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至13日
南科大全體研究生、
2016級本科畢業生陸續返校
南科大校園裡
迎來了一張張青春活力的面孔
久違的校園發生了哪些變化?
聽說宿舍裡還迎來了一些「新朋友」?
記者馬上帶你探訪一下!
▲學生入校測體溫
開學後,學校為學生返校制定了嚴格的入校流程。學生進行體溫測試、健康碼登記、籤訂告知書之後方可進入校園,乘坐學子返校專車抵達報到點報到。
學生在各個報到點自行進行抗體檢測並由學校統一組織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結果公布前的觀察期,學校將為學生集中提供早、中、晚餐,餐飲中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採取食堂送餐、統一配餐、錯峰用餐、分區域就餐等方式,滿足學生的用餐需求。
▲學生入校測體溫
學生宿舍落實嚴格的開窗通風和防疫消毒措施。各書院按照「相對集中、分散居住」原則,制定返校學生入住書院分散住宿方案。學生返校後,宿舍每天通風不少於 3 次,每次不少於 30 分鐘。
▲進書院入口
學校為同學們準備了充足的口罩、免洗洗手液、酒精棉片以及特色大禮包。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酒精棉片是由校友創辦公司南科新材所生產的,「南科」科技含量十足。
四個月未回校
宿舍陽臺成鳥窩
回到闊別四個月的校園,許多同學都十分感慨,還有人有了新的「發現」。有網友「擠進去地球我的」投稿表示,有同學發現自己的宿舍來了一群不速之客,陽臺上已經有小鳥在安家,上演了一出「鳩佔鵲巢」。
▲同學發現宿舍的鳥窩
報料中寫道,5月12日,南科大某學生回校,卻發現陽臺有了奇妙的變化——陽臺晾曬的衣服上竟然多了一個鳥窩!仔細一看,還有四顆紅色的鳥蛋!今年年初的疫情來得突然,部分同學回家前並未計劃離開這麼長的時間,因此衣物也沒認真收拾。有鳥兒到衣服上築巢,實在是令人驚喜。
▲窩中的鳥蛋
鳥窩怎麼處理呢?出於愛護動物的理念與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同學們紛紛表示不要驚動鳥兒。應該讓他們完成繁殖,或者小心將窩取下,放置到附近位置。
有鳥類專家也提醒:如果貿然將鳥窩清除,可能破壞鳥類的「家庭」,甚至招來「報復」,最好還是保護起來。
過年前沒來得及離校
留守校園四個多月
在致誠書院宿舍一樓,記者看到,每個同學返校後需要在前臺進行簡單的登記,隨後進行核酸檢測等。前期返校和沒有離校的不少同學也作為志願者為同學登記。在服務之餘,計算機系大三學生胡呈鵬就拿起列印出來的英文論文讀了起來。
▲學生志願者在致誠書院幫助返校同學登記
學校目前只安排了畢業班和研究生同學返校,胡呈鵬是校園裡為數不多的大三學生。為什麼一個大三學生此時會在校園裡?「因為我就沒有離開過學校啊!」從過年前校園封閉到現在,他已經在學校呆了近四個月,連近在咫尺的校外實驗室都去不了。
胡呈鵬說,上個學期末,他到了臨近除夕時還在實習,到了準備買票回老家湖南的時候,疫情已經十分緊張,回家也很不方便,就留在了學校裡。一開始開放的食堂區域比較少,飲食也挺單調,最近開放的食堂區域多一些,終於可以換一些口味。
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校園裡沒有了往日的熱鬧,但胡呈鵬和其他留校的同學覺得日子也同樣充實。「雖然實驗室還去不了,但圖書館有開放,而且我們很多課程和實習也可以在遠程開展,並沒有感覺特別難熬。」
返校兩月即畢業
畢業生感傷又期待
大四計算機系的王森剛剛解除了十四天的隔離,昨天是他「自由」後的第一天,不過他依然留在宿舍裡做志願者,指導返校的同學填寫表格、告知返校的流程。不時有拉著行李的同學回到書院,在他們這裡進行登記。
「之前一直在老家也沒有出門,後來4月底從湖北坐高鐵來深圳,一下高鐵學校的車就直接送到宿舍去隔離,這些天裡也沒有下過樓。今天看到同學們陸陸續續回來,才覺得好久沒有見到這麼多人了。」王森說。
他告訴記者,疫情居家期間,他按計劃完成了畢業論文,現在準備畢業後到騰訊入職。「疫情雖然不能出門,但我感覺對我沒有什麼影響,一切都按照計劃在進行。」
樹仁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2016級本科生林維聰說:「終於返回到了學校,現在既有對本科即將畢業的小感傷,也有對研究生新生活的嚮往與期待。現在迫切的任務是完成畢設。」
▲畢業生林維聰
他發現,這四個多月裡,學校已經有了變化;嶄新的工學院大樓、明亮通透的新宿舍、亭亭如蓋的行道樹,「南科大這四個月又成長了許多,自己也不能落下吧?未來還有三年與母校一起成長,且行且珍惜!」
採寫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
監製 | 桂桐
編輯| 許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