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天內清潔一個國家:來自斯洛維尼亞的報告

2020-12-11 澎湃新聞

【編者按】

這份報告是從斯洛維尼亞語翻譯成英語,再翻譯成中文的,為的就是將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廣泛地分享給決定參加9月15日中國「世界清潔日」的夥伴。報告完成於2011年,詳細記錄了2010年斯洛維尼亞「清潔日」發起和完成的經過。為何人們需要在一天內共同行動起來,清潔自己周圍環境內的「非法垃圾堆」?這樣做能產生怎樣的效果?標註地圖是什麼?本文節選了報告中的一部分,為國內致力於垃圾控制的個人及組織提供參考。

面對一個很大的困難時,我們經常會感到無力,然後漸漸陷入絕望,覺得我們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個人的力量相對於問題的解決來說太渺小。當那些熱愛自然的人們看到一個個新出現的非法垃圾堆點(野垃圾堆場)時,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沮喪。在斯洛維尼亞有很多這樣的垃圾點。根據數據統計,它們的數量接近5萬個,有將近兩百萬立方米的垃圾堆在那無人問津——這個數量和斯洛維尼亞的人口相當。

顯然,為此我們必須做些什麼。不僅僅是因為那些垃圾堆看起來令人煩躁,乃至惶恐,也因為在地下蓄水層和水道上(斯洛維尼亞公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的數千噸危險廢物對我們的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人們遇到重大問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放棄,對它置之不理或者去尋找一個替罪羊。我們習慣於指責政府並要求他們快速解決問題。更多的時候,這都是我們懶惰,退縮的藉口。不幸的是,問題還在持續變大。

「讓我們在一天之內清潔斯洛維尼亞」(後文簡稱「斯洛維尼亞清潔日」)這個項目的誕生,緣於我們對目前垃圾場的現狀的認知,一種強烈的想改變它的願望;也來自於那些決心採取行動而不是絕望等待的少數人的雄心壯志。

我們意識到在一天內清潔斯洛維尼亞將面臨巨量且艱難的工作,但我們清楚的知道,只有這樣做才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一開始我們就設置了以下這些非常高的目標:

在2010年4月17日前招募至少20萬名志願者,這將是斯洛維尼亞迄今為止最大的環保項目;

創建第一個註冊資料庫和國家聯動的地圖,用於收集非法垃圾點的位置信息;

從自然環境中清理出至少2萬噸的垃圾;

提高公眾意識,教育公眾,強化公眾對垃圾的態度。

我們面臨的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雖然志願者的圈子在一天天變大。幾個月後,就已經聚集超過一千個人,我們一步步地努力以確保達成預定目標。這個項目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面向所有願意參與和幫助我們的人開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吸引了全斯洛維尼亞的城市,所有大型公益組織、協會、工會、公司以及政府機關加入這個項目。他們不僅支持這個項目還邀請更多人們加入;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接手組織性工作、幫忙定位非法垃圾堆的位置。

非法垃圾點地圖的繪製是所有工作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即使通過嚴謹而複雜的協調,幾千名志願者還是遠遠不夠。冬天太漫長了,看起來我們並不能在這麼短時的時間內完成標註任務(冬天下雪不能工作)。儘管如此,2010年4月初,我們還是成功的繪製了1萬多個非法垃圾點的地圖。我們創建了一張斯洛維尼亞的公共互動地圖,讓成千上萬的志願者把它們(垃圾點)集中記錄在上面。

總地圖上顯示的非法垃圾點

清潔日之後,垃圾點數據還在持續更新,截止2010年9月底,有11754個非法垃圾點,超過50萬立方米的垃圾登記在冊。通過更新和補充,資料庫還將持續發展。未來,我們期待通過資料庫(大數據)的應用來簡化檢查員的工作,為非法垃圾傾倒的預防提供更合理的資金支持,同時也為未來志願者的組織、管理和其他的清潔活動提供便利。

為了確保清潔活動的高度參與性,我們做了大範圍、高強度的宣傳。我們組織圓桌會議,專業的社交活動,新聞發布會,頻繁的媒體曝光率和發表文章。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斯洛維尼亞清潔活動在媒體出現了超過2000次。

為了清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必須確保良好後勤支持:我們設計並張貼海報、發放傳單、垃圾袋和手套;我們確定了2000多個志願者集合點(備註:志願者到附近的集合點,領取物料和任務)和150多個垃圾收集點,並與垃管理公司達成協議;為了清潔日那一天的到來,我們還設置了總部通訊辦公室和新聞中心。

戶外撿拾

4月17日「清潔日」到來時,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12萬名志願者在網際網路上註冊報名,這麼高的參與率出乎了我們的預料,但我們依舊沒奢望活動會如此成功!這次活動有超過27萬名志願者參加,比斯洛維尼亞總人口的13.5%還多。在7個城市中,參與人數超過了30%,這意味著這些城市中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捲起袖子去收集垃圾。

所有人都加入了這次行動:市政服務公司轉運垃圾,並承擔了運輸費用;市政府承擔了垃圾回收和填埋場垃圾處理的費用,並在協助當地活動的進行;很多公司都提供了數百輛卡車,在活動幾天內一直幫助運送垃圾;斯洛維尼亞武裝部隊和警察也動員了數千名志願者;還有學校,幼兒園,協會,家庭……很多公司的員工開始清理自身周圍產生的垃圾場,並把垃圾運到垃圾收集點。媒體通過公布清潔行動籌備和執行過程幫我們做宣傳,吸引公眾的關注;在斯洛維尼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民間項目得到媒體如此大的關注。這次清潔行動清晰表明了斯洛維尼亞人對垃圾的態度——他們願意去改變它。

活動後,我們收到了許多來信,表達了對我們組織清潔行動的感激之情。人們心存感激,因為他們意識到這次行動不僅清理了環境,同時也淨化了他們的心靈和彼此之間的關係,因為他們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團結在一起。當一個國家團結起來,去做一些真正有必要的事情,那就一定會成功,儘管周邊充斥著大量的消極情緒。

在這樣一個巨大而高強度的志願活動中,各種失誤和不確定性不可避免,因此,我們同樣也會有受到一些批評和指責。雖然我們用盡全力去改正,想把這個活動做到最好。我們的工作是無私的,沒有任何報酬,我們中的很多人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還多,我們從來沒有奢望每件事都能100%的完美和專業。然而,回顧活動全程,雖然這是一個比較匆忙的志願者活動,我們認為這個項目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專業水準。我們要感謝成千上萬的志願者們——他們沒有問為什麼,就那麼簡單加入,然後承擔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一邊前進一邊學習。

「斯洛維尼亞清潔日」這個項目最終證明:如果普通大眾以這種積極的方式組織和團結起來,就可以帶來巨大的正面的改變。我們應該擺脫對政府為我們做什麼的期待和依賴,我們可以自己去思考,去行動,我們團結在一起去建設一個更好的世界,這並不是很難。我們對自己的責任和影響力有清楚的認知,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子孫後代。

在一天內清潔斯洛維尼亞,這可能嗎?

在斯洛維尼亞,每年都有超過300次的各種清理活動。他們的結果確實令人振奮,但他們沒有得到應得的認可,而且他們在媒體上的存在感太弱了。所以這種深刻而永久的環保意識並沒有被公眾獲取到。當同樣的一群人在不斷的重複清潔這個動作的同時,很多人還在漫不經心的把垃圾丟到這個我們共享的自然裡。

在一天內,實時公布斯洛維尼亞所有的清潔活動所達到的集聚效應,已經超過了至今所有單個活動的影響力總和。類似的清理活動在這一天之後並沒有停止——他們為了這些目標繼續奮鬥:到2020年,斯洛維尼亞的所有非法垃圾場都將被根除,到2030年,斯洛維尼亞將成為一個零廢棄國家。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整個斯洛維尼亞社會的通力合作,還需要採用歐洲和世界先進的原材料使用和垃圾處理方法。

開會討論

在我們開始組織斯洛維尼亞清潔日這個活動時,我們忐忑地向外界宣布:要聚集超過2萬名志願者,在一天內清潔斯洛維尼亞。不幸的是,我們得到大多是猶豫和質疑,而非正面鼓勵與支持。但我們的團隊堅信這是可以做到的,事實證明我們是對的。志願者隊伍很快速從25人增長到1000多人,最後一個月的時候,擴張到了1萬人。我們不能給出確切的志願者人數,但我們估計至少有27萬人參加這次行動。

團隊和整個項目都進展極快。從第一次會議說要做這件事情到清潔日,僅用了七個半月的時間。這一時期的所有重要事件都列在項目的時間表中。

我們的第一個靈感來自於愛沙尼亞在YouTube上發表的一個五分鐘視頻。我們將它作為我們項目介紹的開場,向其它組織,公司和其他群體發表演講。這個視頻完美的詮釋了我們項目的可操作性,因為另一個國家已經成功完成了。

從一開始,愛沙尼亞團隊就快速響應一大堆問題,與我們分享他們項目的詳細清單,他們還邀請我們參加「國家清潔日」主題國際會議。

塔林會議

會議於2010年1月22日至24日在塔林舉行,有來自九個國家六十多名與會者。其中三個國家,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已經完成了他們的清理活動;超過三個國家計劃在2010年做這件事。葡萄牙在3月20日,斯洛維尼亞在4月17日,羅馬尼亞在9月25日分別成功完成了清潔日的活動。

愛沙尼亞團隊是歐洲(和世界各地)所有清理活動的重要支持中心,這些活動的組織方式印證了同一個原則:很多人在一天內清理效果比起幾個人清潔幾年更要好。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愛沙尼亞團隊從來沒有把他們的想法強加給他人;他們用案例來來引導並邀請其他國家做同樣的事情。當地的組織者可以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他們的策略。

創新推動清潔日

斯洛維尼亞團隊是一個偉大的創新團隊,因為我們用一些很好的新方案升級了愛沙尼亞的初始模式。為了避免參與者認為清理垃圾堆太費力或者很危險,我們將活動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清理垃圾堆,第二部分是清理路邊、學校和住宅區的垃圾;一些志願者甚至清理了山林、河邊、湖泊和海洋裡的垃圾,潛水員清理了河底或湖底的垃圾,探洞者清理了很多洞穴。

創建垃圾堆的登記資料庫(垃圾點信息)應用了很多資源:已存在有關垃圾堆的數據,斯洛維尼亞公民的舉報信息,由斯洛維尼亞林業局提供的報告以及系統的兩步驟製圖方法。第一步是在互動網際網路地圖Geopedia上搜索可能存在的非法垃圾堆;第二步是現場確認垃圾堆存在,並順帶在路途中發現一些垃圾堆。有三分之一垃圾堆信息都是由斯洛維尼亞林業局的護林員登記的。

孩子們在學習怎樣分類收集垃圾

另一個創新點是通過專業的宣傳活動來提高公眾意識。我們以生態出行的方式參訪了斯洛維尼亞十四個較大的城鎮,通過遊戲和漫畫寓教於樂地來教育孩子。在圓桌會議上與主管部門討論了關於垃圾處理的各種問題,試圖找到最合理的解決方案。我們組織的時尚秀展現了廢棄物的用途和審美價值。許多報刊上的文章讓越來越多的讀者意識到垃圾問題,廣播和電視臺一直在做持續報導。GFK公司做的民意調查顯示,99%斯洛維尼亞公民聽說過這個項目,第一次大多都是通過電視聽到。

幫助理解垃圾分類的小遊戲Smetris

到12月底,這個項目得到了廣泛支持。當時新建的Facebook共享群在一個多星期裡吸引了1萬人加入。

那個時候,這個項目在媒體上很少被報導,但人們已經備受鼓舞了,所以當我們在一月中旬推出活動網站的時候,我們在短短幾天內吸引了幾千名瀏覽者。在清潔日的最後一周,5萬多個訪客瀏覽我們的網站。2010年1月12日,第一次新聞發布會,有許多合作夥伴和媒體代表參加,引起大量關注。

多媒體巴士

我們為項目取了新的名字,做了新的平面設計以區別於愛沙尼亞的活動。其他國家用了愛沙尼亞的logo,還有一些國家用了同樣的名字——Let’s do it!,從愛沙尼亞翻譯過來的大致意思是:讓我們一起做不可能的事情! 斯洛維尼亞人對使用外國名字比較敏感。然後我們就很自然地使用了——「讓我們在一天內清潔斯洛維尼亞吧!」到12月,這個項目已經廣為人知了,我們和一個通訊公司籤署了協議,他們為我們設計了logo。Logo是一棵以一隻張開的手為主幹的樹的形象。

愛沙尼亞的項目籌款比我們做得好。愛沙尼亞團隊不僅僅籌集了項目的費用,而且還可以支付五個全職員工的最低工資。我們剛剛夠項目的費用,所有工作人員都是沒有薪酬的。積極的一面是這意味著這個活動是100%自願的,樹立了一個好的公眾形象;比較糟糕的是對於工作人員本身,經過七個月的辛勤工作,我們中的一些人和老闆鬧矛盾了,一些人花了大部分的積蓄,乃至花光了,甚至有人為此負債。

到了三月份,全國21個城市團隊加入進來。遵循愛沙尼亞的慣例,我們和斯洛維尼亞武裝部隊組織了一場試點清潔活動。這個試驗性活動,和我們已經做過的一些小型清理活動,有助於我們制定更好的後勤計劃,提高了我們對困難的認知,也意識到要在幾天內清理數千噸垃圾,分散收集和運輸的重要性。

12月份的一次試點清潔活動

在項目組織過程中,我們發現最開始提供幫助的人中只有5%的人真正做好了組織活動的準備。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來解釋這一點,很多人都不主動,但另一方面反映了核心協調團隊缺乏領導力和經驗。

大部分工作都分擔在我們這個少於20人的核心團隊成員身上,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甚至1整天。幸運的是,我們基本上完成了所有設定的目標。

以下是我們完成的事情:

人際間的傳播:吸納每一個人,傳播積極的正能量,提供簡單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尋找罪魁禍首;

強力聯合政府、機關部門、公眾行政部門、市政單位、公共服務公司、武裝部隊和警察以及各種非政府組織、研究所、工會和協會、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和私營公司;

邀請在斯洛維尼亞境內所有的清理項目參與春天的清潔活動;

通過意識提升和環保教育的活動,提升公眾對垃圾處理的意識,同時讓更多人知道清潔日這件事;

將大量學校和幼兒園納入到項目中來,是一種提升可持續的垃圾處理意識的方法;

非常主動地去調查並推動非法垃圾堆和垃圾回收相關法律的形成;

向政府和公司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推動他們採用更生態的指標,提供環境友好型產品和服務;

在政府層面,開展各種圍繞環境問題的活動,並引導他們進行討論;

組織公眾項目結項儀式(慶功會)感謝所有參與的志願者對我們的支持和信任;

創建一個新的小組(想法的寶庫),繼續收集信息、建議和組織志願者。

【後兩條是活動結束之後做的事情】

這些僅是我們所做的主要的事情;把所有活動列出來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斯洛維尼亞公民為這個項目提供了超過200萬小時的志願服務時間。

持續的效應

4月17日這一天充滿了幹勁和感恩,混亂和問題出現的比預期要少很多。我們都穿著胸前印有「斯洛維尼亞清潔日」字樣的T恤,背後印了slogan「我背後的一切都很乾淨!」(斯洛維尼亞語的短語有多層意思,包括:「我一切都很乾淨!」「為了一切都乾淨所以一切都會幹淨!「我經過的地方一切都很乾淨!」)我們在盧布爾雅那斯洛維尼亞會議中心大本營集合。

我們成立了通訊辦公室和新聞中心協助志願者執行項目並收集各城市參加人數的信息。早上九點鐘,我們準備好了一切,然後開始工作;每個集合點的協調員開始分發袋子和手套,然後分配志願者到選定的垃圾點去做清理。

網路系統中,從斯洛維尼亞所有城市匯攏過來的資料顯示每一分鐘都有新的志願者加入;每一輪數量的增長(以萬為一輪)都會引來一陣歡呼,特別是當數量超過20萬並持續增長的時候。

我們很高興收到許多來自政治、體育、藝術、文化和經濟領域的重要參與者的反饋。十五人的視頻拍攝小組在全國所有地區進行活動的記錄拍攝,最終形成了長達數小時的視頻內容。 Mangart工作室出了一個信息豐富的小視頻,並籌備拍攝一部長的紀錄片來記錄這次行動。 下午5點,新聞發布會現場,我們正式宣布清理活動的成功,有超過25萬人參加。 我們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

攝影比賽中的獲獎照片 MarjanaPape 圖

這次活動所產生的效果是可以在書面報告裡得以呈現的,但不能百分百呈現的是這次活動的精神—— 熱情,刺激(挑戰),快樂,堅持,信任和信心。 2010年4月17日將被大多數組織者和參與者奉為生活中最閃亮(榮耀)的一天。它是改變的一天,是社會變革的一天,是團結和信任覺醒的一天。 用斯洛維尼亞旅遊協會會長Dominik S的話來說就是——「精神突破的日子」,因為在過去二十年裡,所有的清理工作都是同一群人參與;斯洛維尼亞林業局局長Jot Jaka說—— 「這是斯洛維尼亞道德最值得敬仰的一天」。

世界清潔日歷史沿革圖

【延伸閱讀】世界清潔日的由來

這個行動起源於歐洲,2008年愛沙尼亞的Let’s Do It.動員了4萬人,用一天的時間清理了他們的國家,讓公眾看到垃圾,讓人與人之前建立連結,並推動整個國家往零廢棄社會前進,這是這一行動的意義所在。這一行之有效的行動模式,很快影響到周邊的國家,2010年春天,斯洛維尼亞在一天內動員了27萬人參與清理,2016年,已經有113個國家參與到這一規模宏大的環保行動中去。

Let’s Do It. World一直在致力於影響全球更多國家加入到這一行動中,2018年9月15日被命名之為2018世界清潔日(World Cleanup Day),希望能有150個國家在同一天進行清潔。

「撿拾中國」希望能用1至3年時間,影響並推動中國100萬人,用一天的時間清潔我們的地球家園,向地球致敬,並為建設美麗中國奉獻出每個人的力量。

相關焦點

  • Slovenija斯洛維尼亞——以愛命名國家
    斯洛維尼亞的英文名稱為Slovenija,國名中帶著「love」,從中就能感受到這個國度濃濃的愛意。而生活在這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南歐小國的國民,也確實可以稱的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斯洛維尼亞不僅自然風光美如畫,而且國家靠聰明智慧遊走在大國夾縫之間,始終使居民生活安全穩定,水平也遠遠高於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其它國家。
  • 斯洛維尼亞成為第一個宣布疫情結束的歐洲國家
    圖片來源:CNBC據CNBC消息,當地時間周五,斯洛維尼亞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證實,該國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結束。此前,斯洛維尼亞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得出結論稱:「所有指標都表明,新冠病毒在人口中的傳播速度正在放緩。」
  • 緊挨義大利,斯洛維尼亞為何能率先宣布疫情結束?
    圖片來源:谷歌地圖從地理位置上看,斯洛維尼亞處於一個易遭傳染的高危地帶:被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包圍。但與義大利等國相比,斯洛維尼亞的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據Indexmudi數據,該國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20%,55歲到64歲佔14.26%,超過41.7%人口為25到54歲的中青年。
  • 移民斯洛維尼亞常見問題解答
    1991年之前,是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6月獨立,2004年加入歐盟,2007年加入歐元和申根區。盧布爾雅那是斯洛維尼亞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亦是最大的工業城市。盧布爾雅那有著名的盧布爾雅那城堡和老城內許多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的中世紀建築。即使在市中心,也很容易親近自然。
  • 實地考察分享-走進最真實的斯洛維尼亞(內附多張圖片)
    2019年聖誕節前夕,歐笙投資海外總監道全陪同客戶去到斯洛維尼亞考察,下面我們就跟隨道全的鏡頭走進斯洛維尼亞。出發—從中國如何飛到斯洛維尼亞歐洲幾大首都都有中轉:德國慕尼黑,法國巴黎,奧地利維也納,尼德蘭阿姆斯特丹,英國倫敦(Gatewick),土耳其伊斯坦堡,俄羅斯莫斯科,波蘭華沙等都可以從國內直飛過去,然後中轉。一般來說全程14~16小時(包括轉機)就可以完成。到達—斯洛維尼亞機場申根境內是沒有任何邊境的。
  • 到斯洛維尼亞 改變人生的旅程
    在斯洛維尼亞的大學中,老師不會將內容贅述。因此,有些如企業財務這樣的困難科目,許多學生並沒有完全理解。後來,我才驚訝地發現,一些當地學生非常努力,花了很多額外的時間在圖書館學習,積極參加課堂討論,並提出一些有時不在書中的問題!我開始明白,為什麼許多學生獲得優異的成績,而另一方面,許多學生卻未如理想。原來,關鍵是自己!
  • 斯洛維尼亞, 義大利之旅
    我們進入國家公園的下一站是一個叫博欽吉的小聚居地,但是我們必須在博欽吉湖停下來拍照。 這是滑雪國家,事實上有一列火車通過一條24公裡長的隧道把你和你的車帶到滑雪場。在博欽吉,我們參觀了阿爾卑斯山奶牛場博物館,了解了阿爾卑斯山牧民的傳統奶酪製作歷史。
  • 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 斯洛維尼亞珍寶展隆重開幕!
    而斯洛維尼亞對於中國人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國家。它位於中歐南部,毗鄰阿爾卑斯山,緊鄰義大利。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一個站在歐洲十字路口的魅力國度。這是斯洛維尼亞珍寶第一次來到中國,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性質的文化盛舉。
  • 史伯楊:喜歡摩登、活力的上海,也歡迎中國遊客到斯洛維尼亞體驗...
    與之前不同的是,近幾年中國遊客不僅僅只熱衷於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這些歐洲國家,也將觸角伸向了更小眾的其他歐洲國家,並尋求不一樣的旅遊體驗。在這一升級版的歐洲遊發展趨勢中,與奧地利、義大利、克羅埃西亞等接壤的斯洛維尼亞,也成為受益目的地之一。 斯洛維尼亞是一個怎樣的目的地?有哪些不一樣的旅遊資源?會為吸引中國遊客推出哪些便利措施?
  • 斯洛維尼亞珍寶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展出
    三秦都市報-三期網訊 近日,為期六個月的《歐洲十字路口的印記————斯洛維尼亞珍寶展》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開展。據悉,這是斯洛維尼亞珍寶第一次來到中國展出。
  • 《中國煤炭清潔利用》英文報告在美國發布
    中國香港民間智庫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當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新聞中心發布《中國煤炭清潔利用》英文報告。這一報告收集、整理、翻譯了中國多位學界、業界專家對中國發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意見和看法,系統介紹了清潔煤炭技術未來在中國的推廣及面臨的挑戰。報告稱,中國經歷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亟需調整,以應對來自環境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多方面的挑戰。
  • 「世外桃源」斯洛維尼亞
    斯洛維尼亞地處中歐南部,2萬餘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上集中了阿爾卑斯山脈巍峨的雪峰、地中海碧藍的海水、潘諾尼亞平原童話般的村野小鎮和氣勢不凡的喀斯特高原。公元7世紀時,第一個斯洛維尼亞人國家在這裡發展成型,隨後日耳曼文明、拉丁文明與斯拉夫文明匯聚於此。若說斯洛維尼亞是歐洲文化的「熔爐」,那麼首都盧布爾雅那就是熔爐中冶煉出的精華。
  • 中歐「龍計劃」合作第四期2019年度國際學術交流會在斯洛維尼亞...
    2019年6月25日,由中國科技部和歐洲空間局共同主辦、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和歐洲空間局對地觀測部共同承辦的中歐「龍計劃」合作第四期2019年度國際學術交流會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市隆重舉行。國家遙感中心王琦安主任、中國駐斯洛維尼亞大使館袁克華參贊、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歐洲空間局對地觀測部Maurice Borgeaud主任、歐洲空間局國際關係部Karl Bergquist先生、斯洛維尼亞經濟發展和技術部國務秘書Ales Cantarutti先生以及參加「龍計劃」的中歐雙方科學家近200名代表等出席會議。
  • 斯洛維尼亞移民優勢介紹
    斯洛維尼亞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西南與義大利接壤,東、南與亞得裡亞海接壤,東北與克羅埃西亞、北與匈牙利、北與奧地利為鄰。斯洛維尼亞是歐洲發達國家,人均GDP在東南歐經濟轉型國家中排名第一。它是世貿組織的創始成員之一、歐盟成員、北約成員、DECD成員和歐洲申根國家成員。
  • 苟仲文會見義大利和斯洛維尼亞奧委會主席 - 國家體育總局
    苟仲文會見義大利和斯洛維尼亞奧委會主席 發布時間:2020-08-31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馮蕾 軋學超 字體:
  • 曾經團結如一家,瞬間就支離破碎,斯洛維尼亞「十日戰爭」的背後
    有著"巴爾幹強人"之稱的狄托元帥不幸辭世,國家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接著席捲世界的經濟停滯,使得南斯拉夫的經濟逐漸走向崩潰的邊緣,而80年代末的"東歐劇變",更是令社會出現動蕩,民族與獨立情緒大幅增長且一發不可收拾。1990年1月20日,南斯拉夫第14屆共產主義者聯盟會議(下圖)在貝爾格勒召開。面對混亂的國際和國內局勢,本次會議意圖十分明顯,就是為了鞏固各加盟國的情誼和團結。
  • 斯洛維尼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57例 將關閉所有教育機構
    【來源:央視新聞】據斯洛維尼亞衛生部消息,截止到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2點,斯洛維尼亞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57例,當地時間10日下午2點至11日下午2點,斯洛維尼亞新增23例,這是自斯洛維尼亞出現疫情以來單日增幅最大的一天。
  • 上海世博會:「斯洛維尼亞之聲」唱響上海(圖)
    市民冒雨欣賞音樂會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尹牧、王牧、曲慧斌、趙波、於希):24日是上海世博會斯洛維尼亞國家館日,作為最重要的館日活動之一,當晚,由斯洛維尼亞頂級樂手組成的著名樂團「斯洛維尼亞之聲」在上海靜安寺廣場舉辦了以「老民歌的新旋律」為主題的廣場音樂會,為上海市民獻上了這一遙遠國度的美妙音樂。
  • 斯洛維尼亞:中小學開學複課
    9月1日,斯洛維尼亞中小學開學複課。新華社記者彭立軍攝影報導↑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家長接孩子放學。↑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家長接孩子放學。↑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家長接孩子放學。↑學生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的校園內打籃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斯洛維尼亞HADRIAETAU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原標題:斯洛維尼亞HADRIAETAU作為合作共贏促進者和貢獻者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網訊 (郭俊魁)近日,斯洛維尼亞HADRIAE TAU公司作為國際諮詢和協助公司和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SRCIC)新成會員,參與「一帶一路」懇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