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新添一所附屬醫院,這是安徽醫科大學第15所附屬醫院

2020-12-12 研途我陪你

安徽醫科大學是安徽省辦學歷史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學校前身是1926年始創於上海的東南醫科大學,1949年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懷遠。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學校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第一批綜合改革試點學校。

安徽醫科大學現有15所附屬醫院,其中直屬醫院6所分別為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附屬口腔醫院、附屬巢湖醫院和附屬阜陽醫院;非直屬醫院9所分別為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附屬合肥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附屬安慶醫院(安慶市立醫院)、附屬六安醫院(六安市人民醫院)、附屬婦幼保健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附屬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附屬心理醫院(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和附屬宿州醫院(宿州市立醫院)。

宿州市立醫院誕生於1913年,前身是美國基督教會創辦的民愛醫院。宿州市立醫院分為老院南區、市立醫院西區分院和兒童醫院三部分,設置床位2000餘張。南區位於宿州市老城區中心地帶,開放床位1600張,提供內、外、婦、兒全方位的綜合性醫療服務;西區位於政務中心,開放床位近200張,主要提供中醫和康復醫療服務。

北區建設床位3000張(目前已局部投入使用,主要提供兒科、全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及腫瘤科醫療服務),完全投入使用後將是皖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醫療服務場所。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宿州市立醫院現已成為宿州市唯一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公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7月30日上午,在宿州舉行安徽醫科大學與宿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院籤約揭牌儀式。籤約揭牌儀式上安徽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宣讀《關於同意宿州市立醫院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批覆》文件,雙方籤署《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徽醫科大學共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院協議》。

此次舉行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院籤約揭牌儀式,標誌著安徽醫科大學與宿州市立醫院雙方深化合作、實現共贏、共謀發展的新篇章,雙方將整合自身優勢,利用臨床醫學院等建設平臺,在醫學教育、人才培育、科學研究等多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促進雙方在醫學教育、人才培育、科學研究等多方面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相關焦點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新添一所附屬醫院,是該校第14所附屬醫院
    為優化山東省高等教育發展布局,山東省委省政府實施科教融合改革,整合泰山醫學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等資源組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經教育部評審批覆,2019年2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正式成立,同時掛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牌子。
  • 南京醫科大學新添2所附屬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達28所
    1993年,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學校建有江寧校區、五臺校區以及康達學院連雲港校區。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4個、3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學校設有19個學院(包含康達學院),擁有28所附屬醫院和1所附屬疾控中心。
  • 南京醫科大學新添一所附屬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現有28所附屬醫院,這28所附屬醫院有14所附屬醫院在南京市、5所附屬醫院在無錫市、3所附屬醫院在蘇州市、2所附屬醫院在常州市、1所附屬醫院在淮安市、1所附屬醫院在宿遷市、3所附屬醫院在新疆地區,其中在宿遷市的附屬醫院是近日南京醫科大學新添的附屬醫院。
  • 安徽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大力援建附屬阜陽醫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對於患者來說,他們最看重的是專家的診療水平。7 月9 日,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阜陽院區)將正式開診。
  • 宿州市立醫院掛牌安徽醫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院揭牌2020-07-31 12:53: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合肥7月31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郭勇 程焱 毛麗娟)安徽醫科大學與宿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院30日揭牌。
  • 校地合作: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校地合作: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1-01-02 18:37 來源:澎湃新聞 安徽醫科大學近日與安慶市人民政府籤約共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肥高新院區開診
    10月16日上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肥高新院區開診儀式在高新區舉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衛國,省政協副主席趙韓,團省委書記李紅及省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席並為高新院區開診揭牌。省衛計委主任於德志,合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韓冰出席並講話。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通臺胞就診綠色通道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通臺胞就診綠色通道 2012年05月09日 09: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愛心捐贈公告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月26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接受社會愛心捐贈公告,內容如下: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為省級定點醫院,誓要築起守護人民健康的防護線!
  •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
    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春節期間,安徽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的醫務工作者輪值無休,春節的每一天,都不過是醫務人員平常又不尋常的工作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績溪路門診(含科教樓門診),除夕到大年初二(1月24日-1月26日)皮膚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兒科、燒傷科、普外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安排門診醫師,其餘科室擴大急診。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研創新引領技術進步
    本期「最美醫聲」有幸邀請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章志國副主任,下面請他帶我們深入了解近年中心日新月異的發展與進步。 1. 科室發展:行業領先,科研精尖——區域性生殖醫學中心的擔當與貢獻
  •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將帶動皖北地區醫療水平上升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將帶動皖北地區醫療水平上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對於阜陽這個超千萬人口的大市來說,醫療衛生資源供需面臨挑戰。值得關注的是,在安徽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中,阜陽被定位為區域醫療次中心,而7月9日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阜陽院區)的「誕生」,將帶動阜陽乃至皖北地區醫療水平再上新臺階。
  • 南京醫科大學再添一所附屬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是江蘇省重點建設的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獲評A+,位列全國第一,並且該校已經有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等9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其中,臨床醫學已經進入千分之一!現場9月14日,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更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宿遷第一人民醫院,正式納入南醫大附屬醫院行列,這也為宿遷市醫療水平的進步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原總務處處長受審
    安徽網滁州消息 11月27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原總務處處長賈某輝受賄罪一案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琅琊區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曹靜平擔任審判長,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濤出庭支持公訴。滁州市紀委監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交通警察支隊、市菸草專賣局工作人員等90餘人參加旁聽。
  • 2020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招聘遞補擬錄取名單公示
    2020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招聘遞補擬錄取名單公示 2020-09-25 15:27:16|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2020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招聘擬錄取人員名單公示(第二批)
    2020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招聘擬錄取人員名單公示(第二批) 2020-08-11 15:50:45|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安徽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新院區)8月26日正式開診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對於合肥新站區的居民來說,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將可以就近多一個好選擇。安徽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新院區)將於8月26日正式開診運營。
  • 安徽最強的兩所醫科大學,一個安徽醫科大學,一個安徽中醫藥大學
    說到安徽醫科類的大學,不得不提安徽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在全國醫學類大學中,可以稱得上名次的大學的。然而安徽還有一所大學在全國中醫藥大學中可以稱得上主流大學。今天港生小編就帶領大家認識一下這兩所具有悠久歷史底蘊的大學吧!
  • 2021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臨床藥師培訓招生6人簡章
    2021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臨床藥師培訓招生6人簡章 2020-12-17 15:50:28|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2020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招聘119人公告
    為做好2020年度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人才公開招聘工作,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2號)和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安徽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的通知》(皖人社發〔2010〕78號)規定,現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原則(一)堅持面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