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8月28日電(記者孟娜 李凱)28日一早,70歲的臺北市民李謀瑀就帶領他的兒子和兩個孫女來到孫中山紀念館,參加在紀念館館舍西側舉辦的「大手牽小手 祖孫機關王競賽」。
隨著臺灣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在家庭中祖父母的角色也愈發需要關注。臺灣教育部門將每年8月的第四個星期日定為「祖父母節」,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倡導家庭世代間「感恩」「傳承」的情感。
此項競賽正是臺灣教育部門組織的慶祝「祖父母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今天和我一起來的兩個孫女都是12歲,她們覺得這裡的競賽很好玩,我就和她們一起來,因為我希望祖孫三代在一起的時間可以更多一些。」李謀瑀說。
在臺灣,祖父母常在孫子女年幼時擔任主要的生活照顧角色,但隨著年齡增長,孫子女與祖父母的互動越來越少。同時,父母工作忙碌,導致親情疏遠。「祖父母節」有助於喚起社會各界對親情、孝道等家庭倫理的重視。
共有來自32個家庭的105人參加了「大手牽小手 祖孫機關王競賽」,其中15家是由一家三代組隊參賽,另外17家是祖孫兩代組隊參賽。
這項旨在將創意思考融入積木,在機關構造設計上學習環保與科技應用的競賽,通過拼裝積木骨牌遊戲與綠色能源組件,讓祖孫盡情發揮巧思及創意。在活動過程中,也通過祖孫共同目標的完成,強化代際間互動,促進祖孫間情感聯結。
美國人李詩閣已在臺灣工作和生活了三年,他的太太是本地人。28日8時,他就帶著太太、嶽母和兩個兒子前來參賽。
他認為,這個競賽寓教於樂,過程中可以讓小孩子學習到科學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一家老小共同參與,把家庭成員都聚到一起,增加了祖孫間的互動。
據臺灣有關部門估算,到2017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所佔比例將由目前的11%左右增至14%。臺灣也將正式進入國際上通稱的「高齡社會」。而到2025年,預計65歲以上人口會增至25%,臺灣社會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