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說唱2》新增了一個阿卡貝拉環節,每位參賽選手即興表演,然後由明星製作人決定該選手是否通過考核,考核通過的將獲得明星製作人手中的鏈子,這個環節共有200多名參賽選手,而明星製作人手中的鏈子卻只有30個,也就是說通過的概率在10%到15%之間。第一次接觸這環節的明星製作人鄧紫棋,在和選手進行面對面考核的時候,鏈子發與不發,選手過於不過,讓她陷入了兩難的選擇。
她淘汰了十二歲就發行了首張專輯的麻吉弟弟,卻遭到了麻吉弟弟本人的質疑,要她當面給自己一個解釋,鄧紫棋無奈的大喊了一聲:「哎呀!就是這麼大壓力的嗎?」
12歲便發行了首張專輯的麻吉弟弟,為何會無緣百強?
12歲便發行了首張專輯的麻吉弟弟,原名周立銘,是中國臺灣說唱組合「麻吉」最年輕的成員,他學習說唱已經有二十幾年的時間了,稱得上是一位資深的「說唱家」。他這次的淘汰落選多少有些讓人意外,尤其是周立銘本人更是難以置信,但現場觀眾的一句話則指出了他的問題所在:「他真的是這二十年沒有進步。」
他的優秀讓自己原地踏步
就是因為從小各種榮譽集於一身的原因,讓原本非常有說唱天賦的周立銘(麻吉弟弟)開始滿足於現狀,喪失了繼續潛心學習的動力。這讓我想起了去年《中國好聲音》中的參賽選手JC陳泳彤,年僅20歲的她便早早的有了自己的原唱歌曲,在導師預選的環節中,憑藉著自己出名的原創歌曲《說散就散》,成功加入庾澄慶老師的戰隊。原以為她會在後面的比賽中過五關斬六將,結果她只是曇花一現,早早便被淘汰出局。
她的失敗和周立銘一樣,是沒有進步的結果,雖然他(她)們曾經都很優秀,但那也僅僅只代表過去,陳泳彤《說散就散》唱的再好,也不可能一輩子只唱這一首歌;周立銘說唱再優秀,也不能總說唱一種韻腳和節奏,如果不去超越自我,不去創新自我,那將註定被大家拋棄。
他的優秀讓自己過分自信
對於自己在舞臺上的表現,周立銘給出的評價是「可以表現的更好,但是已經夠好了」,看得出他對自己的表現十分滿意。在鄧紫棋猶豫不決要不要讓他通過的時候,周立銘非常自信的說了一句:「我覺得選擇很簡單。」
周立銘對自己十分的自信,這份自信應該就是來源於他之前取得的成就。他很高傲的完成了自己的即興表演,然後靜靜的等著通關鏈子的到來。這樣的場景讓我再次想起了去年的《中國好聲音》,31歲的音樂人王軒(大壯)在比賽中,演唱了自己原創的成名歌曲《差一步》,整個演唱過程非常的自信,這份自信和周立銘如出一轍。一樣的自信,不一樣的結局,王軒比周立銘更幸運,順利通過了導師盲選的階段,而他的成功便源於他的不過分自信。
《說散就散》的原唱歌手和資深「說唱家」周立銘確實很優秀,但他們卻敗給了曾經優秀的自己。他(他)們讓原本優秀的自己原地踏步,時代在進步,潮流在改變,如果不能捨去昔日的榮光,必將讓自己寸步難行,不能永遠活在以前的光芒中,要知道你現在的優秀,並不代表你以後的優秀,你只有讓自己「從零開始」,虛心請教、努力學習才能保持自己的優秀,並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