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與傳播中心。人口密度居臺灣省第一位。臺北歷史悠久,歷史遺蹟眾多,以臺北為中心與周邊市鎮所連接而成臺北都會區,是臺灣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其作為臺北都會區的發展核心,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公司、企業、銀行、商店均總部設在這裡 。
臺北車站
臺北車站,位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中正區,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管轄的特等站,也是臺灣高速鐵路北端起訖點站 ,為三鐵共構(地鐵、臺鐵、高鐵)車站。
臺北車站為地上六層(每層樓約3000坪) 、地下四層建築,站場規模為4臺9線。臺北車站(第四代站房)建築主體系仿中式傳統建築設計,其屋頂採單簷廡殿頂,建築中央並設有天井。
臺北車站(第四代站房)主體建築地址為臺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位於北平西路,承德路、市民大道(鄭州路)與公園路所包圍的區塊,其他周邊主要道路包括忠孝西路、中山北路等。車站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平面與地下停車場;南側為「站前廣場」。
車站一樓大廳東、西、南、北各有三個出入口。地下一樓為穿堂層,北側與中山地下街、臺北地下街連通;南側與誠品捷運商場、新世界購物中心連通。臺鐵月臺層位於地下二樓,共有四個島式月臺,九線軌道(其中的二個月臺,四線軌道為臺灣高速鐵路使用)。
臺北車站(捷運)代碼為R13/BL7,地址為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1段49號。紅線與藍線車站分別位於車站主體建築的東側(公園路)與南側(忠孝西路)。由於紅、藍線月臺層間並未重疊,因此必須經由地下第二層的穿堂層前往轉乘另一路線;紅線車站北端,地下第三層的穿堂層亦設有臺鐵的簡易售票處與剪票口,方便相互轉乘;桃園捷運機場線(車站代碼為A1)與捷運紅、藍線間的轉乘,則以站外轉乘方式處理。
臺北捷運板南線、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的二個島式月臺分別位於地下第三、四層;地下第二層則為進、出站與兩路線間轉乘穿堂層;地下第一層與誠品捷運商場連通,並有8個出入口;西側與站前地下街、臺北新世界購物中心連通。
桃園捷運機場線車站位於車站西側停車場以西地,月臺位於地下第三層,並設置電動步道,連通車站主體建築地下第一層(穿堂層) 。
桃園捷運機場線於2017年3月2日正式開通,往返臺北車站與中壢車站,沿途經過新莊、林口、桃機、桃園高鐵等23站。
臺北車站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臺灣高速鐵路、臺北捷運藍線與紅線的鐵路車站,不但是臺灣最繁忙的車站之一,也是大臺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每日進出人數達40萬人次以上。此外,臺北車站曾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淡水線的端點站。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捷運也將以臺北車站為端點站,連接市區與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臺北車站是臺鐵、高鐵、臺北捷運「三鐵共構」的車站,加上緊鄰的公路客運樞紐「臺北轉運站」,構成全臺最大的交通樞紐。
重慶市作為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擁有5座大型火車站
上海市都有哪些火車站?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