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壺鎮文體中心,林清和的事跡碑時常吸引路人駐足觀看。今年92歲的老教師林清和,曾任永春一中、永春三中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四十多年,培養學生數千人,深受學生愛戴和社會好評,於1960年獲評「省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獲評「省優秀教育世家」稱號。由於從小興趣廣泛、勤於學習,涉獵吟誦、快板、音樂、英語等諸多領域,林清和被當地人稱為「活字典」。
退休教師林清和朗誦文章《人民教師——光榮的稱號》:要當個真正的人民教師談何容易,必須不斷淨化自己的靈魂,增進自己的智慧,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業務技巧。正當教師節,我和我一家十三個教師再次莊嚴宣告,要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
林清和每天都要讀書看報,自稱「沒有書本就沒法生活」。他傾注畢生心血進行教研、創作,除了出版《青禾選集》多本專著外,還發表上千篇論文、詩詞和演唱材料。關於語文教學,林清和有一套自己的獨特見解。
退休教師 林清和:語文科一定要以道德為主,先道德而後文章,文道結合,文道統一。所以我教語文教了這麼多年,很主要的一點就是注意如何把文章和道德聯繫在一起,也就是說人品好、作品好,把人品注入到作品中間,那麼使這個人也品格崇高,也使他的文章寫得美好、寫得生動,所以這個就是工具科、人文科結合起來,這個就是我語文教學的一點體會。
退休後,林清和繼續發光發熱,關心教育事業、開設教育講座,言傳身教地培養新教師。為倡導社會正能量,揚善抑惡,他創作了《八榮八恥》、《聲討六合彩》等快板、歌曲及演唱材料,產生很好的社會效果。
退休教師 林清和:退休後我自己身體覺得還可以,我當然應當繼續做出貢獻,所以我不斷地看書寫作,還有對老師有什麼問題、意見的回答。我希望是發展教育,從教育著手,來教育學生,教育整個社會。
林清和不僅是一位知識淵博、忠誠教育的學者,更是一位助人為樂、德高望重的善者、長者,深受蓬壺群眾的愛戴。
蓬壺鎮老年人協會常務副會長 林基凱:他為人非常謙虛,和藹可親,如果士農工商誰找他,他都很樂意幫助人家。替人家撰寫楹聯、詩詞,從來不收費,義務的,農民找他,他也很樂意幫助人家。林清和老師,在我們雙溪口給他立了一個碑,好多人都來看,這是大家共同公認的,是我們蓬壺人學習的好榜樣。政府這樣做也是宣傳正能量,百善孝為先,要活到老學到老。
作為一名年近期頤的老人,林清和見證了家鄉繁榮、國家富強的歷史。他深知教育在社會和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退休教師 林清和:我就希望我們蓬壺,以至我們永春的年輕學子,能認認真真地學習,認認真真地工作,以後對社會做出重大的貢獻,這是我最大的希望。今後我也希望我們教育界的同仁,大家共同努力,把我們的國家從今天的情況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