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僅僅是因為謠言,就造成整條企業經營鏈條的癱瘓,那只能說明公司目前的運營模式是脆弱的。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傑 杭州攝影報導
每經記者 徐傑 杭州攝影報導
昨日(4月20日),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路34號的「佰惠拓」商城總部門店緊閉。不久前,該商城旗下自營門店剛剛發生了 「擠兌」潮,店內貨物被搶購一空。而這一切都源於網絡瘋傳的一則消息——佰惠拓公司的老闆跑路了,消費卡無法使用了。
「聽到這些消息,市民拿著消費卡去搶購,供貨商也不敢補貨,導致整個公司系統突然陷入癱瘓。」坐在偌大而又雜亂的辦公室內,「佰惠拓」商城總部一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描述當時發生的事情。
記者獲悉,佰惠拓「消費卡」連鎖商城的運營主體為杭州佰惠拓商貿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有6年。有市場聲音認為,假如僅僅是因為謠言,就造成整條企業經營鏈條的癱瘓,那只能說明公司目前的運營模式是脆弱的,甚至是錯誤的。
目前公司旗下13家自營門店暫停營業,此前佰惠拓有90多家合作商戶已暫停使用其消費卡。
佰惠拓的悲傷:發生了「擠兌潮」
4月20日,杭州市蕭山區人民路34號,蕭山區城廂工商所西側的「佰惠拓」商城總部門店緊閉,不時有市民駐足。透過卷閘門看,商場內貨物擺設較為混亂。
據《蕭山日報》2月19日頭版《佰惠拓引發「擠兌」潮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報導稱,由於佰惠拓消費卡在區內多數商城突然無法使用,近兩天,佰惠拓自營門店發生了「擠兌」潮,店內貨物被搶購一空。
同時,基於已發生的「擠兌」潮,為了維持社會正常秩序以及保障消費者人身安全,佰惠拓旗下的13家自營門店昨日已經全部暫停營業;同時,此前佰惠拓有90多家合作商戶,目前佰惠拓消費卡暫時也無法在這些合作商戶店中使用。
上述報導還指出,這一切都源於網絡瘋傳的一則消息——佰惠拓商貿有限公司老闆跑了。據報導記者援引佰惠拓處獲悉,公司老闆沈某並沒有跑路,人在蕭山,正處理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
上述消息使恐慌情緒迅速蔓延,許多持卡市民趕往佰惠拓自有超市搶購兌現,迫使佰惠拓關門。
記者在現場看到,佰惠拓商城已暫停營業,在門口貼著一張由杭州佰惠拓商貿有限公司4月17日發出的公告,上面寫著:由於受近期社會謠傳影響,造成超市內人員擁擠,無法正常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在佰惠拓出現「癱瘓」前,已隱現資金緊張的前兆。
其官網稱,2014年3月5日下午,佰惠拓舉行2014年度工作會議,公司總經理沈惠林還以 「以必勝的信心、用積極的姿態和冷靜的方式去戰勝目前的困難」為題作了工作報告。提出了新一年工作的目標任務,重點包括: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實現經營的良性循環;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支付各種款項;想辦法爭取增加貸款;積極向政府部門申請其他政策上的支持等。
記者注意到,日前,在佰惠拓商城總部,除了消費卡持卡人外,還有一些供貨商前來討要貨款,這些供貨商反映,這些貨款都是去年的,甚至有些是更長時間的。在公司副總經理沈雄偉的辦公室不時傳出有關結算的爭吵聲音。
沈雄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婉拒採訪稱,目前公司已由政府接手了,所以現在不方面回答。
消費者的疑惑:錢都去哪兒了?
工商註冊信息顯示,杭州佰惠拓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9月份,公司註冊資本為500萬,投資人包括張小魚和沈惠林兩個自然人。與此同時,2012年9月份,沈惠林還成立了另外一家名為杭州佰惠拓名潮實業連鎖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投資人為杭州佰惠拓商貿有限公司和張小魚。
「剛開始主要是有很多直營店,爾後慢慢變為加盟店,公司主要是管理」,上述佰惠拓商城總部公司高管稱表示,公司人數最多時有260多人,現在大概只有20多個人。
對於其經營模式,佰惠拓商城官網稱,以「電子商務+實體超市」的全新模式,實現了網上與網下、傳統與現代、有形與無形的有機結合,打造了一個「線上線下」並行的24小時「購物圈」。
有市場聲音認為,假如僅僅是因為謠言,就造成整條企業經營鏈條的癱瘓,那只能說明公司目前的運營模式是脆弱的,甚至是錯誤的。
有佰惠拓商城消費卡持卡人向記者稱,佰惠拓消費卡在蕭山區的生活消費有很大的滲透力,幾乎80%的蕭山人都有使用到,「幾乎下面每個鄉鎮都有加盟店」,大到百貨公司,小到路邊水果店,「大潤發等超市都可以使用,相當於一張市民卡」。
中國特許經營、連鎖經營知名專家、中國政法大學特許經營研究中心李維華對此向記者表示,這種模式可能相當於異業聯盟,聯合不同行業的商家,發揮各自優勢,在公平競爭、合理經營的原則下,資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這種模式十幾年就曾出現過,並不是創新。
李維華同時提醒,對於消費者而言,這種儲蓄型的消費卡具有一定的資金安全風險。
不少持卡人也對其資金流向產生了疑問,一位戚姓當地市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他的不解,一方面這些消費卡都賣給了市民消費者,原來的直營店也賣掉了,但是這些供貨商的貨款又沒有結算,這些資金都去哪兒了?
據浙江省電視臺報導稱,目前,杭州蕭山區政府已經介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