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球時代的來臨,傳統中鋒生存空間逐漸被擠佔。雖然CBA小球風還不是很盛行,但是依然有星火燎原的苗頭。韓德君作為遼寧隊內線攻防核心,也是堅守著球隊最後一道高牆,同時也是傳統中鋒們的尊嚴。
本賽季是韓德君在遼寧隊的第13個年頭,他是遼寧隊的活化石,看遍了球隊起起伏伏。索性遼寧隊由於有著出眾的國內球員,這麼些年實力一直比較強悍。韓德君在遼寧也是一步步成為主力,並且是球隊不可或缺的內線攻防支柱。即便韓德君今年將年滿33周歲,也不能忽視他在這支球隊的作用。
遙想17-18賽季,遼寧以猛虎下山的勇猛拿到了總冠軍,尤其是擊敗壓制了自己多年的廣東隊時,就已經感受到了他們的強大。此時的CBA處於百花齊放的年代,廣東缺少實力一統江山再一次建立王朝。遼寧作為最鮮豔的一朵花,也是綻放在這樣的盛世之下。韓德君幫助球隊拿到隊史首冠,這也是他堅守多年的結果。
上賽季遼寧攜衛冕冠軍的之勢,大有完成連冠的可能。從常規賽表現出的狀態來說,遼寧依舊有著自己的籃球哲學,縱然廣東隊已經開啟了小球時代。只可惜韓德君常規賽末段那次扣籃傷到了手掌,隨後便賽季報銷。沒有了韓德君的內線支撐,球隊無法在第四節打出統治級別的比賽,遼寧也沒有衛冕成功。
其實從上賽季韓德君傷缺時遼寧表現出來的狀態,就已經證明了韓德君的作用。所以當遼寧隊沒有在5號位有足夠多的儲備,以及沒有培養出新一代接班人,球迷也是相當的擔心。縱然在當下小球態勢的衝擊下,但是CBA球隊並不是每一支都能像廣東一樣玩小球打法,配置限制了他們的理想。
遼寧隊也深知韓德君的作用,也想利用他最後的巔峰期來拿到總冠軍。去年夏天升級了小外援,將哈德森換成了史蒂芬森。兩人是不同類型的打法,遼寧意欲讓芬森來帶隊破局。至於芬森和遼寧隊磨合這條故事線,暫且按下不表,球迷已經看到了很多關於芬森的事情。當然了,芬森和韓德君之間還是很友好的。
從本賽季韓德君的發揮來看,依舊是球隊內線頂梁柱。在出戰30.1分鐘的時間內,可以拿到15.6分10.3籃板1.6助攻0.8封蓋0.4搶斷的數據。另外一方面,韓德君投籃命中率達到了62.1%,排在聯盟第4位。高階數據上,韓德君進攻效率為131.1,防守型效率為87.9。當然了,基礎數據和高階數據只是一個佐證,依舊無法完整的反應韓德君給遼寧攻防帶來的增益。
由於本賽季芬森和郭艾倫的球權之爭以及磨合情況,本賽季明顯感覺到韓德君低位背身進攻的機會減少。韓德君讓出這僅有的需要持球進攻的球權,也是看出了他的犧牲精神,為了球隊整體框架的磨合。正常情況下,韓德君的低位進攻是聯盟比較出色的幾個球員之一,畢竟不是每一位內線都會低位背打。
由於韓德君的身體條件很出眾,是半場陣地戰中優質的掩護人。和持球人發起擋拆的時候,紮實的掩護會讓隊友感受到溫暖。韓德君雖然沒有三分投籃能力,但是中遠距離投射還可以,只要你敢給機會,就能運用該項技術進行打擊。所以如果在三分線內打擋拆配合的話,韓德君外拆接球投籃也是會讓持球人受益。
韓德君的出手集中在籃下以及禁區附近,這符合一位中鋒球員的出手終結習慣。韓德君並不是以吃餅生存的球員,低位接球之後也能用自己個人能力製造進攻機會。當然了,韓德君也能憑藉拼搶前場籃板來獲得二次進攻的機會。這是在遼寧當下進攻環境中必須要這麼做的事情,否則也很難撐起整個內線進攻。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忽略韓德君在陣地戰中的策應能力。從比賽觀感來看,韓德君和約基奇這樣的內線不一樣,不是弧頂肆意發牌的那種,況且遼寧隊也不是以韓德君為進攻核心來打造陣容。韓德君的策應只是起一個橋梁作用,至於進攻的發起,他還是稍微差一點意思。當然了,如果遼寧隊有更多的手遞手戰術,韓德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們上文提到過韓德君的投籃基本集中在籃下,偶爾也有進行外圍投射。我們可以對韓德君的投籃再進行細分。韓德君更多的是在球場右側出手,佔比達到了53%,球場左側佔比只有47%。兩側命中率卻比較接近,右側為63%,左側為61%。另外一方面,韓德君在距離籃筐0-1.5米的範圍內,出手頻率高達62.8%,命中率更是恐怖的72.3%。
我們無法用小球內線的投射水平來衡量韓德君,沒有三分投射的確是硬傷。韓德君打了一輩子的傳統型內線,也不能指望職業生涯末段去開發三分投射。球迷也都知曉遼寧隊本賽季三分投射差,但是讓韓德君增長投射距離還不如讓劉志軒們去投射更多的三分球,畢竟他們都有投射基礎。
縱然本賽季韓德君低位進攻回合不多,但是他的戰術牽制力依然存在。當韓德君低位拿球時,吸引包夾或者協防頻率很高,否則就會受到韓德君低位進攻的懲罰。一旦在如此深的位置進行包夾或者協防,以韓德君的視野以及遭受包夾後的出球能力,完全可以給隊友進行終結。
進攻端韓德君依然保持著高效的狀態,防守端韓德君也是很重要的角色。我們都知道,看似韓德君的體型很笨重,但是他的靈活性是這個噸位內線中少有的。假如一直沒有看過韓德君打球的球迷,一定會被他的外表所迷惑,這樣的球員能是防守大閘?一個加速豈不是就甩開了他。
即便這是中鋒消亡的年代,我們也能找到那些擁有低位或者腰位進攻能力的球員。在遇到這樣的球員,就是考驗一支球隊大中鋒低位防守能力的時刻。韓德君的體型可以經受得住任何類型的低位強攻,不需要協防或者包夾就能完成整個任務。當然了,低位防守本身就是大中鋒們的必修課題。
在遼寧隊的防守體系中,韓德君在場時會對他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主要是針對持球擋拆這一點。韓德君靈活性毋庸置疑,但是機動能力卻不是很好。這也就意味著在防守擋拆時不可能經常性的上前進行延誤操作,否則無法及時回到籃下進行護筐操作。所以韓德君在場時,遼寧隊防擋拆的邏輯是擠掩護或者繞掩護。
韓德君在防擋拆上的局限性的確改變了球隊的防守習慣,也讓對手進行針對性的攻擊。頂級擋拆持球人和韓德君所防守的大個進行擋拆配合後,往裡走一步的投射的確讓韓德君吃盡了苦頭。索性在CBA範圍內,擁有超強持球投能力的球員屈指可數,遼寧也能用防守體系堵住這個漏洞。
整體而言,韓德君是球隊內線防守核心,他的存在讓對手不敢肆意妄為的衝擊籃筐。看似韓德君的封蓋數據不出色,場均連1次都沒有。像韓德君這樣的球員,根本不是蓋帽數據就能體現的。他防守端的不失位,以及敏銳的判斷力都是支撐他成為優質防守資源的基本盤。
我們為何會說韓德君是無法替代的球員,重要性完全可以和郭艾倫等人媲美,主要是這樣的球員太難找。在遼寧出戰時間前六的五人組中,韓德君都會存在。所以我們會看到,當韓德君在場時,遼寧隊進攻效率為120.1,防守效率為111.0。當韓德君不在場時,遼寧隊進攻效率為114.2,防守效率為116.8,兩項數據都一定的變化。
本賽季遼寧隊的目標還是衝擊總冠軍,只不過由於前期芬森和球隊磨合問題,遼寧隊沒有展現出應有的戰力。在和主要對手奪冠廣東和新疆的交手中,遼寧也沒有佔到便宜。但是我們不能說季後賽的遼寧依舊會被他們當軟柿子捏,畢竟遼寧的陣容配置也是很不錯的。
遼寧隊想要奪冠,韓德君還得有更多的發揮。新疆、廣東都有頂級內線,同樣也是攻守兼備。韓德君必須得扛起這個重任,儘量不調動更多資源對易建聯和周琦進行封堵。韓德君不可能打爆他們,周琦和易建聯想要打爆韓德君,也有一定的難度。從以往交鋒史中,幾乎沒有這樣的現象出現。
韓德君加盟遼寧時只有20歲,如今已經成為三旬老漢。他見證了遼寧的一切,將13年的時光給了遼寧,他已經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