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至19日,首屆伏牛山大學生音樂節成功舉辦。本屆音樂節作為南陽職業學院品牌推廣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南職人深感重任在肩,壓力巨大。在為期3天的音樂節活動中,為把首屆伏牛山大學生音樂節辦成「西峽特色、專業水平、高校風採」的文化藝術盛會,南陽職業學院在人力、物力、財力、策劃、組織、運轉等方面,竭盡全力辦好音樂節,為努力建設學院品牌,提升中原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這是一套組圖,在拍照的時候,董事長對我說了很多語重心長的話。一枚貝殼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將無數的沙粒轉化成一粒並不規則的珍珠,雨後的彩虹綻放剎那的美麗卻要積聚無數的水汽。如果把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麼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奪目的珍珠和美麗的彩虹。因為見過《黃昏》晚霞的美麗,所以更期待明天早上的晨曦!
首屆伏牛山大學生音樂節的項目,是2018年1月4日構想,2018年3月學院領導研究決定的一場大型活動。其承載的文化和精神意義已經超出了一個簡單的音樂節所帶給人們的快樂。尤其是年齡在25歲左右的年輕人,熱愛生活,永遠激情,卻又被現代城市生活的快節奏所束縛。渴望自由,追逐生命狂歡的他們同樣能也在追逐精神上的一種狂歡與放鬆。伏牛山大學生音樂節在各地的循環辦展,給當地城市帶來了非同凡響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音樂節除了好的音樂內容外,下一屆希望能提供一些使觀眾獲得更好體驗的服務。比如邀請電影人現場放映電影並開展講座,文化沙龍和市集等。積極的探索新的適合音樂節的發展方式,對於青少年來說,音樂節更像一次大型的派對,除了精彩的演出,更重要的是放鬆身心達到平衡。當前音樂節的發展已經開始出現了細分領域的發展態勢,音樂節的受眾開始表現為音樂愛好者與音樂休閒愛好者的融合。人們除了對好品質的音樂、完善的設施有要求外,更希望能夠和同伴一起,在節假日通過音樂節完成一次休閒的、精神的釋放。除此之外,許多音樂節開始在旅遊城市舉辦,將旅遊文化和音樂相互結合,這樣受眾就不再僅僅是喜歡音樂的年輕人,而是擴展到了喜愛休閒娛樂活動的更廣泛的群體,西峽恰恰合適。細分領域的出現還體現在出現了更為趣味的音樂節形式比如長跑音樂節,這使得音樂節的形式更加多樣化。這樣精心打造的音樂節細分市場一旦打出了品質和風格,其未來不可小覷。很多城市也開始將音樂節與城市風格相互結合,打造以城市為主題的音樂節新風貌。
一個音樂節想要盈利,主要需要依靠門票收入、贊助收入、消費收入三個方面。很多音樂節已經開始更多關注周邊產品的售賣,比如T恤、徽章等。對於國內音樂節來說,品牌和形象打造也是至關重要的,更多的學習國外優秀音樂節的經驗,同時與本地特色相互結合,打造音樂節品牌是音樂節組織者們共同的目標。一場好的音樂節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其作用是巨大的,重視音樂節在城市中的作用,尋求商家的合作更能夠達到共贏的局面。人們希望政府在音樂節上出臺更多相應的政策,扶持優秀的音樂節項目,同時設立相應的市場規則,讓音樂產業取得良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