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上海有兩個公園總歸人山人海,一個是以櫻花為主題的顧村公園,另一個是以紫藤為主題的嘉定紫藤園,一到花季,「軋鬧忙」去看花的人潽進潽出,看花變成了看人,不知道是遺憾還是慶幸,這兩個公園我卻一次都沒去過,因為看櫻花可以去浦東的高東櫻花園,沿著運河的一側,種滿了各種品種的櫻花,就在河畔還有一家咖啡館可以春風佛面,而看紫藤,如果有機會,倒是想去位於浦西閔行馬橋鎮看看那棵快接近500年的古紫藤,更重要的是,蘇州東山的那些紫藤已足夠我細細尋,細細看了。
有比較大庭院的人家,種植紫藤是種常態,東山各處有很多小巷,不經意間一抬頭,你就會發現有一枝開滿紫藤花的樹枝越過高大的圍牆噴薄而出,每逢此刻,我就會找個地方坐下來,小巷中往往有微風吹過,聞花香,看著蜜蜂或其它蜂類快速地穿梭於各個花穗間(所謂野蜂飛舞),因為小巷中會很長時間見不到有人走動,難得靜謐。
小巷中的紫藤,photo by zhang peiqin
河畔人家的紫藤,photo by zhang peiqin
軒轅宮門口栽種的紫藤,photo byzhang peiqin
東山有很多人文古蹟,栽種年數稍微久一點的紫藤在啟園,軒轅宮和以及尚未修繕的夏荷園舊址內都能見到,夏荷園雖尚待修復,但這棵紫藤看起來卻被有心人一直照顧得很好,不但做了支架,還得到了精心的修剪,造型就像一株巨型的盆景,夏荷園中有500歲的紫薇,600歲的銀杏,這株紫藤和它的鄰居-一棵水蠟樹沒有標註「年紀」,但看它們枝幹虯勁的模樣,百歲怕是不止。
夏荷園舊址內栽種的紫藤,photo by zhang peiqin
說到底,東山最具價值也最值得一看的就是東街上的那棵千年紫藤,即便是棵千年紫藤樹,即便是周末,也絕不會出現摩肩接踵的觀賞景象,這棵樹已經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這幾年的拍照過程中總有輛三輪車來搶鏡,卻從來都不覺得突兀,反倒是種歲月靜好,美中不足的是緊鄰紫藤的一側,有戶人家剛剛翻造了舊房子,二樓建了個玻璃陽光房,他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可惜從此破壞了別人的觀賞體驗,
東山東街上的千年紫藤1,photo by zhang peiqin
東山東街上的千年紫藤2,photo by zhang peiqin
東山東街上的千年紫藤3,photo by zhang peiqin
東山東街上的千年紫藤3,photo by zhang peiqin
紫藤花值得年年觀賞,因為並非年年歲歲花開相似,與去年照片對比了一下,感覺今年的花量沒有去年多,而且今年光顧的蜜蜂也少,幾次坐在紫藤樹下,耳邊響起的仍舊是去年賞花時所聽到的大量蜜蜂光臨的嗡嗡聲,一年中走過路過東街/這棵千年紫藤不計其數,總想著要是紫藤架下能夠安置一張與周邊環境融洽的靠背長椅就好了,坐在花壇邊或者別人家的臺階上就沒法坐得久一點,欣賞得從容點。
紫藤結的種莢,photo by zhang peiqin
紫藤屬於豆科紫藤屬,看它開的每一單朵花和結的種莢就比較容易看出來它作為豆科植物的特性,並且總能在豌豆或蠶豆等豆類植物身上見到相似的一面,根據中國植物志,我國有5種紫藤,其中一種為變型品種,還有一種為引進栽培品種,真正中國地產的紫藤有4種,分別為為紫藤,短梗紫藤,藤蘿,白花紫藤,而另一種多花紫藤就是引進的日本品種,也就是上海嘉定紫藤園栽種的主要品種的來源,經過人工繁育,日本紫藤的總狀花序變得更細長,長度少則幾十釐米甚至超過一米的都有,如瀑布般下垂煞是好看,這也是上海嘉定的紫藤園的魅力所在,不過對我等非專業人士要細細分辨所見到的究竟是哪一種中國本土原產紫藤並不是見容易的事,還是留住紫藤花開時的美好印象更容易些。
作為一種豆科植物,紫藤也如同一般豆類一樣都喜歡攀緣並選裝向上生長,去年四月初我跟隨遠步旅行去了趟浙江富陽的如意尖徒步,上上下下翻越了十多公裡山路後,忽然看到沿著林中大樹攀緣而上的一大家子野紫藤,既是對辛苦徒步的最大獎賞,也見識了紫藤自然生長的真實面貌,題外話,那次徒步的另一大收穫就是在這些野紫藤旁邊還發現了同屬豆科的野生長春油麻藤,容我另寫文章再敘述。
山中野紫藤,photo by zhang peiqin
但現如今大多數紫藤的種植都是被輔以一個平面的架子讓它水平匍匐生長,已經很難分辨出它們盤旋而上是向左旋還是右旋了,軒轅宮門口栽種的那棵紫藤能明顯看出是右旋向上的,夏荷園的那棵雖經過強力人工修剪但依稀可辨也是右旋向上的,東山老街上的那棵千年紫藤也是右旋向上生長的,雖然在種植時加以人工引導的紫藤比「病梅」的待遇要好不少,但是,也實在是委屈它了,寫到這兒不禁想起了傑克與魔豆的童話故事,傑克從仙人那兒得來的一粒魔豆一直長到了九霄雲外,要是老街上那棵千年紫藤從種植之初就一直讓它攀緣而上生長的話,或許每當春天紫藤花開之時,登上莫釐峰頂看到一枝直指天空的紫色巨無霸花枝也說不定呢。
德國某處直立攀緣而上的紫藤,photo by zhang pei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