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來自蕭山的寶媽曬出自家孩子的房間,一個是初一小女生的房間,看起來有點凌亂;一轉眼到小兒子的玩具房,一地的玩具、無處下腳,頓時讓網友傻眼了,這每天都要面對的狀況,著實讓寶媽處於崩潰的狀態,這也引起網友的共鳴,不禁感嘆&34;。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同感,雖然每次都教育孩子要收拾好自己的房間和玩具,但孩子似乎都沒放在心上,看到孩子雜亂的房間、滿地的玩具時,無處下腳,更不知從何處著手,一不小心心態就崩塌了。事實上,孩子沒法收拾東西、房間等問題,這都顯示孩子沒有形成規則意識,不懂規矩。
看到滿地的玩具、雜亂無章的房間,家長都可能會抓狂、不知所措,頓時怒氣一上來,心裡想的是為什麼孩子總是如此不懂事、為什麼不知道要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實際上這些雜亂的問題都是家長自己造成的。
家長總溺愛孩子,從小不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動中,沒有養成孩子獨自動手、處理問題的習慣。
更重要的是,沒讓孩子從小懂得&34;,如自己的房間要自己收拾、玩具使用過後要放回原位等,規則意識的缺失讓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所在,總是依賴父母。
東西看起來雜亂、無從整理也可能是家長給孩子購置過多衣物、玩具,孩子不懂得珍惜、愛護,總是隨手把物品到處擺放,不懂得要隨手將物品收拾好,從而讓房間顯得更加髒亂。
家長應該明白,社會都是由各種各樣的規則組成,想要在家庭、學校中更好地相處就需要孩子從小建立起規則意識。
各種各樣的規則都有不同的作用,如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規則,能夠引導孩子辨別生活中存在的危險,減少孩子意外的發生;懂得相處的規則,孩子能夠結識更多的朋友,讓孩子懂得關愛和得到愛。
不遵守規則可能會遭受傷害和譴責,甚至是失去生命,無視、漠視規則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翻牆進虎園被老虎咬死,去未開發區探險遇難,進深水區遊泳溺死等。
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給孩子立規矩至關重要,但家長總是一味地講道理是行不通的,那麼應該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呢?
首先,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為孩子包辦一切,獨立自理能力是孩子需要掌握的,要從小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如收拾書包、收拾房間、整理玩具等,慢慢地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其次,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想要提高孩子遵守規則的積極性,那麼就讓孩子參與到制定規則之中,能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規則,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成就感和責任心,他們也更願意地去按照規則做事。
最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我們不能總是要求孩子,我們自己也得按照規則去做,讓孩子有學習的模板,那麼他們也就會主動、願意去按照規則做事。
家長不要總想著孩子長大就會懂得守規矩,這是不現實的,從小抓起才是最重要的,只是需要家長多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引導孩子,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所以家長多用點心,讓孩子的成長少費點心。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