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提起剖腹產,有過經歷的寶媽都會想起大夫當初說過的話,「剖腹產原則上不能超過三次,兩次剖腹產中間至少要隔兩年」。於是,剖腹產最大的「後遺症」,就被大家認為是:影響下次生育的時間,以及生育孩子的個數。
當初,看到陳浩民的老婆蔣麗莎5年剖了4胎,大家紛紛佩服她生娃的勇氣,以及身體恢復的速度,認為這可能是剖腹產的生育極限了。但是,據世界吉尼斯紀錄記載,有一英國女子,名叫Kristina House,19年間剖腹產11次,打破了世界剖腹產次數最高紀錄。
據稱,該女子1979年至1988年短短的19年間,共剖腹產11次,至今無人超越。連醫生都感慨,這是在拿生命去冒險生孩子。網友們也好奇她的肚子挨刀11次,都變成了什麼樣子。而根據剖腹產的一般原則來講,這樣的頻率和次數,也實屬神奇,讓科學怎麼解釋呢?
剖腹產次數,的確存在個例
其實,醫生所建議的剖腹產次數,是根據大多數人的情況,以及剖腹產後對人體的傷害,以及恢復時間而定的。畢竟,剖開肚子,拿出胎兒,再由內而外縫合七層,之後還要注意感染、粘連的問題。再之後,給子宮一個足夠的恢復時間,所以原則上醫生都是建議最多不要超過三次,而且兩次剖腹產的間隔要兩年以上。
但是,因為女性個體差異,生理性原因及體質方面的原因,有些人確實可以承受三次以上的剖腹產次數,且身體還能恢復良好。所以,那位拿生命「破紀錄」19年剖11次的女子,確實是符合科學的。而像蔣麗莎這種5年剖4胎的女性,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剖腹產次數,並不一定是最多三次,確實存在多剖的個例。
連續剖三次以上風險太大
剖腹產次數雖存在個例,但連續剖三次以上風險太大。所以,醫生一般還是會在剖腹之後,把不建議剖三次的情況說給產婦聽。而不建議剖腹產的原因如下:
1.瘢痕妊娠發生機率高
醫生之所以不建議剖三胎以上,是因為臨床研究發現,剖腹產的危險係數通常會在第三胎時驟然增加。因為,根據大多數女性的體質來說,剖兩次身體可能還好恢復,剖第三次時就可能承受不住了,進而引發剖腹產比較常見的後遺症——瘢痕妊娠。
有數據表明,大約有72%的宮內瘢痕妊娠出現在2次以上剖腹產媽媽身上,所以剖三次及以上的風險要足夠重視。
2.器官粘連的機率隨剖腹產次數增加而增加
我們知道,每一次剖腹產手術,對女性腹腔來說都是一種傷害,而剖腹產次數越多對腹內器官的傷害機率越大。而最常見的傷害,就是腹腔受損,以及器官粘連。而剖腹產次數越多,這種粘連的機率也就隨之增加。
3.剖腹產次數越多子宮壁越容易破裂
剖腹產次數越多,女性肚子上挨的刀也越多,每一次剖開和縫合,都會對子宮壁造成傷害,子宮也就會留下疤痕。就好比縫一塊布,在破洞處拆了縫縫了拆,可想而知,這個破洞處就會很容易撕裂,而多次剖腹產,對子宮壁的傷害也是如此。所以,剖腹產次數越多子宮壁越容易破裂,到時候會直接威脅到孕媽和胎兒的安全。
女性朋友們,你對剖腹產次數是如何看待的?願意為了生孩子剖三次以上嗎?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