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段時間讓萬千少女拋棄李澤言、周洛琪等美男子,魂牽夢繞的《旅行青蛙》嗎?雖然當時該遊戲只有日文版,但小夥伴們還是玩得不亦樂乎,為了照顧好自己家的蛙兒子、蛙女兒,各位蛙爸爸、蛙媽媽們不惜花費大量時間鑽研熱心網友整理出的「養蛙攻略」。現在,《旅行青蛙》的中國版本《旅行青蛙:中國之旅》終於來啦!
由阿里巴巴獨家發行的《旅行青蛙:中國之旅》已經正式開啟預約,小編幸運地獲得了內測資格提前進入遊戲先睹為快。這時肯定就會有許多小夥伴們來問格子,中國版的蛙兒子和日文版的有什麼不同嗎?接下來就讓我通過本次測評來為大家分析分析這兩個版本的相同和不同吧!
日文版《旅行青蛙》的設計初衷,網友們最初的猜想是設計者想通過這款遊戲激發起女性的母愛,促進生育,對此設計者也親自做出了回應,她表示:「青蛙在日本寓意著平安回家,以日本的社會風氣來說,養青蛙更像是在養丈夫。」這樣的設計初衷讓網友們大驚失色,以為是在養寶寶原來是在養老公!?其實我們也沒必要過於在意該遊戲的設計初衷,這只是設計者個人的想法,總體來說該遊戲的題材是「放任型」,你認為這隻青蛙該是什麼身份就是什麼身份,像小編就會把青蛙當成自己喜歡的愛豆來養。
作為《旅行青蛙:中國之旅》的發行商,阿里巴巴還是尊重了日本原版的設定,咱們可以理解為,在日本旅行完畢的青蛙首次踏出國門,繼續來到地大物博的中國開始它的新旅程。
既然是中國之旅,那青蛙肯定就不可能還住在日本的家裡了,我們就先來從居住環境上做個對比。來到中國的青蛙與在日本時的居住環境幾乎一樣,生活作息都在一座從外面看起來像山洞的房屋裡進行,房屋外面則是一座小庭院。與日本版的庭院相比,中國版的庭院處處都充滿了中國特有的古風氣息,北京本地人或者去過北京遊玩的小夥伴一定一眼就能看出來,房屋的門和窗戶都是北京四合院的風格,在庭院菜地旁邊還有一個外形類似中國瓷器的出水口,水順流而下澆灌著三葉草。
我們繼續進屋參觀,會發現房屋的格局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在房屋閣樓上,日本版的床在右側,而中國版的在左側,另外書桌旁紙筒裡所放置的捲紙上方的設計發生了變化,中國版的看上去像擺放著書法和國畫之類的。
在房屋一樓中國版多出了給青蛙做飯的地方,燒飯的灶臺、蒸糕點的爐子應有盡有,仔細看還有擺放碗筷的小桌子。雖然我們不能真正為青蛙下廚,但不得不說中國版的設計者為了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進去,是非常用心了~無論是屋外還是屋內的畫面,我個人感覺顏色上都比日本版的要明亮清晰一些,細節上處理得也恰到好處。
在音效上中國版與日本版一樣,循環播放著一首輕快活潑的樂曲。小編個人覺得中國版的可以在音效上尋求一些改變甚至突破,比如在庭院的時候背景樂是比較輕快的,在屋內的背景樂可以更換一下,換成一些比較緩慢抒情的。畢竟青蛙旅行回來以後很累,只會在屋內看書、寫字、吃飯、睡覺,換成一首抒情的樂曲是否更符合情景一些呢?
原本小編以為中國版的玩法會與日本版的有些不同,沒想到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完美還原。主要玩法就是在庭院裡收集三葉草、招待青蛙夥伴、收郵件、給青蛙準備行李,然後就是耐心等待蛙兒子、蛙女兒回家,可以說是相當佛系了。每每收到蛙兒子給我帶回來的特產或者寄回來的明信片,心裡總會暖暖的。而明信片上的風景從日本的景點變成了中國的故宮、長城……心中竟也會有莫名的驕傲,燃燒吧,我的中國心!
在食物和出行裝備上,中國版的本土化創新就十分明顯了。蛋包飯、包子、豆腐等中國的特有美食將出現在商店當中,看上去真的讓人非常有食慾,這隻青蛙來到中國以後肯定整天禁不住美食的誘惑,胡吃海喝,怕是能長到200斤。在出行裝備上有著圍巾、竹筒、葫蘆、紙傘等,看來這是要讓青蛙來場穿越,回到中國古代感受一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呀!
雖然遊戲玩法上變化不大,但依然可以牢牢地抓住你的心。青蛙什麼時候出門,今天出不出門,全部都是隨機的,基本上有80%的時間它都不在家。如果你母愛泛濫的話估計會被這隻蛙活活急死,整天茶不思飯不想就在琢磨著這隻調皮的蛙什麼時候能回家~與其他養成遊戲相比,旅行青蛙不是一個「電子寵物」,不是根據我們的設定來走的,它更像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性格和行事主張,我們無法左右它的行為。小編猜想遊戲的設計者是不是也想藉此表達,人類不該一味憑著自己的欲望和競爭欲去操控動物或者說家裡所養的寵物呢?因為它們也有著自己獨立的思維,它們也與人類一樣應當擁有自由,而旅行青蛙就是這樣一個「樂天派」。
關於《旅行青蛙:中國之旅》的試玩,小編就先對比到這裡,總而言之,這是一次成功的繼承與創新,雖然整體風格、遊戲玩法都變化不大,但是旅遊景點、食品、特產、禮物等物件全部刷新,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以跟著蛙兒子遊遍中國!不知道蛙兒子會在中國交到哪些好朋友呢?腦洞大開的我可是十分期待大熊貓的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