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是一個社會大熔爐,這裡有功成名就歸來的社會賢達,有德高望重的耆英,當然還有樸實的農民朋友等值得學習的人兒,大學生村官必須彎下身去,挽起褲腳,伸出雙手,去真正擁抱農村、奉獻農村、融入農村。在任職期間,應無愧於村字,無愧於官字,也無愧於青春給予我們的才華,在農村大舞臺演出自己人生的一出最美的折子戲。
首先,抓好定位,積極融入村委會、黨支部工作,是新進大學生村官的重大抉擇。作為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而言,缺乏的是必要的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如何正確抓好定位是對於大學生村官的一個考驗。作為大學生村官,在未來的生活中,大有作為,也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寧做低頭稻穗,不為昂頭稗子。在生活中,大學生村官必須真正地俯下身子,去傾聽群眾聲音,做好群眾工作,急群眾之所及,緩個人之利益,真正走入群眾,而非走過場般「叱吒」於群眾之間,更不能謀個人之福利,急己之私,莫問群眾之苦。在工作中,大學生村官必須積極向老一輩村兩委請教,向村裡面老黨員請教,儘快融入村黨支部及黨員組織,學習老黨員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以橋仔頭村為例,本人所在的黨支部及村委會成員中,有4名支委已在村裡任職和共事約20年,基本擁有比較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和較強的「創先爭優」意識,能夠較好的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堅決執行黨的基層建設各項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廣大村民的思想意識樹立比較牢固。這樣的組織為本人的成長和更好地開展工作指引著明燈、提供著良好的工作思路。
理論武裝自己,理論聯繫實際。在工作之餘,大學生村官必須自覺學習理論知識,自覺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等先進理論知識的薰陶,結合時事及當前實際,在學習中找到切合自身發展的路子,謀劃好自身思想政治建設,提升思想政治意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從大局上去思考和認識重大問題,同時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善於明辨是非,做到在原則問題上不搖擺,在誘惑考驗面前不彷徨,並結合村級黨員隊伍特點,宣傳好黨的方針政策,作正能量的宣傳員。
其次,大學生村官作為黨的後備力量,共青團的優秀青年,必須努力做好駐村青少年的思想、組織工作。大學生村官作為優秀大學生選聘到基層,基本具有豐富的學生幹部工作經驗,能夠策劃好、組織好村級青年工作。因此,大學生村官必須積極做好引導,助力村級青少年特別是返鄉大學生參與村裡工作,提高青少年奉獻家鄉的熱情。以橋仔頭村為例,大學生作為從橋仔頭村走出的知識分子,對家鄉懷有濃厚的情感,並具有為家鄉服務的滿腔熱血,然而,有時卻欲為無門,不知如何而就。因此,必須做好積極引導,通過座談會等形式,讓返鄉大學生參與村莊建設,為村莊建設建言獻策。同時,必須主動提供平臺,讓返鄉大學生自導自演「村晚」等娛樂活動,一方面可以鍛鍊返鄉大學生組織能力,另一方面還能豐富村莊文化氛圍,提高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最後,大學生村官還應助力教育及公益工作。大學生村官基本擁有較高的學歷和知識內涵,有能力和必要協助當地學校做好「新八德」等文化建設,並積極向高校及社會相關單位、部門等爭取支部共建,建立校園閱覽室及農村書屋,開拓學生視野,並積極爭取大學生社會實踐入村支教,豐富學生業餘生活,開拓學生知識面。同時,大學生村官還應積極主動做好移風易俗工作,進一步發展社會教育公益事業。一方面,大學生村官必須配合村委會工作,積極爭取上級資金,發動社會力量,資助及獎勵優秀學子,提高學子學習熱情,營造「重教育」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針對逢年過節中的鋪張浪費,努力做好引導,節約資金,鼓勵村民將節約的資金投入村級教育基金,讓資金用在刀刃上,引導村民不僅要做到「倉廩足而知禮節」,還要做到「倉廩足而重教育」。以橋仔頭村為例,橋仔頭村為典型的閩南農村,擁有9個自然村,每當「普渡」、逢年過節及神明誕辰等重大節日,有的家庭便會大擺筵席、燃放過度的禮花禮炮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將此資金節約下來,投入橋仔頭教育建設,人人為教育出一份力,不僅有利於提高教育環境和教師水平,而且於己而言,實乃利乎子孫之作,何樂而不為。
胡錦濤同志曾指出:「沒有艱苦奮鬥精神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沒有艱苦奮鬥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沒有艱苦奮鬥的青年難以擔當重任。青少年要幹成一番事業,就必須不畏艱難、矢志奮鬥。」
所以,作為大學生村官,就必須發揮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在學習工作中更好地做到為人民服務,只有經受磨礪方能鍛鍊意志,只有踏實肯幹方可成長成才,只有貼近群眾才能貼近民生。(福建省漳浦縣前亭鎮橋仔頭村村主任助理 戴特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