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學院學子抗「疫」群像:一線有需要 我們就出一份力

2021-01-08 未來網高校

2020年,北京農學院扛起了疫情大考的政治責任,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全力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全體北農人直面艱難、迎難而上,團結一心齊抗疫。全體北農人在各自崗位上,為抗擊疫情、守衛校園、推動學校發展貢獻著不凡力量。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一批北農學子主動請纓,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志願工作中。

看一下曾在一線抗「疫」的北農青年怎麼說。

黃景怡:

疫情剛開始爆發的時候,我就主動聯繫了一下社區的服務工作者們,表達了我想當志願者的意向。

楊霖:

今年過年的時候,全國的疫情正處於一種非常嚴峻的形勢。我的母親也是一名社區工作者,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在以前部隊的教導之下,我決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疫」的熱潮之中。

佳蘇爾·阿尼瓦爾:

疫情開始之後,我通過網絡平臺、電視新聞,充分了解到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剛好我們社區有個居民群,那上面發布了招募志願者的消息。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決定毅然決然地去報名,一定要好好幹好這份志願者的工作。

焦永洋:

我是從二月初進行志願活動的,一直堅持到五月份防疫站解封。在這個期間,我想的是,我有一個好的開始,就一定要有最好的結束,所以我一直堅守到了最後。

佳蘇爾·阿尼瓦爾:

大大小小差不多做了五百項志願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為所在轄區的幾百戶人家,為他們提供日常所需的用品。買大米、麵粉、油、肉,幫他們買水、買電、買菜、買牛奶,幫忙倒垃圾。為沒有收入來源和低保戶家庭,定時發放各種飲食,以保證他們的日常起居。

黃景怡:

疫情轉為三級的時候,小學開始複課,社區開展了第二課堂的一個公益組織。我是食品專業的,因為當時小學生也有在學習垃圾分類,我就從一個小學生能接受的、歡快的角度,來給他們講解垃圾分類。我的英語也還可以,輔導小學生是沒有問題的,也給他們講講英語啊,給他們擴展一些我比較喜歡的英文電影。

楊霖:

我是負責我們小區來往的車輛、人員的登記、體溫的測量以及防疫物資的發放。疫情剛開始的時候,防疫的設施也不是很完善。剛過完年,天氣也比較寒冷,我跟我的母親堅守在崗位上。也沒有帳篷,我們只能是多穿點衣服,守衛著來往的人員。

焦永洋:

疫情非常嚴重的時候,我們早晨五點就已經到崗了,到崗之後進行消殺工作。我們村有四千五百多人,開消毒車去消毒的話,需要一個多小時。有一次,當時是正值下雪,我和我們村的另一位青年志願者不想讓那些比我們年齡大的在那邊堅守,所以我倆幾乎堅守了整整一天。當時在屋內休息喝水的時候,整個羽絨服都已經溼掉了。

黃景怡:

在二、三月份的時候,北京突然降溫,風也很大,我的排班大多都在晚上,夜班,那會兒氣溫會比白天更低。有老奶奶,七、八點拿著熱牛奶,過來給我們送,因為都戴著口罩,奶奶就說:「也知道你們喝不了、用不了,就拿著先捂捂手」。

楊霖:

我記得在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有一個小區的居民出現了發熱現象,從症狀來說是近似病例。凌晨的兩、三點鐘吧,我和我母親就立即起床,到這個小區,對該住戶進行核實,並且送診。在這個路上也想,會不會很危險啊?會不會有被傳染的風險啊?但再一想,這個時候我們不上,那誰來上?

佳蘇爾·阿尼瓦爾:

有一戶人家都是兩位年邁的兩位老人,八十多歲的老爺爺身體患有疾病,需要服藥才能止痛。當時我拿上那個藥盒跑了好幾趟藥店,都沒有賣的。我實在沒有辦法,最終就通過社區的醫務人員,到市人民醫院,幫他去拿了這個藥品。我看到他感謝的那種眼神,我就感到特別自豪,正義感特別爆棚的那樣子。

黃景怡:

還有一次是有一個小男孩,看著也就像小學一年級那個樣子。過來拿一個小紙條,小手攥著,特別皺。上面就寫著說,「叔叔、阿姨們加油」。我們當時還吐槽來著,說我們明明是女大學生,還是花季少女,為什麼管我們叫阿姨。吐槽歸吐槽,但小孩這個行為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在那種周圍天氣比較冷,也比較黑的一個狀態下,真的就是有一種一束光突然打進來的那種感覺。

佳蘇爾·阿尼瓦爾:

三月初那會兒,我們那邊就開始解封了。在居民群裡面,所有人都表示了對我們志願者的慰問。看到那些話,心裡特別溫暖,感覺自己付出的都是正確的。

焦永洋:

我深深地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我們中國的抗「疫」一定會取得勝利。

楊霖: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也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覺得當代年輕人應該在祖國需要你的時候,勇敢地站出來,為咱們國家、為人民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年輕人一旦把責任擔當起來了,我們的國家也會強大起來,就沒有過不去的坎。(通訊員:北京農學院解展斌)

相關焦點

  • 《抗疫戰歌——來自一線的報告》舞臺情景報告劇劇本創作完成
    5月27日上午,《抗疫戰歌—來自一線的報告》舞臺情景報告劇劇本評審會在省社會主義學院舉行,主創團隊以專題報告、詩歌朗誦、情景表演、歌曲演唱等多藝術融合形式作了生動的劇情匯報。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文聯等相關部門領導及專家學者40餘人參加評審會。
  • 「蘿蔔哥」朱海洋:愛心蘿蔔送到抗「疫」一線
    「糧食和蔬菜供應是保民生的關鍵,公司時刻關注抗『疫』一線情況,看到各地時不時有蔬菜緊缺的消息,在與武漢、鄭州等地多方聯繫後,將基地的首批30噸蘿蔔捐贈給鄭州抗『疫』一線。」朱海洋說。  2月5日,鄭州的天空飄起了雪花,30噸愛心蘿蔔從鄢陵縣成功運抵這裡,並分發給了河南版的「小湯山醫院」——鄭州岐伯山醫院建設基地。
  • 「青鳥學子」同抗疫情 | 青春在戰「疫」一線閃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市上下人民的心,除了白衣天使、一線民警、交通衛士......返鄉在家的「青鳥學子」們,也在用屬於他們的方式,逆流而上,為戰「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電光學子戰「疫」先鋒
    自抗擊疫情的戰役開始,一直秉承「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精神的電光人中就湧現出了大批投身於抗疫志願工作的優秀學子。
  • 農學院黨委組織收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
    本網訊 9月4日上午,農學院黨委組織學院黨員和積極分子在會議室、實驗室、宿舍等不同地點觀看了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堅持正確導向 強化典禮育人」專題。本次微黨課由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航空大學四所高校聯合開講。
  • 北京歌劇舞劇院:以藝抗疫
    疫情期間各大院團通過一部又一部抗疫作品展現文藝工作者的戰「疫」力量,北京歌劇舞劇院也不例外,先後創作推出了《逆行的背影》《你的背影我的依靠》等多部音樂作品,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媒體平臺進行推送,廣受好評。
  • 【抗疫情小故事(十四)】關嶺:愛心理髮師上「門」為抗「疫」一線...
    【抗疫情小故事(十四)】關嶺:愛心理髮師上「門」為抗「疫」一線人員免費理髮 2020-02-16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董毅斌家庭:抗疫一線 伉儷同行
    清水縣人民醫院外三科副主任醫師董毅斌和清水縣人民醫院護士田麗就是這麼一對抗疫夫妻檔,他們在疫情期間雙雙奔赴在抗疫一線,救治患者,用責任和擔當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醫護人員的擔當。今年,他們家庭被評為全省最美抗疫家庭。「醫院裡的每一個醫護人員都守衛在抗疫一線,我們只做了自己份內的工作,沒有想到卻得到這麼高的榮譽。」12月初,當面對記者的採訪,董毅斌坦然地說。
  • 原創沙畫|致敬抗「疫」交通一線最美逆行者
    致敬抗「疫」交通一線最美逆行者新春佳節,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了千萬個家庭的團圓夢,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全國告急!這個特殊的時期,對於作為交通人的「公投人」來說,也在與時間賽跑。
  • 大學生當導演 拍抗疫微電影
    這部時長約5分鐘的影片以最樸實的方式記錄下了龍塘村抗疫一線最真實的一面,為曾經或仍舊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們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大學生義務拍攝,用影像記錄基層抗疫劉旭昊是一名大四學生,目前就讀於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專業。拍攝微電影是劉旭昊的個人愛好。受疫情影響,學校推遲開學,打算繼續讀研深造的劉旭昊只能待在家裡學習。
  • 【「藝起抗疫」】最美青春展示最強擔當(一)
    ,而今年年初疫情再次向我們襲來,多地相繼出現確診新冠病毒病例,且不斷有密切接觸者轉為確診。舉國之內,層層防控,萬眾一心,共同抗「疫」。白衣天使,負命出徵,全力支援疫區;各界英豪,投身一線,忠誠履行本職。藝術設計學院學子們,積極參與所在鄉、鎮、社區的抗「疫」志願隊伍,為國家的疫情能夠早日勝利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 平度交警抗「疫」一線暖心調崗 領導幹部替換奮鬥在「抗疫」一線的...
    半島記者 尹彥鑫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肺炎疫情命令以來,平度交警大隊群策群力迅速投入到抗「疫」的行動中來,全體幹警放棄休假全員在崗在位。2月8日恰逢傳統節日元宵節,為了在狠抓一線勤務不放鬆的同時給一線交警一個特殊的禮物,平度交警大隊進行了一次暖心的調崗。
  • 京劇MV、抗「疫」兒歌、網絡合唱,北京中小學生為愛發「聲」
    而演唱者卻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生,TA的背後有哪些故事?當疫情在全球肆虐時,居家學習的孩子用手機錄製了怎樣的作品,表達他們的大愛與期待?……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北京的中小學生如此為愛發「聲」!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
  • 西浦學子奏響林俊傑新歌聲援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寒假變得漫長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學子 以各種方式為戰「疫」加油提氣 今天再來看下西浦交響樂團的「聲援」視頻 長長的黑夜它到底還黯然多久
  • 《戰「疫」日記》:記錄一線最真實、生動、溫暖、感人的戰「疫」故事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致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各條戰線的同志們,《戰「疫」日記》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由光明日報社武漢一線報導組編寫,直擊一線,深度挖掘、全面闡述,用一篇篇生動、溫暖、感人的文字報導,跟進式展現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實場景,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勾勒出各行各業湧現在城市抗疫一線的英雄群像。為解讀各行各業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重要參考。
  • 90後英文教師 想為抗疫出份力
    三月,正當某些西方媒體罔顧事實,不斷醜化、抹黑中國之時,河南開封成龍學校青年教師劉欣製作的英文版戰「疫」短片登錄國內外視頻網站,希望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向全世界為中國正名。
  • 南京這群大學生為抗「疫」一線工作者子女提供線上公益家教...
    南航學子為狄欣語提供家教服務、暖心勉勵為積極響應團省委「子女守護計劃」的倡議,讓抗「疫」一線工作人員衝鋒在前時沒有後顧之憂。南京市浦口區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展合作,為醫護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等抗「疫」一線人員子女提供公開課堂、作業輔導、才藝指導等線上公益家教服務。
  • 美圖公司推出雲端畢業照 助力抗「疫」青年「雲」畢業
    北京理工大學VR雲端授予學位,華南理工大學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實現畢業生「雲入場」等特殊的高校畢業典禮引起了廣泛關注與討論。雖然隨著疫情的緩解,全國高校相繼舉行了線下畢業典禮,但絕大部分學子依然只能通過雲端的方式參與其中,與母校雲告別。「沒有拍畢業照」成為了多數未能返校的畢業生們最大的遺憾。
  • 嘉禾街這個音樂之家以藝抗「疫」登上央視啦!
    疫情來襲,他下沉社區志願服務並自創譜曲,以藝抗疫!,且通過以藝抗疫的方式為一線工作人員加油打氣的事跡,登上了央視平臺。「每天中午12點到2點到社區值守,因為這個時間段大家都去吃飯休息,是最缺人手的時候,我必須要前來支援,出一份力
  • 十個單元,繪就平民英雄群像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宣布定檔,9月29日起將於東方、江蘇、浙江、廣東、湖南、北京衛視播出,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同步播出。該劇取材於抗疫期間的真實故事,集結國內優秀編劇、導演等製作團隊,通過藝術化地加工,創作了十個單元故事,塑造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展現了中國人民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該劇也得到了湖北省委宣傳部、武漢市委宣傳部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