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記者 胡銳
人工智慧一秒鐘給你換張明星臉,三分鐘為你畫張素描,機器人現場舞刀弄槍、木雕……11月28日,以「創新引領、智造未來」為主題的2019湖南(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現場,黑科技頻亮相,院士專家齊助陣。
大會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省委網信辦、省工信廳、省科學技術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宣布大會開幕。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芮曉武,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出席開幕式。
本次大會涵蓋開幕峰會、主題論壇、專項活動、「湖湘杯」網絡安全大賽、展覽展示五項主要版塊,將持續至11月30日。
【現場】智能換臉、機器人三分鐘畫素描
「哇,一秒鐘變成了劉德華的臉。」在E1館的奇安信展臺,不少人聚集一起看工作人員是如何只花一秒鐘就為觀眾換一張明星臉的。「如果是用人臉識別來檢票,就有可能被渾水摸魚,家裡門鎖如果是人臉識別鎖,也可能因此被盜。」奇安信技術經理王勃表示,他們是想通過現場演示來告訴大家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如何防患。「從技術上來說,可是增加人臉識別系統中對眼球、臉紋路等方面的識別項,另外建議大家在使用人臉識別鎖、人臉支付時,同時增加聲控、數字等密碼。」
在不遠處,一臺為人現場做人物素描機器人同樣吸引不少觀眾排隊。先用數位相機拍照,然後將數據傳送至系統,機器人就開始在一張白紙上一筆一畫的勾勒起畫像。「用時三分鐘,畫的還蠻像的。」一名觀眾拿到機器人為其畫的素描時誇讚道。
「你看,這裡的機器人還會舞刀弄槍。」在長沙鵬聚機器人有限公司展臺,兩臺對立著的機器人手握長刀和戟正在「比武」,吸引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攝像。
據了解,本次大會搭建了前沿智造產品展示平臺,設有智能網聯館、智能裝備館、智能終端與產品館、安全可控技術與設備館4大主題展館,展示面積5.4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近400家,包括西門子、ABB、博世、施耐德、華為、聯想、中國電子、兵裝集團、中國中車、中電科等23家世界500強。
同時,包括工信部示範試點企業、知名獨角獸企業、行業領軍企業都前來參展,集中展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設備及整體解決方案、智能終端產品、網絡安全技術與設備、工業網際網路與雲平臺、5G與物聯網等領域最新產品與技術,凸顯網絡安全與智能製造「風向標」的行業引領作用。
【院士專家觀點】
智能製造的三大趨勢和三大挑戰
在傳統製造時期的數據沒那麼重要,主要靠工匠經驗,當進入自動化生產後,數據才開始越來越重要,而進入智能製造時代後,數據就變成製造的核心。智能製造的作用不僅僅是用機器人替代人工,不僅僅是提高某個企業的生產效率,而是能整合整個社會資源,提高社會的整體生產效率。
現在的網際網路只是手機、PC和網絡的連接,未來的物聯網將是物和物,人和人,人和物之間的連接,也就是萬物互聯。大數據,雲邊協同,5G將是智能製造發展的三大趨勢。同時,智能製造還存在數據安全、雲安全、場景安全三大挑戰。未來的安全一定是軟體定義,系統升級後通過軟體定義,可以解決很多的安全問題。
——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
中國網信領域總體技術和產業水平在世界上居第二
中國網信領域總體技術和產業水平在世界上居第二,僅次於美國。「長板」是網際網路應用和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短板」則是晶片和基礎軟體。中國網信技術和產業要堅持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並重,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一方面通過引進獲得核心技術已不可能,另一方面,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也更易進入市場,獲得發展壯大的機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期待未來更多創新的浪潮在長沙湧現
今天大多數機器人還都限制在工廠裡,執行著簡單重複性工作。然而一旦使用了人工智慧,相當於給機器人裝了眼睛和耳朵,它們可以像人和動物一樣感知周邊環境並進行互動,這樣機器就能完成以往需要人類負責的工作。可以確信的是,人工智慧會給傳統製造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在智能製造方面的項目上,相信長沙一定可以持續作為一個發展當中的經濟引擎。非常期待未來更多創新的浪潮在中國湖南長沙湧現,能夠帶來優秀高質量的產品,帶領他們走向全球。
——美國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與倫理學教授、《人工智慧時代》作者Jerry Kaplan(卡普蘭)
連結:四大展館都有啥可看?
11月28日,記者到注意到,本次的展覽集中四個館內。E1館——智能製造技術與設備館:以500強企業和國際企業為主,展示網絡安全和智能製造領域知名企業及其先進技術與產品;E2館——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館:以先進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為主,展示智能製造工業系統平臺體系、工業軟體、服務及服務供應商、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等;E3館——工業互聯與智能製造應用館:以智能製造的關鍵設備和技術為主,展示數控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數字製造與3D列印等;E4館——數字經濟與智能產品館:呼應網際網路+工業的發展方向和主題,展示包括自主可控和信息服務及產品、物聯網與雲計算、網絡安全服務及產品、5G通訊、大數據與數字經濟等。
給井蓋裝個「大腦」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可發5G信號、監測水質、播廣告、照明等 下個月5G通信井蓋將在長沙試點
給井蓋裝個「智慧大腦」,瞬間變身5G通信站的天線,不僅可發射5G信號,還能實時監測井下水質,播放廣告、提供夜間照明等。11月28日,記者在2019湖南(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的E1館A18展臺就看到這樣特別的井蓋。
「每個井蓋發射的5G信號,有效輻射半徑100米。」湖南金龍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監柏振榮介紹,該井蓋以球墨鑄鐵為本體,表面集成小型化天線輻射單元,不僅適應各類場景的5G信號覆蓋要求,而且相比其他類型天線,施工更簡單,後期維護更便利,從而可大大降低5G建設、維護成本。「下個月在長沙,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就有兩個試點項目將會用上它,另外還有重慶和杭州的客戶會前來洽談。」
據了解,智慧5G井蓋還可搭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物聯雲平臺,實時監測井蓋安全、盲區、地下水流等指標,並通過後臺系統對井蓋進行可視化維護,大大降低了井蓋遺失等。「你看,上面就是長沙某處汙水排口的實時數據。」柏振榮指著現場的大屏幕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物聯雲平臺已對長沙市五大汙水排口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發生水質超標,就會系統就會報警。
除了通信井蓋外,展臺上另一款智慧傳媒井蓋因可播放各種公益廣告,同樣也吸引不少觀眾前來圍觀。「還可加裝語音播報提示路人,實現人流量監測、夜晚自動照明等功能。」工作人員介紹,該井蓋採用LED、螢光等新材料與防滑藝術瓷磚、高強度玻璃結合,利用特質太陽能電熱板提供能量發光。
據介紹,該公司從事井蓋生產至今有20多年,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井蓋生產商。隨著智能製造的來臨,該公司於2017年開始轉型升級,進行智慧5G通信井蓋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新產品的研發費達2600多萬元,生產線的投入1.4億元。」柏振榮透露,今年他們的智慧井蓋產品收入增長速度達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