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UC資訊 生活財經
作為2019年毫無疑問的重頭戲,5G何時商用早已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而在此前有消息傳出,稱試商用5G的計劃原本安排在2020年,當沒想到的是,工信部在今年6月份就正式發放了5G牌照,也迫使三大運營商加快建設5G網絡的速度。眾所周知,早在4G時代,中國移動就是憑藉著先發優勢佔領了市場,因為當時中國移動的4G基站多且信號好,所以幫助它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新增了超過2億的4G用戶。有了成功的經驗,中國移動在這次5G建設中,還想炮製4G時代的發展模式,於是僅2019年一年,中國移動在建設5G基站項目中就投入了數百億資金。因此,如今中國移動不管在5G投資規模方面,還是5G基站建設速度上都比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佔有優勢,其目的就是想繼續在5G市場中取得先發優勢。
對於5G商用計劃來說,8、9、10三個月都是在提前試用和進行市場預熱,11月1日,三大運營商終於正式開啟了5G商用,5G套餐也正式上線了。不過有一個情況讓它們大跌眼鏡,在5G正式商用前,原本有2000多萬用戶預約5G服務,然而等到其正式商用,卻僅有80多萬用戶籤約5G服務。
根據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擁有預約5G服務的用戶數量超過千萬,但最終正式籤約升級5G服務的僅有50多萬,這也意味著即便中國移動的5G信號仍然強勢,但卻無法重演4G時代的輝煌。中國移動在近日對外公開表示,其將在新的一年裡計劃發展7000萬5G用戶,這個用戶數據與4G時代中國移動擁有的客戶量相比,有著雲泥之別,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為何呢?首先,5G套餐貴是很關鍵的一點,128元的套餐起售價令人望而卻步,況且就算這樣,用戶們還會遭到限速等限制,這讓很多用戶預約了5G服務的用戶紛紛打起了退堂鼓。這樣的不利局面持續了將近2個月,中國移動在近日突然宣布新規。
過去的這兩個月對於中國移動來說非常煎熬,因為其取消了低價套餐,套餐外流量資費高,一直受到用戶的吐槽,而現在中國移動突然宣布新規,推出了三檔全新的低價套餐,不僅大幅降低套餐外流量資費,還將對用戶贈送大量流量。首先,中國移動推出了全新的包含200M流量和30分通話,還能享受10元/G的套餐外流量的8元套餐,這和之前的8元套餐相比起來,無疑實惠很多。其次,中國移動還推出了全新的28元和38元套餐,購買這兩個套餐的用戶可分別享受5G和8G流量,同時套餐外流量資費低至5元/G。
也就是說,中國移動推出的這三款新低價套餐不僅在套餐資費上進行了降低,在流量資費上也進行了降低,我們從其此前58元套餐僅包含2G流量,套餐外流量資費0.29元/M就可以看出。如今中國移動實施的新規,將原來套餐和流量資費降低了四五倍。當然,中國移動這麼做不可能沒有理由,接下來我們就來剖析其中的兩點原因。
首先,中國移動投入巨額資金建設5G基站,但卻並沒有憑藉信號優勢吸引到大量的5G用戶,也就是說,中國移動想靠此舉發展5G用戶的計劃進行地並不理想,而且預計在明年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其次,中國移動在4G領域的新增用戶數量也不盡人意。
這要追溯到2019年初,當時中國移動實施了取消不限量套餐、低價套餐等的舉措,同時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不斷降價來搞價格戰,於是導致中國移動的潛在4G用戶量流失出去。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移動原本在4G新增用戶量上遙遙領先,但如今不僅出現了4G用戶淨流失的現象,中國電信在4G新增總用戶量上也幾乎趕超中國移動,要知道,截止至2019年的前11個月,當時兩者間的差距也僅不過300萬左右。
總而言之,中國移動原想靠大力投資5G的舉措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但沒想到5G發展並不理想,再加上中國移動的工作重心由4G轉移至5G,從而導致4G用戶增速也呈現下滑趨勢。如今中國移動顯然無法做到兼顧4G和5G業務,於是決定實施新規,希望通過低價套餐喚回許多4G用戶的心。然而,對於中國移動實施的新規,很多網友紛紛表示為時已晚,中國移動,再見了。這是為何呢?
原來,用戶們早已對中國移動心涼了,曾經一直心心念念著中國移動的套餐和流量能夠降價,但中國移動卻無動於衷。如今隨著攜號轉網服務在全國正式上線,許多用戶終於痛定思痛,決心通過攜號轉網離開中國移動。另外,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面對反應不佳的5G市場,紛紛降低了5G套餐的資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5G的門檻。現在,中國聯通推出了5G版騰訊王卡,只需100多元就可享受峰值網速達到1Gbps的網絡,中國電信也不甘示弱,推出了最低9元就能升級5G的5G升級包,通過此升級包能夠享受到5G權益和5G流量。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當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都開始考慮到用戶的真正需求,對5G套餐進行降價時,中國移動卻還停留在對4G套餐進行降價的階段,實在寒了眾多網友們的心。這也是為何網友們說晚了一步,中國移動再見了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首先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