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關乎孩子的一切問題,是做父母的最放在心尖上的,父母常常因為孩子不爭氣、不聽話、不懂事而感到無奈。父母可能情急之下會口不擇言,說出一些看似平常實際卻殺傷力十足的話語,久而久之,往往就成了教育孩子的「口頭禪」。
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她獨特而尖銳的見解。她發現很多人的行為都和孩童時期的成長環境、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由父母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李玫瑾教授提醒所有的中國父母,處理孩子問題時,有三句話最好少說,不然這些話會導致「兩敗俱傷」的結局。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而且刺痛孩子幼小的心靈的同時,也劃傷了父母,暴露了自身教育的無能。
一:「你真笨,不如XX家的孩子」
時間久了,孩子會產生根深蒂固的印象,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真的如父母說的那樣,就是笨、不如別人。這樣下去孩子會產生自卑感和挫敗感,厭倦學習,做什麼事情都畏首畏尾,生怕得到批評。
而父母在對孩子說這句話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孩子會不如別人?」大多數的孩子智力水平基本相當,而孩子教不好多半原因出在父母身上。父母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優秀孩子的父母是如何教導孩子的,而不是一味地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打擊自己的孩子。
二:「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讓老師管你吧」
幾乎所有父母都希望有個聽話的孩子,這樣自己能省點心,可是往往都不能如願,於是經常能聽到父母說這句「你怎麼這麼不聽話」,甚至有些家長管不了的還會搬出老師這尊「大佛」。
本來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是嚴肅認真的,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句話,會給孩子傳遞對老師的畏懼感,甚至讓孩子對老師產生恐懼,可能會不敢與老師交流,影響學習。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老師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孩子學習知識的,孩子的日常教育還是要家長負責。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也揭露了家長教育的失敗,面對孩子的問題無能為力,只好搬出老師來威脅孩子聽話。
三:「我再也不想管你了」
誰家的孩子都有那麼段時間特別調皮搗蛋,你在好好有理有據地跟他講道理,而孩子卻嬉皮笑臉地假裝沒聽見,這讓父母非常頭疼。說一句兩句不聽,父母就再也忍不了,於是既無奈又氣憤地對孩子吼出「我再也不想管你了」。
說出這句話後,孩子的反應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父母不管我了,我可以繼續玩了」,沒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認為是自己「太厲害」,父母都沒辦法,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放肆鬧騰。第二種是「完了,父母生氣了不管我了」,孩子會陷入自責和自卑,認為父母真的再也不愛自己、不理自己了。
父母說出這句話刺痛了孩子的同時,無形之中也暴露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無能,因為不懂教育之道,只能以這樣威脅的話語來降服調皮的孩子。可是真的有父母說出這句話後就真的不再管孩子了嗎?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會「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