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金剛石手錶部件取得新突破

2020-12-24 科學網

論文標題:Precision mic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 single crystal diamond by 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

期刊: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作者:Adrien Toros, Marcell Kiss, Teodoro Graziosi, Hamed Sattari, Pascal Gallo & Niels Quack

發表時間:2018/6/18

數字識別碼: 10.1038/s41378-018-0014-5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8-018-0014-5?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JesGuo-Nature-Microsystems_and_Nanoengineering-Engineering-China&utm_campaign=NROAAJ_USG_JRCN_JG_Contenthighlight

在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下,研究人員發明了一項雕刻材料的新技術,用來構建微機械系統。其中最特別的部分,就是他們利用人造單晶金剛石生產出了一種極其微小的手錶部件。

金剛石質地堅硬,韌度十足,有很好的導熱性,並且高度透明,因此是很多機械設備和光學裝置的理想材料。但同時,要將金剛石進行微米級(千分之一毫米)的精確切割又十分具有挑戰性。在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Neils Quack教授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從人造單晶金剛石上雕刻出一個微機械手錶系統,即一隻直徑三毫米的擒縱輪和擒縱叉。

圖一:擒縱輪,人造金剛石制,寬3mm

「反應離子刻蝕」技術廣泛應用於計算機晶片領域,該團隊對這一技術作了改善,成功地將人造金剛石刻蝕成0.15毫米厚的三維形狀,比現存最厚的結構厚三倍。「我們正在逐漸靠近手錶行業的標準厚度,也就是0.2毫米。」Quack說道,「這項技術引起了行業內關注,目前我們正在和一個瑞士手錶公司洽談。我們認為金剛石可以減少摩擦,增加動力儲存,即延長手錶需要再次上發條的時間。不過這還只是個有待證實的假設。」在制表業,金剛石還有其他的優點:它具有透明度,可以進行上色,此外,金剛石的無磁性也正是當前市場高度追捧的屬性。

圖二:鑷子尖端一個直徑0.75mm的金剛石擒縱輪,下為一矽晶片,裝配過程中作為支架

圖三:一隻單晶人造金剛石制的手錶部件擒縱叉

工業專利

之前,由於離子(帶電原子)在電場加速時,不僅移動了選定位置的金剛石焊層,還侵蝕了規定目標形狀的膜層,「反應離子刻蝕」技術只能產生厚度為0.05毫米的結構。因此,所得結構的厚度受到膜層抗力和厚度的限制。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微電子學研究所一位名叫Adrien Toros的科研助手在不到半年時間內,發明了一種雙層膜,這種膜由一層鋁和一層二氧化矽構成,鋁層能很好地吸附金剛石,其外的二氧化矽層較厚,更能抵抗離子反應的影響。該項技術能加快刻蝕過程,實現幾近垂直的深入切割。

在Innosuisse(此前為CTI)的支持下,該團隊計劃同瑞士的人造金剛石生產商Lake Diamond合作,此前他們已經共同申請了一項專利。該公司的執行長Pascal Gallo透露:「在中期我們將利用這項技術進行微米級部件的精準生產和商業化,從而擴大我們的製造領域。」

此外還有另一個項目也在實施中,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從超純金剛石中製作光學元件,例如,熱成像過程中能在紅外光譜中進行操作的透鏡,以及工業切割所使用的雷射器件等。

Niels Quack說:「2015年我開始這項研究時,從未設想過這些工業應用。但是多虧了Gebert Rüf Stiftung基金會的支持,讓我們很快看到了項目的大好前景,然後成功地將其發展成實用的工業應用。於我而言,這完美地證明了基礎研究經常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應用,這對於工業領域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保持思維開放太重要了!」

這項研究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進行,受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的SNSF Professorship支持(這項基金計劃現已改為SNSF Eccellenza Professorial Fellowhips)。同時該項目也受到Gebert Rüf Stiftung基金會和位於伊韋爾東的Lake Diamond公司的支持,後者提供了人造單晶金剛石。該公司的執行長Pascal Gallo是論文的合著者。這些部件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微納米技術中心進行了裝配。

聯繫本文作者:

Prof. Niels Quack

Institut de microtechnique

EPFL

CH-1015 Lausanne

Tel.: +41 21 693 73 83, +41 78 604 76 54

E-mail niels.quack@epfl.ch

Web: http://q-lab.epfl.ch

相關連結:

圖一: 擒縱輪,人造金剛石制,寬3mm

圖二: 鑷子尖端一個直徑0.75mm的金剛石擒縱輪,下為一矽晶片,裝配過程中作為支架

圖三: 一隻單晶人造金剛石制的手錶部件擒縱叉

• 原博文連結:http://www.snf.ch/en/researchinFocus/newsroom/Pages/news-180618-press-release-diamond-watch-components.aspx

摘要:The outstanding material properties of single crystal diamond have been at the origin of the long-standing interest in its exploitation for engineering of high-performance micro- and nanosystems. In particular, the extreme mechanical hardness, the highest elastic modulus of any bulk material, low density, and the promise for low friction have spurred interest most notably for micro-mechanical and MEMS applications. While reactive ion etching of diamond has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precision structuring of freestanding mic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 single crystal diamond by 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 has hitherto remained elusive, related to limitations in the etch processes, such as the need of thick hard masks, micromasking effects, and limited etch rates. In this work, we report on an optimized reactive ion etching process of single crystal diamond overcoming several of these shortcomings at the same time, and present a robust and reliable method to produce fully released mic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 single crystal diamond. Using an optimized Al/SiO2 hard mask and a high-intensity oxygen plasma etch process, we obtain etch rates exceeding 30 µm/h and hard mask selectivity better than 1:50. We demonstrate fully freestanding micro-mechanical components for mechanical watches made of pure single crystal diamond. The components with a thickness of 150 µm are defined by lithography and 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 and exhibit sidewall angles of 82°–93° with surface roughness better than 200 nm rms, demonstrating the potential of this powerful technique for precision microstructuring of single crystal diamond.

閱讀論文全文,請訪問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8-018-0014-5?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JesGuo-Nature-Microsystems_and_Nanoengineering-Engineering-China&utm_campaign=NROAAJ_USG_JRCN_JG_Contenthighlight

期刊介紹: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is an online-only, open ac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publishing original research results and reviews on all aspects of Micro and Nan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from fundamental to applied research. The journal is published by Springer Nature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upported by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ansducer Technology.

2017 Journal Metrics:

Journal Impact Factor 5.071

Immediacy Index 0.92

Eigenfactor Score 0.001100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1.435

Rank 30/92 Nanoscience&Nanotechnology 3/61 Instrument & Instrumentation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比普通玻璃耐刮20倍,華米Amazfit智能手錶用上類金剛石鍍膜
    黃汪表示,這兩款Amazfit新品智能手錶在表鏡上採用成本不菲的類金剛石鍍膜工藝,在質感和強度上都要領先於同類產品。如何保護智能設備的屏幕是當代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也正因此才有了「祖傳貼膜」的業務。然而,比起手機這種大屏幕,在智能手錶這樣一塊小小的屏幕貼上一張膜,不僅會給手錶增加厚度,手錶外觀的觀感也會大大減分,讓手錶肉眼可見的變「醜」。
  • 超寬禁帶半導體金剛石功率電子學研究的新進展
    在後摩爾時代, 碳基電子學的發展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在納電子學領域, 以一維的碳納米管和二維的石墨烯為主的碳基納電子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而在功率電子學領域, 以終結半導體著稱的金剛石功率電子學的研究也呈現出勃勃生機, 展現出其將成為下一代功率電子學的潛力。
  • 燕山大學等多校合作合成兩倍於天然金剛石硬度的新材料
    近日,由燕山大學田永君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吉林大學馬琰銘教授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王雁賓教授合作,繼2013年合成出極硬納米孿晶立方氮化硼之後再次取得突破,在高溫高壓下成功合成出硬度兩倍於天然金剛石的納米孿晶結構金剛石塊材
  • 小料科普 | 多彩的人工晶體系列——金剛石
    系列一金剛石「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很多人認識金剛石,是從首飾開始的,但這僅僅是它的用途之一,遠不是全部。金剛石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是地球上發現的最堅硬物質,沒有之一。它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其它還有石墨、碳60、石墨烯、碳納米管等)。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10月14日,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在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固態量子體系是量子技術研究中最具前途的物理系統之一,並且在量子物理基礎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西安交通大學物理學院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團隊李蓬勃教授課題組通過開展金剛石NV center電子自旋和納米機械體系耦合的全量子理論研究,發現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理論方案——通過線性調製納米機械振子的徑度係數,可以放大機械模的零點漲落,進而直接增強自旋與聲子的耦合強度。研究結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新方法,自旋—聲子耦合強度以及虛激發聲子誘導的自旋間有效偶極—偶極相互作用可以被指數式增強。
  • 推薦之二:齒輪成型修整,高精度燒結金剛石滾輪_高效率
    齒輪成型修整,高精度燒結金剛石滾輪_高效率也正是因為這樣,中國才具有更大的潛力去只要更先進的武器,今天在這裡要介紹的就是洪家光自主研製的金剛石滾,它的精度已經達到了毫米,突破了中國在這方面的難題,今天和大家分享《打破西方技術封鎖,農村小夥打造航發金剛石滾,精度達0毫米》,看看中國小夥子的表現。
  • 潞安工程公司新型金剛石複合片鑽頭研發獲突破
    本報訊(記者陳暢 通訊員張明剛 左建榮)近日,由潞安工程公司研發的「平頂金剛石複合片鑽頭」經試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解決了多年來煤礦井下打鑽易出現的鑽頭崩片、斷翼的困擾,也為客戶降本增效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 第五屆國際碳材料大會暨產業展覽會 ——金剛石及碳基薄膜論壇
    01  背景  carbontech  金剛石,作為新材料的代表,集眾多閃光性能於一身。隨著培育鑽石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對新工藝和設備要求也更加苛刻,如何突破技術應用難點?如何拓寬消費市場,打破原有格局?未來發展趨勢又如何?另外,金剛石以其優異的的性能在消毒殺菌、健康醫療、發電儲能等領域大放光彩,成為研究熱點。此外,疫情也加速了通訊時代的步伐,對半導體和導熱散熱材料的需求日益突出,金剛石被譽為終極半導體,該如何抓住機遇與迎接挑戰?
  • 現貨供應,雙滾道金剛石滾輪-價格優勢
    現貨供應,雙滾道金剛石滾輪-價格優勢一旦葉片製造出現瑕疵,則可能導致飛機出現不可挽回的後果,突破葉片磨削用工具高精度超厚金剛石滾製造技術迫在眉睫。洪家光與團隊主動請纓,接下了加工某重點型號發動機核心葉片修正工具金剛石滾陰模工序的任務。
  • 華米Amazfit GTS 2智能手錶圖賞:3D曲面玻璃讓人一見傾心
    2020 年 9 月 22 日,華米科技在北京舉行 Amazfit 2020 秋季新品發布會,推出全新時尚智能手錶 Amazfit GTS 2。這是一款擁有全面健康監測功能,並融入時尚輕薄外觀的產品。在近期眾多的智能手錶新品中, Amazfit GTS 2 會是其中的顏值擔當。
  • 金剛石光學窗口相關元件的研究進展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 世界各國都開始將目光聚焦於新材料的研發與相關器件的製備。碳材料就是一種廣受關注的材料, 而其中的金剛石更是典型的代表。作為第三代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金剛石屬於典型的面心立方結構( 晶格常數為 0.357nm,鍵長為 0.154 nm, 鍵角為 109°28') ,具有 1. 77 × 1023 cm-2的原子密度, 是原子排列最緊密的材料。
  • 金剛石的化學合成
    金剛石卓越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作為鑽石的光彩閃爍形象吸引了眾多的科學家投入到金剛石的研究中。1772年,法國科學家 拉瓦錫燃燒金剛石發現產物中僅有二氧化碳,1796 年,英國科學家S. Tennant通過精確燃燒實驗首次進行了定量分析,證明了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異構體,從此人們總想實現「點碳成金剛石」的夢想。這就是金剛石合成的起因。
  • 高功率金剛石雷射技術研究進展
    CVD 工藝生長的金剛石則具有非常高的純度,近年來已經實現低應力雙折射的單晶金剛石生長,並有效推動了金剛石雷射器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麥考瑞大學 Antipov 等獲得了輸出功率 1.2 kW 的拉曼雷射,斜率效率高達 83%,至此金剛石拉曼雷射器的穩態功率已突破千瓦。
  • 金剛石鋸片選擇刀頭指南
    選擇刀頭指南(1)所謂刀頭即金剛石節塊,石材工藝鋸、切、磨、拋等工具,主要是利用金剛石特殊的高硬度、高強度和耐磨性能,而基體不過是金剛石鋸片的支撐體
  • 飛亞達手錶是什麼檔次,看看大家怎麼說
    據小編了解,飛亞達作為國內手錶行業的龍頭老大,繼承了中國的時鐘文化,精雕細刻,精益求精。其重視技術研發與新品研發,擁有多項國際國內領先技術。那麼,飛亞達手錶是什麼檔次呢?為此,小編採訪了下身邊了解過飛亞達的朋友,下面就來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 金剛石的形成和特徵
    金剛石是目前在地球上發現的眾多天然存在中最堅硬的物質,同時金剛石不是只有在地球才有產出,現發現在天體隕落的隕石中也有金剛石的生成態相。金剛石的用途非常廣泛,例如:工藝品和工業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溫、高壓下形成人造金剛石, 也是貴重寶石。中國也擁有製造金剛石的技術 。需要注意,石墨與金剛石物理性質完全不同。金剛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以無色的為特佳。
  • 金剛石滾輪是什麼?哪些行業能用到金剛石滾輪?
    金剛石滾輪定義金剛石滾輪,又稱為金剛石修整滾輪或金剛石滾輪修整器,是用於大批量成型磨削的砂輪修整工具,可高效代替單晶金剛石筆對砂輪進行修整,其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且加工出的零件表面質量和精度更高。金剛石滾輪分類l 電鍍金剛石滾輪l 燒結金剛石滾輪l CVD金剛石滾輪
  • 納米金剛石在生物醫學的應用
    現在的時代,既不是金屬材料時代,也不是高分子時代、新陶瓷時代、複合材料時代,而是依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開發和應用新型材料的新時代,這就是納米材料的時代。生物醫學材料是指具有特殊性能,用於人工器官、外科修復、理療康復、診斷、檢查、治療疾患等醫療、保健領域,而對人體組織、血液不致產生不良影響的材料。
  • 《妖怪手錶Medal Wars》事前登錄人數已突破100萬
    《妖怪手錶Medal Wars》事前登錄人數已突破100萬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9-02-20 分享到: 由Netmarble 與Level-5 共同開發的《妖怪手錶》新作手遊《妖怪手錶Medal Wars》(妖怪ウォッチメダルウォーズ) 由上年9 月開始事前登錄至今,官方宣布事前登錄人數已經突破100 萬了!
  • 智能手錶成為新一輪電子行情
    智能手錶成為新一輪電子行情 艾邦產業通 發表於 2020-12-23 09:08:07     繼TWS耳機後,智能手錶成為新一輪電子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