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一篇名叫《別問我是誰》的文章,令我十分感動。
文章主要講了:有一個人因為鄰裡宅基地糾紛,他失手打死人後潛逃了。他流亡一個月後,他進入了一家醫院中的一間病房。病房中的一位只有換心臟才能延續生命的小女孩,她給了饑寒交迫的他兩包酸奶和3塊錢,這讓他十分感動。天亮後,他去自首了,並撒謊說,多年前的兇殺案也是他幹的,好讓警察判他死刑,給小女孩捐獻心臟。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十分感動。文章中的他為了能給這位小女孩捐獻心臟,撒了謊,被判死刑。原本他可以不用死的,但是他為了小女孩能健康地活著他義無反顧地捐獻了自已的生命。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會毀了他的一生嗎?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會失去最寶貴的生命嗎?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會讓他家人很傷心嗎?不,他知道,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但是,他為了那個曾經在他最痛苦、最無助的時候給予他幫助的小女孩,他顧不了那麼多了。他雖然失去了生命,但是卻換來了小女孩健康的生活。他是多麼是偉大啊!
生活中,我也有聽說過類似的事例。有一次一個不小心殺了人的通緝犯來到了一家橘子店前,那時候店裡只有一個小女孩。正當飢腸轆轆的他不知怎麼辦時,那個小女孩遞給了他一個橘子。以後他每次來那個小女孩都會給他一個橘子,而他也知道了小女孩的貧困。於是他特意讓小女孩舉報了他,並讓小女孩得了一大筆的獎金,而他則一輩子都在監獄中度過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被文章中的他深深地打動了,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好人有好報。
假期裡,我讀了許多小故事,不過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那篇《那個叫高歌的小破孩兒》。
高暢在七歲那年遭遇了一場車禍,七歲以前,她有個幸福的家庭。在她昏迷不醒時,媽媽懷孕了。爸爸媽媽卻不管還在昏迷不醒的自己把弟弟高歌生了下來。醒來後,高暢幾乎毫髮無損,但她的生活,卻悄悄地發生了變化。他們的生活因為這一場車禍變得貧窮,高暢覺得,弟弟高歌只是以前的自己的代替品,所以對高歌很不友好。高暢每一次出門,高歌都會跟著高暢,他說,姐姐小時候就是因為過馬路不小心猜出的車禍,所以他要保護姐姐。那一刻,儘管高暢怎麼跟自己說並沒有被感動,但眼角卻還是泛出了點點淚花。幾年後的一天,高歌在街上被車撞死了,得知消息的那一瞬間,高暢連忙跑去醫院,這時她才知道,原來自己是有多麼愛他的弟弟高歌,自己卻連一聲謝謝都從沒對他說,內心追悔莫及。
高暢,高歌,這一對被命運緊扣在一起的姐弟。明明覺得那只是自己的代替品,他卻緊緊的保護著你,小心翼翼地不讓你受到傷害,無怨無悔的叫了自己那麼多年「姐姐」,自己卻不好好珍惜,直到失去了才想挽回,可惜,已經太晚了。
看完這個故事後,我被高歌的默默奉獻以及愛給感動了。他用小小的身軀去保護著對他並不用好的姐姐,無怨無悔了叫了她那麼多年「姐姐」也不求回報,令我感動不已。相信看完故事的你也會和我一樣的感動。
《伊索寓言故事》這本書蘊藏著很多大道理,使我受益匪淺。裡面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故事,分別有哲學、勵志、感恩……故事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教會了我做人處事的方法。、
其中,《狐狸和葡萄》令我印象深刻:從前,有一隻自以為是的狐狸來到了一個山坡上,發現那竟是一大片誘人的葡萄園。狐狸挺直了身體去摘葡萄,可怎麼也夠不著,於是它接二連三地嘗試,可每次都屢戰屢敗,最後,它自我解嘲道,葡萄是青的,肯定是酸澀的。從那以後,狐狸再也沒有回來過了。
生活中,我常常會犯和著狐狸一樣的錯誤。在我學騎自行車還沒有熟練地掌握技巧時,常常會因為害怕而不敢騎自行車,爸爸媽媽一再地鼓勵我,而我仍不斷找藉口,要不說地面太凹凸了,要不說人太多了,要不說座位太高了……這樣的結果一味地縱容自己,使我到現在還不敢騎自行車。但我讀了這個故事後,找到了自身的原因:我不應該找藉口,這樣就沒有突破自己的可能,而放棄一些我喜歡的東西。所以我以後遇到生活上的困難,都會克服心裡的恐懼。
有些人,常常為自己做不成的事情找藉口,我們千萬不要成為這樣掩耳盜鈴的人。
假期裡,我在林老師的推薦下,細細地閱讀了林海音先生的作品《城南舊事》。
作者以回憶的方式,把小時候的自己寫成文中的主角小英子,以一個小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覆雜的世界,讓我感覺宛如冬日般的陽光一樣溫暖,愜意。
讀完這本書,惠安館裡的「瘋子 」秀貞讓我觸動。秀貞天天掛念著的,被人抱走的「小桂子」妞兒;草地裡的賊、蘭姨娘、宋媽……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活靈活現起來。
最令我感動的,是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其中一段話: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辭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這歌詞唱出了我們的心聲——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但我們又是多麼懼怕呀!明年的今天,我們已是初一的中學生。
當我們回到小學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麼高大,多麼帥氣或柔美,老師們總會永遠拿我們當作孩子看待的!好多人都隨著長大沒了影兒,我們童年的回憶是否也會一跟著塊兒沒了影兒呢?
作者在離開小學,告別童年的這天,想到了許許多多感觸很深的事情,想起了宋媽回老家時對她說「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想起了「蹲在草地裡的那個人說,等到你小學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想起了「蘭姨娘對她說: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想起了她童年裡出現的每一個人,想起了她的童年中的每一件事。
看到這一段話時,作為一名六年級學生的我,在和班上的同學相處的六年時間裡的片斷如同放電影般呈現,或是爭吵的小彆扭,或是快樂的時光,當然這裡面也有不少的感動。看!學校的操場上,我們在一起進行大課間活動,男生們在打籃球,女生們則坐在一邊看書,聊天;
在自習課上,趁著老師沒來,我們在窗戶外照進來的陽光下,聊天,做作業,聽著隔壁同學講的笑話無所顧忌的大笑;放學後的值日,那個同學要「偷跑」時編造出來的搞笑謊言…….這難忘的一幕幕,一想到要和朝夕相處了六年的同學們分開,那不舍之情便湧上心頭。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 《城南舊事》,帶給了我一整個假期的感動,你是否也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