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順產生孩子的疼,用許多媽媽的話來說,就是如刀割碎骨般,尤其是經歷過難產的媽媽,生完第一胎大多表示決不想要二胎。
正因如此,許多年輕的備孕媽媽早早想好了,分娩時選擇剖腹產,因為會打麻藥,就不用經歷痛苦了,多好呀!
有這個想法的女性,只能說你高興得太早了,該來的可能會遲到,但總會來。
剖腹產畢竟是一場手術,雖然當時不痛,但產後麻藥勁兒一過,痛苦一點也不少,壓肚子時更讓人懷疑人生。
而且剖腹產身體恢復更慢,護理也必定要精細,不然易給身體留下隱患,月子也白坐。
1、少動多休息
在剖腹產後的六個小時內,為了能讓手術過程中移位的內臟復原,產婦需要一直在床上平躺著好好休息。
在這期間如果媽媽說想要抱一下寶寶,也會得到明令禁止,因為太大的動作會影響內臟復原或導致傷口撕裂。
除此之外,產婦也不能進食、喝水,用醫生的話來說最好也不要說話,好好保存體力。
因此,剖腹產後的那麼長時間裡,媽媽們就只能老老實實地平躺在床上,感覺著身上插管的不適,聽著耳邊各種監護機器嘀嗒的響聲。
仔細想想這個畫面,是不是已經感覺到那種全身不得勁的感覺了。
還有,家人們要注意了,為了避免產婦靜脈血栓,要常常給她按摩腿部,一是讓血液循環通暢,二是也為其解解腿部酸乏。
六個小時過去後,產婦就可以解禁了,要在家人的幫助下翻個身,以免腸道粘連。
2、想辦法促進排氣
由於剖腹產時打的麻藥會影響腸胃蠕動,因此身體裡會積攢一些氣體,如果不能完全排出,會讓產婦無法正常進食。
媽媽母體得不到營養,自然就不會有母乳,這對小寶寶可不太好,寶媽看著也著急。
因此,及時排氣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能順利些,不妨試試下面的辦法:
等產婦排氣結束後,一般就可以拔出尿管了,飲食方面也能從流食變為麵湯等半流食物,再過不久就能正常飲食了。
3、下床活動
一般情況下,剖腹產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了,不過這個過程可真是讓許多寶媽終身難忘呀!
雖然過程痛苦,但也必須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不然後果可是很嚴重的,比如下肢靜脈炎、盆腔粘連等疾病,很容易找上你,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有些準媽媽一看這可嚴重了,就想著到時候乾脆牙一咬、腿一伸,大步就走起來。
這可不行,要慢慢來才可以,畢竟此時身體虛弱,要是猛的一站起,很容易跌倒或導致傷口撕裂,那就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正確操作:
先起身慢慢坐起來,然後移動到床邊,坐幾分鐘;接著把腿放下,腳踩著地面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準備好了,再慢慢站起來適應四五分鐘。
然後,你就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在床邊走幾步了,這樣反覆練習沒多久,媽媽們就可以適應了。
4、觀察惡露狀態
產後媽媽們幾乎都遭受過護士雙手的「按摩」,其中滋味真是無法言語,只能說自從那之後看見護士的雙手都打冷戰,可見非同凡響。
不過難受歸難受,護士壓肚子後的好處還是很多的,能幫助排出惡露,恢復身體等等。
除了壓肚子之外,以下幾個方法也有助於排出惡露,媽媽們都記一下。
5、注意刀口
在刀口恢復前,媽媽們平時一定要注意走路腳步輕一些,動作小一點,不要把刀口撕裂,不然恢復期就會延遲。平時護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以上所說的這五件事,剖腹產的媽媽一定要做好,否則之後的月子就白坐了。
重視產後恢復,不要怕疼,該做的還是要按部就班地進行,這樣以後才不會落下病根,畢竟現在痛一時,總比以後痛半輩子要划算。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