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年薪156萬錄用華中科大女博士姚婷引起廣泛關注,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她高中以前成績並不太冒尖,中考成績為2A4B,她和年薪201萬的張張霽一樣,都是通過自己的勤奮刻苦而逆襲的,這樣的榜樣更值得我們學習。
為何說在湖南長沙2A4B的中考成績並不突出呢,這就要說到長沙的中考制度——等第制。為了減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006年起,長沙市在全國率先開展中考制度改革,改變總分制,推行等第制,中考成績不再以分數呈現,六門學科以A、B、C、D、E五個等第形式呈現(目前正在改革)。
在這種等第制下,如果有1個C,其他科目哪怕全是A,也考不過6個B的學生,即使你的總分比6A高都不行。5A1C的成績不但上不了一類學校,也上不了二類學校,一般只能上第三批次錄取的學校,如果有1個D,基本上讀不了普高。按照錄取規則,排序為:6A>5A1B>4A2B>3A3B>2A4B>1A5B>6B……>5B1C>4A2C>……>6C>5A1D……
姚婷從小在長沙長大,是本地學生,她2008年參加長沙中考,正好趕上的是中考等第制。媒體報導姚婷中考成績為2A4B,總體成績處於較好的水平,但並沒有達到湖南師大附中、長沙一中、雅禮中學等名校的錄取要求,考進了同為湖南省首批示範性重點高中——周南中學。
自從進入周南中學,姚婷啟動了「開掛的人生」。2011年,她考入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9年前的計算機專業顯然沒有現在這麼火爆。值得一提的是,從周南中學考入華中科大並不容易,湖南考生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往往將本省的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作為第一選擇,而外省的第一選擇就是武漢大學和華中科大,畢竟是湖南、湖北相鄰,兩所高校的排名也很高,要考取華科在教育大省湖南的競爭激勵程度可想而知。
在華中科大,姚婷的優勢和特長得到了充分發揮,除了學業優秀外,她還參加一系列提升自己的活動,成為校園的風雲人物。
大一:加入辯論隊、學生會外聯部,參加校運動會長跑項目,參加各種中英文演講比賽,幾乎是學校各演講比賽冠亞軍;考英語四級。
大二:姚婷擔任學生會外聯部副部長;加入院系老師的實驗室,準備參加挑戰杯比賽;繼續參加中英文演講、辯論賽;計算機、英語考級;開始輔修第二專業英語對外翻譯;暑期支教。
大三:姚婷專注本專業和輔修專業學習;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組隊參加全國大學生物聯網大賽。
大四上:姚婷保研;輔修專業畢業考試;準備上海中級口譯資格證考試。
大四下:姚婷到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並行數據實驗室提前熟悉博士期間的研究工作,寫畢業論文。
考研時,她以本科階段的優異表現,獲得了直博五年(碩博連讀5年)的機會,讀的是華中科大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研究方向為新型存儲介質(NVM,SMR),資料庫和鍵值存儲系統,這也正是華為目前最需要的人才之一。
讀博期間,她敢於挑戰自己的短板,抓住各種研究課題、論文寫作、參加學術會議、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多次以第一作者在知名期刊發表論文。2017-2018年,姚婷在美國天普大學訪學;2019年10月-2020年1月,她在威騰電子日本研究院實習,任高級研究員;2018年、2019年,姚婷連續獲得國家獎學金。2019年9月,姚婷參加NCIS 2019優秀博士生論壇,2019年9月獲CCF存儲專委會卓越論文獎 。
姚婷高一班主任曹智力曾這樣評價她:學習上能刻苦鑽研,成績優秀,但你不愛言語,和同學的交往不多。另一位班主任老師這樣看好她:戴敬英,姚婷上進、自律、勤奮,也樂於鑽研;她非常有主見,對未來的規劃也非常清晰。
其實,「天才少年」、「天才少女」都不是天生的,姚婷始終在努力,不斷充電,在各個領域做到優秀,不斷改變和提升自己,集智慧與美麗於一身,為這樣的勵志博士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