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9月17日至21日,
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
在濟南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開展,
共設置11個線下展區。
博覽會啟用電子門票實名預約制,
實現線下實體票與線上電子票分渠道銷售。
本屆博覽會室內外總展覽面積近10萬平米,
共設
文旅融合綜合、沿黃文旅、大運河文旅、
「一帶一路」「文旅+」、鄉村文化旅遊振興等
11個線下展區。
除主會場外,
本屆博覽會還設立了14家分會場,
分別設立在濟南市各區縣,
進一步推動全市各區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本屆博覽會共吸引37個國家和地區
及國內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團參展,
參展企業達到2500餘家,
參展商2500餘家,
共計折合國際標準展位3500餘個,
展示了全省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新成就。
一日暢遊34國「絲路列車」 體驗別樣文化魅力
在近千平方米的沿黃文旅展區,
沿黃9省區以組團參展的形式,
再現九曲黃河古今風情。
藝術皮畫、陶瓷、玉石等文創產品
和旅遊商品展示內蒙古大美草原風光;
龍鳳呈祥系列文創產品、牆飾、梳子
及眾多飾品呈現青海別樣的風土人情。
此外,
來自川蜀之地、塞上江南、千年古都、
厚重關中的文創產品及工藝品
也集中亮相於沿黃文旅展區。
伊朗的手工鑽雕藝術銅盤、
尼泊爾的唐卡藝術展、
加納的非洲鼓文化……
在「一帶一路」展區,
德國、俄羅斯、法國、
英國、日本等34個國家的駐國內代表企業
攜帶各國傳統工藝美術、
創意設計產品亮相展會現場,
集中展示一批異域特色鮮明的高端創意設計、
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旅遊演藝、
傳統工藝美術等優勢產品,
讓市民在家門口便體驗到「玩轉世界」的樂趣。
濟南展區以
「攜河新動能,文化新泉城」為主題,
分六大板塊,
把濟南文旅融合的成果展示出來。
展區造型獨特,
前部10米的弧形屏和後部長達29米的弧形屏,
取水波蕩漾的形狀,
體現濟南城市的人文氣息與城市活力。
在青島展廳,
首先映入眼帘是坐在電腦前打遊戲的市民。
電腦屏幕為曲面屏,
融合了電子競技元素。
在山東,
青島的電子競技產業發展十分繁盛。
極地海洋世界裡的鯊魚、企鵝,
海軍博物館裡展覽的艦艇,
都在訴說著青島的海洋資源之豐富。
在文化旅遊裝備展區,
樂客VR的產品「蛟龍號」帶觀眾從深海出發,
展開驚險的海底探險之旅。
在威海展廳,
工作人員正在擺放天鵝元素的工藝品。
德州展區內,
剪紙配上燈飾,
成為了非常有中國特色的文創家居產品。
在濰坊展區,
溼地影像長廊吸引人們走進濰水風情。
在滕州展廳,
幾個木質的浮雕吸引了市民的關注。
在木頭上所雕刻人物的大頭像,
令不少觀眾直呼逼真。
即墨展區,
「飛越即墨」的VR設備,
遊客可以通過VR和動感座椅
感受飛越即墨老城上空的體驗。
利津展區,
工作人員把美麗的溼地風貌搬進了進來。
三百多平米的山東廣播電視臺展區內,
8K+VR沉浸體驗舞臺讓觀眾們眼前一亮。
剛剛結束演出的
「黃河入海」音樂會
正在大屏上激情播放。
同時,
山東臺各頻道
也在不同時段進行精彩的活動展示。
山東廣播電視臺展區分VR沉浸體驗區、
成果展示區、人才展示區、後臺互動區、
虛擬體驗區等。
在虛擬體驗區,
觀眾可以直接感受中央廚房街景演播室,
體驗者可以把照片直接下載到自己的手機上。
在文化旅遊裝備展區,
優必選的智慧機器人歌聲和舞蹈
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國家工藝美術精品展區以「天工」為片區主題,
展銷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作品,
突出展品豐富性,
彰顯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國家工藝美術精品展區重點
設置手工藝山東展區、山東文房四寶展區、中國書畫名家展區。
電子門票預約
據悉,本屆博覽會線上電子門票完全免費,目前已經開通獲取通道。
市民只需登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官網(http://www.sdcif.com/),點擊「一鍵領票」,並輸入基本信息、獲取驗證碼後即可獲得電子門票二維碼。或者在齊魯網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一鍵領票」,同樣可以進入到展會預約頁面。
為控制博覽會人流,線上電子門票每日對外預約量為1萬人,達到每日最大預約數量後即無法預約當日名額。
註冊後將電子門票二維碼妥善保存,若二維碼未保存或丟失,可登錄【我的門票】連結(http://visitor.sdctf.com/electronic_tickets.html)重新找回二維碼。
由於本次展會實行實名制入場,入場前,市民必須提前出示電子門票二維碼和身份證件,待現場工作人員驗票通過後方可入場。
線下門票票價10元
據了解,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線下門票票價均為10元一張,除了通過線上免費預約與文明積分換票,市民還可在博覽會入口進行現場購票。
來源:綜合自閃電新聞、首屆國家文化旅遊博覽會官微
每周三 晚21:25
山東衛視《調查》與您相約
原標題:《文博會火熱進行中 免費門票和觀展攻略都在這》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