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半載,這半年,資本奔赴海外,在「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下縱深全球;這半年,資本捨棄了傳統產業,湧向科技創新領域;這半年,隨著人民幣被納入SDR、滬港通深港通機制不斷完善、A股被納入MSCI,投資渠道不斷拓寬,資本的中國格局漸被全球投資者關注。
近期,在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並主辦「21世紀國際財經峰會2017年會」活動中,富途證券憑藉過去在網際網路證券行業的深耕細作,摘得「2017年度金融科技金帆獎」桂冠!
這是富途證券第二年受邀出席峰會,富途董事張杰在本次「科技如何改變金融「圓桌對話中分享了富途在金融科技的實踐歷程與優勢,下面內容部分採自本次圓桌對話。
要改變行業,先改變理念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金融科技變成特別時髦的詞,但我們知道,從富途誕生的第一天起,我們便決定用網際網路思維來打造自己。
金融科技的話題,在富途其實是反過來理解的,我們是網際網路科技在前面的,因為我們一直認為是做金融業務的網際網路公司,金融科技在我們這裡叫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和金融的理解傳統意義上相背的。網際網路是信息透明的,傳統業務是賺不透明的錢。
我們希望把中間不透明的環節去掉,而不僅僅是做金融傳統的業務。
在金融科技裡面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慧上來講,有些公司做了探索,有些公司繼續觀察,大家看的券商行業裡面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不局限於零售業,包括資管業務等等。金融科技對行業的衝擊,實質上是理念的衝擊。
網際網路思維培育券商新能力
未來的競爭可能會出現在流量入口上,能夠抓住更多用戶的心,能夠讓用戶產生黏性和依賴性,循環反覆的時候非常大的,考慮的不單單是單點的問題或者滿足一類客戶應用的問題,而是考慮在未來,怎麼樣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券商做核心依據是把數據連接起來。
內容的數據、資訊的數據、機構用戶的數據,怎麼能夠挖掘數據,把數據價值發揮到最大?
它們可以支持金融營銷,可以支持產品運營,甚至可以支持未來的商業洞察——去做精準的營銷,產品的迭代,服務水平的能力建設方向。這個領域裡面,金融科技不單單是一種技術,我們的服務理念和對技術駕馭能力的提升,以客戶提升反饋的結果做提升。
人工智慧現在很熱,是我們服務用戶的一塊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大數據是核心底層,有了這些,我們可以做到包括輔助用戶去做選股,智能客服,智慧機器人研究員等等,這是我們的數據核心服務。
另外一塊我們把資訊融入到社區社交中。資訊是帶有引擎和標籤的資訊,大家談千人千面,其實很多概念是這麼一回事,真正運作的時候是需要一個體系的運作,將數據打通、拉直,短期內有價值,長期能促進質的提升。
因需極致,所以自研
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希望我們的用戶知道,富途的生產系統和管理系統都是自主研發,做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是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用戶在體驗上的極致追求。
由用戶提出來驅動,用戶提出什麼需求來,我們會在下一版做迭代。我們是行業第一個做金融雲的,能夠提供高速穩定的金融交易體驗服務。我們交易的速度是0.0037秒,在港交所也是最快的。我們還因客戶的需求也是客戶第一個是提供API量化交易接口。
在安全上,我們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多種場景不同的安全保護。而在這些實踐過程中的挑戰有一個歷史難題:傳統金融一直以來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問題,叫割韭菜。
科技金融更多的是讓客戶防範風險,在我們的風控當中,如果客戶去交易,它所不匹配風險的時候我們會提示它的。中國是一個散戶更多的市場,大部分用戶是沒有投資方法的,也就是說它的投資風險承受能力是隨著市場波動而波動。
如果不可能讓用戶在一個預訂好的風險裡面,那波動的因素是什麼?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因為我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有的產品都是自研的,我們希望通過一些模型和方式來探索這樣的一個解決方案。
未來,富途的網際網路思維指導路徑依舊不會變——我們始終相信用戶。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