業、華海藥業。 |
核安全十二五規劃 | 要求:在核設施安全水平提高方面,運行核電機組安全性能指標保持在良好狀態,避免發生2級事件,確保不發生3級及以上事件和事故;新建核電機組具備較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每堆年發生嚴重堆芯損壞事件的概率低於十萬分之一,每堆年發生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事件的概率低於百萬分之一。[詳細] | 東方電氣、上海電氣、江蘇神通、和中核科技、嘉寶集團、綜合類、久立特材、中國一重 、盾安環境 、東方鋯業 |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規劃 | 把握信息技術升級換代和產業融合發展機遇,加快建設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網絡,突破超高速光纖與無線通信、物聯網、雲計算、數字虛擬、先進半導體和新型顯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信息技術創新、新興應用拓展和網絡建設的互動結合,創新產業組織模式,提高新型裝備保障水平,培育新興服務業態,增強國際競爭能力,帶動我國信息產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 中興通訊、烽火通信、三維通信、新海宜、新大陸、遠望谷、海康威視、科陸電子、啟明信息、銀江股份、東華軟體、航天信息、東軟集團、軟控股份、華勝天成、華東電腦、浪潮信息、衛士通、浪潮軟體、東軟集團、寶信軟體、長城開發、鵬博士、中國軟體 |
十二五文化科技發展規劃 | 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完備,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競爭力顯著增強,文化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文化行業標準化體系相對完善,文化科技基礎環境條件得到改善,科技資源與文化資源的共享明顯增強,文化與科技融合在深度和廣度上取得實質性推進,有力支撐和引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詳細] | 光線傳媒、中南傳媒、鳳凰傳媒、皖新傳媒、大地傳媒、浙報傳媒(、長江傳媒、藍色光標、歌華有線、華誼嘉信、天舟文化、華錄百納 |
中國雲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 規劃提出的目標為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核心企業,支撐一批典型應用示範,推動雲計算產業鏈發展。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支撐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具有特色的雲計算服務,造福上億公眾用戶。[詳細] | 浪潮信息、中興通訊、鵬博士、網宿科技、華勝天成、衛士通、啟明星辰、用友軟體、焦點科技、數字政通、思維圖新、漢得信息、金蝶國際 |
導航與位置服務十二五規劃 | 總體目標是:面向培育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和構建國家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的重大需求,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協同攻關,加強創新能力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研發自主的核心系統,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拓寬導航與位置服務應用領域;促進北鬥導航系統應用與產業化,完善自主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鏈;形成自主可控的導航與位置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核心競爭力。[詳細] | 中國衛星、國騰電子、北鬥星通、航天電子、中海達、華力創通、合眾思壯、華力創通、數字政通、數字政通、超圖軟體、四維圖新
|
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 規劃是釩鈦資源產業首個上升到國家層面的規劃,是我國釩鈦資源高效配置、產業布局調整、技術升級改造的重要指南,通過《規劃》的引導作用,可以加強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促進釩鈦產業可持續發展,對我國工業發展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 寶鈦股份、ST釩鈦、攀鋼釩鈦 |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 提出了三個重點發展領域:節能產業領域、資源循環利用、環保產業等。我們認為規劃制定比較具體,可操作性強,為節能環保產業提出了目標以及扶持政策,為行業發展打了一記強心針。[詳細] | 東江環保、永清環保、司泰豪科技、智光電氣、多氟多、紅寶麗、矽寶科技 |
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 規劃明確指出,發展先進環保產業,以解決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大技術創新和集成應用力度,推動水汙染防治、大氣汙染防治、土壤汙染防治、重金屬汙染防治、有毒有害汙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減震降噪設備、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開發和產業化;推進高效膜材料及組件、生物環保技術工藝、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及相關新材料和藥劑的創新發展,提高環保產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成套能力,提升汙染防治水平;大力推進環保服務業發展,促進環境保護設施建設運營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探索新型環保服務模式。[詳細] | 東軟集團、 雙良節能、盛運股份、 南方匯通、聯創光電、達實智能、 凱迪電力、煙臺冰輪、石油濟柴、萬順股份、置信電氣、 智科技、臥龍電氣、 九洲電氣、 臺基股份、華光股份、萬邦達、泰達股份、 智光電氣、 格林美、合肥三洋、美菱電器、 中航三鑫、 創元科技、通靈、東湖高新、煙臺萬華 |
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 | 主要目標是:推動我國從動漫大國向動漫強國跨越發展。這裡的「動漫強國」是指動漫產業產值、效益良好,創意、質量優秀,品牌、形象突出,企業具有競爭力,消費能力強勁,專業人才不斷湧現。[詳細] | 拓維信息、北緯通信、奧飛動漫、 驊威股份、華策影視、光線傳媒、華誼兄弟、中視傳媒、粵傳媒、中南傳媒、電廣傳媒、 |
廣告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 十二五期間,廣告創意、策劃、設計、製作水平全面提升,廣告業集約化、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高,規模速度與結構質量協調發展,整體實力與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貢獻度不斷加大,努力實現由傳統廣告業向現代廣告業、由以國內市場為主向國際市場延伸、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布局相對分散向合理集聚、由低技術水平和低附加值向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轉變。
| 東港股份、上海綠新、嘉麟傑、瑞貝卡、索菲亞、星輝車模 |
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 規劃目標是引導規劃實施和推動規劃落實努力的重要方向。在參照「十一五」時期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增速、把握集成電路技術及國內外市場發展趨勢的基礎上,《規劃》提出了「十二五」發展的三個基本目標。[詳細] | 大唐電信、綜藝股份、上海貝嶺、華微電子、國騰電子、士蘭微、北京君正、國民技術、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及華天科技等相關上市公司將受益。 |
半導體照明十二五規劃 |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產業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培育20-30家龍頭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較多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的龍頭企業。業內人士認為,相關上市公司中有望誕生這樣的龍頭企業。 | 華燦光電、國星光電、鴻利光電、勤上光電、佛山照明、長方照明、德豪潤達、雷曼光電、三安光電、陽光照明、瑞豐光電、乾照光電 |
葡萄酒行業十二五規劃 | 規劃提出,要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及資金渠道,重點支持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建設和葡萄酒行業科技創新,保障原料供給,推動技術進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對符合條件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在技術改造、檢測能力提升、清潔生產、節能減排、重點裝備自主化、品牌建設和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給予支持。[詳細] | 張裕A、中葡股份、莫高股份、中信國安、ST皇臺 |
天然氣十二五規劃 | 規劃預計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300億立方米左右,用氣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供應能力將超過2600億立方米(包括煤層氣、頁巖氣及煤制天然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和進口天然氣),到2015年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7.5%。[詳細] | 申能股份、桂林旅遊、大眾公用、威遠生化、長春燃氣 |
寬帶十二五規劃 | 規劃稱,為了2020年面向千家萬戶100Mbps接入能力這一核心指標,研究中國信息網絡向1000Tbps以上業務總流量演進的網絡技術方案,研發成套的核心網絡和接入網絡裝備,預計將建成兩個用戶規模超過100萬的大型應用示範基地,直接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產業,初步建立2個公共技術創新、試驗平臺,形成10個左右的示範和試驗應用。
| 中興通訊、中天科技、烽火通信、亨通光電、新海宜、光迅科技 |
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 發展目標是到2015 年,食品工業集約化、規模化、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保障安全和營養健康,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食品產業,提高食品產業對社會的貢獻度,鞏固食品產業在新時期擴大城鄉居民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支柱地位。[詳細] | 伊利股份、瀘州老窖、五糧液、張裕A、洋河股份、燕京啤酒、貴州茅臺、水井坊
|
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 | 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噸標準煤下降32%)。「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準煤。[詳細] | 中原環保、菲達環保、創業環保、龍淨環保、合加資源、泰達股份、ST方源、長徵電氣、岷江水電、華儀電氣、中環股份、東方電氣、金風科技、天威保變、有研矽股、魯能泰山、大港股份、樂山電力、匯通集團、長城電工、鑫茂科技、京能熱電、東源電器、天奇股份、美菱電器、通威股份、北海國發、特變電工、湘電股份、贛能股份、粵電力A
|
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 目標是:「十二五」期間,在風電設備設計製造方面,掌握3至5兆瓦直驅風電機組和7兆瓦級風電機組及部件設計與製造,產品性能與可靠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實現產業化。突破10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和零部件設計關鍵技術,實現海上超大型風電機組的樣機運行。
| 廣東省水電集團、 粵水電方大、聯創光電、華微電子、上海科技、長電科技、ST福日
|
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 目標是:「十二五」期間,實現晶矽電池效率20%以上,矽基薄膜電池效率10%以上,裝機成本1.2萬至1.3萬元/千瓦,公用電網側併網光伏系統上網電價低於0.8元/千瓦時。太陽能熱發電具備建立100兆瓦級太陽能熱發電站的設計能力和成套裝備供應能力,無儲熱電站裝機成本1.6萬元/千瓦;帶8小時儲熱電站裝機成本2.2萬元/千瓦,上網電價低於0.9元/千瓦時。
| 天威保變、孚日股份、岷江水電、生益科技、維科精華、安泰科技、長城電工、樂山電力、華東科技、春蘭股份、威遠生化、力諾太陽、西藏藥業、新華光、特變電工、航天機電、南玻A、交大南洋、杉杉股份、王府井、風帆股份、金山股份、湘電股份、粵電力A
|
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 | 總體目標是經過5年努力,藥品標準和藥品質量大幅提高,藥品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藥品研製、生產、流通秩序和使用行為進一步規範,藥品安全保障能力整體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藥品安全水平和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滿意度顯著提升。[詳細]
| 恆瑞醫藥、信立泰、海正藥業、中新藥業、昆明製藥、雙鷺藥業、舒泰神、魚躍醫療、通策醫療、上海醫藥、一致藥業、國藥股份
|
汽車流通十二五規劃 | 主要目標1.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2.燃料經濟性顯著改善。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裡,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裡以下。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裡,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裡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3.技術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 4.配套能力明顯增強。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充電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相適應,滿足重點區域內或城際間新能源汽車運行需要。 5.管理制度較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相關管理制度,構建市場營銷、售後服務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較完備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範體系。
| 廣匯汽車、物產元通、中升控股、廣物汽貿、亞夏汽車、龐大集團 |
電動汽車十二五規劃 | 規劃提出,要以動力電池模塊為核心,實現我國以能量型鋰離子動力電池為重點的車用動力電池大規模產業化突破。《規劃》要求促進動力電池模塊化技術發展,帶動關鍵材料國產化;建立以動力電池模塊為核心的產品自動化生產線;實現車用動力電池模塊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為支撐純電驅動電動汽車的商業化運營模式提供保障。
| 西藏城投、江蘇國泰、滄州明珠、駱駝股份、江蘇國泰、當升科技、杉杉股份、和新宙邦、奧特迅
|
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 | 要求推動行動支付國家標準的制定和普及,同時加快推動行動支付、公交購票、公共事業繳費和超市購物等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的示範和普及推廣。 | 拓維信息、焦點科技、綜藝股份、海虹控股、中青寶、網宿科技、樂視網、生意寶、三五互聯 |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 在十二五期間計劃業務收入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24.5%以上,並計劃培育一批龍頭企業。 | 中國軟體、太極股份、網宿科技、鵬博士、天璣科技、廣聯達、軟控股份、華力創通、寶信軟體、中青寶、同洲電子、數碼視訊、金亞科技、佳創視訊 漢王科技、科大訊飛、美亞柏科、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 | 到2015年,汙染減排科技貢獻率達到55%以上;"十二五"期間修訂國家環保標準600項以上;完成30項重點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30項汙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和40項工程技術規劃;環境服務業產值佔環保產業的比重達到35%以上;環保科技人才總量比"十一五"期間增長50%以上。 | 天舟文化、大地傳媒、浙報傳媒、中視傳媒、菲達環保 |
鐵路「十二五」節能規劃 | 「十二五」時期鐵路行業節能規劃主要目標是:基本完善行業節能減排法規、政策和標準;建立完善行業節能監測體系;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降低5%,從2010年的5.01噸標準煤/百萬換算噸公裡下降到2015年的4.76噸標準煤/百萬換算噸公裡。[詳細] | 北方創業、晉西車軸、ST匯通、中航重機、時代新材、中國中鐵、北方國際、中國鐵建、三一重工、徐工機械、鐵龍物流 |
煤炭「十二五」規劃 | 「十二五」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生產能力41億噸/年,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煤炭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同時要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發展大型企業集團;有序建設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穩定供應;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提升小煤礦辦礦水平。[詳細] | 中國神華、煤炭開採業、山西煤電、 盤江股份、國際實業
|
高速列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 確定「十二五」期間我國高速列車科技發展8大目標,其中包括形成一系列核心技術的設計體系和保障體系,從根本上保障我國高速列車技術持續發展並保持領先地位。 | 輝煌科技、晉億實業、時代新材、中國南車、太原重工、天馬股份、晉西車軸、龍溪股份、南方匯通、北方創業、中國北車、中鐵二局、隧道股份、中國鐵建、華東數控、東方雨虹、國恆鐵路
|
金融業發展與改革「十二五」規劃 | 金融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金融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顯著提高。[詳細] | 興業銀行 、中國銀行、、深發展A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
|
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 | 提出了「十二五」時期國內貿易發展目標。主要包括:到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5%左右;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增加值超過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1%左右;國內貿易就業人數1.3億人左右,其中城鎮就業1億人左右,年均增加500萬人以上;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左右;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30%以上。 | 注海印股份、小商品城、步步高、武漢中百、蘇寧電器
|
高性能膜材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 《規劃》提出的目標包括:5~8種關鍵膜材料實現國產化,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膜生產線3~6條;產業增長率30%,形成千億產業;形成10家上市公司等。 | 南方匯通、碧水源、天通股份、巴安水務、萬邦達、中電環保 |
海水淡化十二五規劃 | 規劃指出,預計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將會達到700-950億美元。從區域來看,未來20年國際海水淡化市場增長最快的仍然是中東地區,其次是美國、澳大利亞、阿爾及利亞、西班牙、印度和中國。 | 亞太科技、南方匯通、海亮股份 |
房地產十二五規劃 | 房產稅的徵收工作其實已經準備很長時間,明年初擴大試點範圍可能性很大,而全面開徵房產稅則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而擴大的房產稅試點,在徵收範圍、稅率等方面應該也會比之前有所區別。 | 中國寶安、湖南投資、鑫茂科技、京能置業、國興地、深國商、中關村、綿世股份、浙江東日、嘉寶集團、廣宇集團、豐華股份、大港股份
|
能源十二五規劃 | 「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目標,到2015年,風電將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將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 | 括龍源電力、大唐新能源、滄州明珠、思源電氣、國電南瑞
|
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 | 「十二五」時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攻堅時期,也是社會保障領域深化改革和在關鍵環節上實現突破的重要時期。 | 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股 |
核安全與放射性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 | 國務院2011年3月16日常務會議聽取了應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事故有關情況的匯報,決定對全國核設施進行安全檢查。有關部門組織核安全、地震、海洋等方面專家,用9個多月時間對全國41臺運行、在建核電機組,3臺待建核電機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等,進行了綜合安全檢查。 | 中國一重、二重重裝、久立特材、江蘇神通、南風股份 |
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 "規劃 | 規劃對我國中醫藥事業當前面臨的形勢做出了具體分析,明確了中醫藥事業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同時提出了未來幾年我國中醫藥發展的十一項重點任務,並對相關保障政策和措施做了具體的闡釋。 | 康美藥業、雲南白藥、益佰製藥、紅日藥業、昆明製藥等企業 |
通信業十二五規劃 | 《規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將通過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初步建成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初步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信息服務普惠全民」,新興信息服務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通信業在全面提升國家信息化水平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更加突出。[詳細] | 康美藥業、雲南白藥、益佰製藥、紅日藥業、昆明製藥等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