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帶娃神器」其實暗藏隱患,看似簡單方便,卻易使娃中毒

2020-08-30 母嬰參考

免洗洗手液簡單方便,受到很多家長的親睞,認為這是「熊孩子」的必備品,但其實,這種「帶娃神器」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甚至還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執筆:王豔微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如今,很多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的衛生問題,尤其在今年疫情的這個特殊時節,所以在帶孩子出門時會隨身攜帶一瓶免洗酒精洗手液,既能隨時隨地殺菌潔淨,又不用追在孩子屁股後面去洗手,多麼省心又愜意,但真的這麼好用嗎?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兒童因酒精免洗洗手液中毒

美國毒物控制中心協會(AAPCC)的數據顯示:如今毒物中心有關洗手液中毒的事件報告,已有累計超過 113000起。其中90%的中毒患者裡都是5歲以內的兒童,而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由於使用了酒精免洗洗手液。

美國疾病管理中心 ( CDC)的建議:免洗洗手液中至少需要含有大約60%的酒精成分,這樣才能有效的消滅細菌。

啤酒中的酒精含量為 5%~10%,白酒中酒精含量 為10~15%。如果家長稍不注意,孩子小抿一口,就很有可能會引起酒精中毒。

很多家長在孩子吃飯前,喜歡用免洗洗手液讓其搓搓自己的小手,殊不知,它很有可能成為威脅寶寶健康的「最大兇手」。

酒精免洗洗手液的安全隱患

1、容易酒精中毒

免洗洗手液的其實主要的遠離是通過酒精殺毒來抑菌的,而且從成分表中也可看出,乙醇含量比較大。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兩盎司的洗手液中酒精含量大約佔62%,相當於4瓶伏特加酒

若是孩子喝一點,可想而知,危險性有多高。很多人說,誰沒事會給孩子喝它,但家長莫要抱有僥倖之心,也不可小瞧了孩子們的「饞勁」。

其次,市面上很多免洗洗手液會做成孩子喜歡的味道,比如草莓味、藍莓味、檸檬味等,從而掩蓋了酒精的味道,更加增加了寶寶誤食的風險性。

2、容易燒傷孩子

當酒精濃度達到35%以上時,就可以被點燃,而市面上大多數的免洗洗手液中大都含有60%以上的酒精。

不少電視節目做過關於免洗洗手液易燃的實驗,比如硬幣大小的免洗洗手液能足足燃燒3分鐘;塗有薄薄一層免洗洗手液的碗壁,用打火機一點,所有塗了洗手液的地方都能燃燒起來。

對於成年人來說,知道其中的安全隱患,但對於尚未能分辨是非、安全意識弱的孩子來說未必能約束自己的行為,稍有差錯,就得不償失了。

3、損害孩子的皮膚

免洗洗手液中的殺菌成分乙醇,在迅速揮發的同時會帶走皮膚表面的熱量和水分,若是長期使用,很容易破壞皮膚角質,出現蛻皮、乾裂口等情況。

更何況孩子的皮膚細嫩,更容易導致皮膚屏障受到損壞,甚至還會出現溼疹的情況

其實,單從除菌的效果來看,免洗洗手液確實能把手上的細菌數量減少,但當孩子在外面玩耍回來手很髒或很油膩時,乾洗和水洗相比清潔效果並不如意。

免洗洗手液不能取代水洗

綜上所訴,若是日常想要給寶寶的雙手達到清潔細菌的目的,則能用水洗就用水洗,而流水 + 肥皂洗手,不論什麼時候,都是幫助孩子隔離細菌的首選。

這款兒童皂能很好的清潔寶寶小手的汙垢、細菌,而且還可一皂多用,洗澡時清潔便漬汗水,洗頭帶走頭垢,洗臉清洗小鼻涕等,可以做到呵護寶寶的每一寸肌膚。

孩子的肌膚薄於成人的肌膚,外在的灰塵細菌更容易吸附,而且室外溫差的刺激對寶寶的皮膚影響很大,若是清潔方式或使用清潔物不正確,很容易引起寶寶的不適。

而這款香皂中無磷、無螢光劑,無有害物質。主要成分有紫草、蜂蜜、艾葉、金銀花等,其中紫草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有抑菌的作用;蜂蜜營養豐富,還有蛋白質、有機酸、葡萄糖等,能潤滑肌膚;艾葉氣味清香,外用去溼止癢。

不僅如此,還能做到深層抑菌,高效防護,從而呵護寶寶的皮脂,滋潤肌膚,強化肌膚屏障,補充肌膚能量等。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網紅遛娃神器,看似帶娃方便實則存在隱患,你還敢用嗎
    於是媽媽們致力於尋找一些育兒和帶娃的工具,為了方便自己照顧孩子,減輕自己的壓力和工作量。因此商家們也是看中了這一點,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帶娃神器,而近兩年遛娃推車成了網紅的產品,讓許多寶媽紛紛把它裝進了購物車,開始用它帶娃出門。
  • 火爆的「帶娃神器」再出問題,11萬孩子因此中毒,卻仍有家長在用
    帶娃難、帶娃累一直都是所有寶媽們在吐槽的話題,而近年來各種商家,打著為寶媽減輕負擔的噱頭,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帶娃神器」,那麼這些神器真的像商家宣傳的那樣好用嗎?其實事實真不是這樣的,這些所謂的「帶娃神器」基本都存在個這樣或者那樣的安全隱患,甚至有十多萬的娃因此而中毒。
  • 超10萬孩子中毒,「帶娃神器」曝安全問題,你家寶寶還在用嗎?
    在照顧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相信大部分寶媽都曾經買過一些「帶娃神器」,在商家的口中這些「帶娃神器」功效強大,能幫助寶媽省下不少事。然而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些商家口中的「帶娃神器」是否有他們所言的功效先不說,有的「帶娃神器」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家長不注意的話,孩子甚至會有中毒的危險。
  • 超10萬孩子中毒,「帶娃神器」曝安全問題,你家寶寶還在用嗎?
    在照顧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相信大部分寶媽都曾經買過一些「帶娃神器」,在商家的口中這些「帶娃神器」功效強大,能幫助寶媽省下不少事。然而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些商家口中的「帶娃神器」是否有他們所言的功效先不說,有的「帶娃神器」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家長不注意的話,孩子甚至會有中毒的危險。
  • 火爆的「帶娃神器」,一不小心就會讓孩子中毒!正確使用是關鍵
    帶娃出門,許多爸爸媽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困擾:孩子對許多食物充滿好奇然後孩子就用這手吃東西、摸臉……由於不一定有洗手的地方,所以很多父母喜歡用免洗洗手液,方便省事。殊不知,這「帶娃神器」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健康隱患。
  • 帶孩子沒有捷徑,這個「帶娃神器」,家長不要入坑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在網上、現實生活中,都出現了許許多多所謂的「帶娃神器」,各式各樣,從寶寶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當然,這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最近很火的免洗洗手液。但是,帶孩子沒有捷徑,這個「帶娃神器」,家長還是應該慎重選擇,謹慎入坑。
  • 這種帶娃神器請謹慎使用!10萬兒童因此中毒,你還敢給孩子用?
    有一天朋友向她推薦了一款帶娃神器,是一種免洗洗手液,在孩子吃東西前用這個給孩子擦手比每次都幫寶寶洗手省事多了。小周也覺得方便,就為孩子買了一個。只見這款洗手液外形非常可愛,寶寶非常喜歡。就在小周想著終於能輕鬆一些的時候,小周萬萬沒想到寶寶因為使用這個洗手液而受到了傷害。
  • 有一種「糊塗帶娃」叫溼巾擦屁股,看似方便實用,實則暗藏危險
    不過,這裡面也有學問,家長拿溼巾擦屁股,看似方便實用,實則暗藏危險!你還在拿溼巾擦拭寶寶屁股嗎?別只顧著圖方便,這些坑要知曉其實,家長圖方便,省事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成年人的世界都很忙,能夠節省時間是最優解。不過,家長也要顧慮寶寶的安全問題,溼巾擦屁股,如果不注意這些細節,就可能是「糊塗帶娃」!
  • 致使11萬兒童中毒:這款網紅「帶娃神器」,不少父母還在給孩子用
    帶娃出門,許多爸爸媽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困擾:孩子對許多食物充滿好奇,看見什麼都要摸一摸,手上沾滿了髒東西和細菌。然後孩子就用這手吃東西、摸臉……由於不一定有洗手的地方,所以很多父母喜歡用免洗洗手液,方便省事。
  • 帶娃神器成坑娃兇器,這些網紅神器,家長你可能也在給孩子用
    各種「帶娃神器」在給家長們方便的同時,也暗藏著風險,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坑娃兇器」。近日在湖北大冶,發生極為驚險的一幕。視頻顯示,一名兩歲女童,手腕繫著「安全牽引繩」走進電梯,而繩子另一端的家長不知道在幹什麼,在電梯外沒有進入電梯。而此時,電梯門關上,電梯啟動,女童被繩子吊起,在電梯門上懸掛了約2分鐘。
  • 電動車載兒童有隱患,多地出現接娃「神器」,家長:希望別被禁
    電動車作為老百姓最青睞的交通工具之一,不僅僅作為上下班代步,現在很多人都會用來接送孩子,作為代步「神奇」,電動車可以做到不怕擁堵、隨到隨停,價格親民,雖然不及汽車舒適,但是憑著自己擁有的優勢,依然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但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普通的電動車用來載孩子會存在安全隱患的,那麼,面對傳統電動車的載娃安全隱患問題,就有聰明的商家,生產出接娃「神器」,家長:希望別被限;
  • 娃睡覺睡進ICU,6大冬季睡眠隱患,根本沒幾個父母知道
    要知道,寶寶的睡眠產品如果不合格,很容易導致娃跌傷、窒息,甚至引發秋冬季節高發的新生兒猝死症候群!所以我們在購買產品時,除了選擇符合國標的大品牌產品,還要注意對有隱患的產品進行避坑。除了嬰兒床,還有哪些睡眠產品會危害寶寶健康呢?
  • 一條繩子差點要了倆娃命,這種「帶娃神器」,很多家長還在搶著買
    對於遛娃神器來說,這幾種情況最好不要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1、在坐地鐵或是高鐵等人多的場合時儘量不要使用 對於帶娃神器,家長們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在地鐵或者是高鐵。
  • 「遛娃神器」成「害娃神器」?還不看看你家有沒有!
    相信不少父母都有買過這樣一個「遛娃神器」一頭拴著娃娃另一頭綁著家長以便娃娃隨時在家長的可控範圍之內卻又實現了最大可能的拓寬娃娃的活動面。這種遛娃神器問世以來,受到了很多家長的歡迎,課堂君身邊就有有不少的家長正在使用。
  • 急需帶娃神器來拯救
    寶寶的到來,老公真的準備好了嗎換尿不溼、衝奶粉、哄睡、洗澡……看似簡單,卻蘊藏了許多疲憊與焦慮。如果沒有老公的支持,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韓國演員張娜拉三分鐘還原媽媽獨自帶娃日常,媽媽上個廁所,孩子在外面哭鬧找媽媽。
  • 有種「糊塗帶娃」叫溼巾擦屁股,看似輕柔無害的行為,害了不少娃
    可是,這種看起輕柔無害,方便快捷的擦屁股方式,真的適合孩子嗎?有種「糊塗帶娃」叫溼巾擦屁股,看似輕柔無害的行為,害了不少娃叮咚小時候我也常常使用溼巾給他擦屁股,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趕緊把溼巾給停掉了。大約是出生後的半個月,當時因為黃疸沒有退掉醫生開了退黃藥,這種藥有個副作用就是腹瀉。叮咚吃了以後,每天大便七八次,小便就更頻繁了。
  • 帶娃出行比搬家還累?其實你只需要帶這些
    但是有了寶寶以後,似乎出門比搬家還要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帶娃出行時,需要準備哪些必備物品。溼紙巾1包,紗布口水巾2塊,媽媽的毛巾1條(奶牛專用),擦PP布1塊哺乳巾1條,餵奶神器,娃睡著的時候也可以當毯子用一次性隔尿墊若干
  • 謝楠總結帶娃住酒店必備神器:燒水壺、安全門擋
    11月29日,謝楠在微博上曬出「全身武裝」的兒子吳所謂,並分享了關於「帶娃出行住酒店必備神器」的長文,以下為原文:前兩天在我的公眾號U媽指楠裡聊了聊帶娃出行能不能安心住酒店這件事摺疊燒水壺印象中在很早之前,新聞曝光過有酒店客人用熱水壺煮內衣褲...#帶著邊框一起拍#?其實不止如此,生活的經驗告訴我:酒店的熱水壺,裡面可能還有煙屁股、嘔吐物...總之是一個有很多故事的同學。我自己可以眼一閉硬喝,但有了娃後,自然是不一樣的。
  • 一塊錢一次的「搖搖車」,看似有趣實則暗藏安全隱患,家長要上心
    但是如果家長知道這種搖搖車看似有趣實則危機重重,還會讓孩子去玩嗎?晚上吃過飯之後,奶奶帶著孫子展展來到小區的公園溜達,而今年剛滿五歲的展展也甚得奶奶的喜歡,平時有什麼需求都會儘量依著這個孩子。這次,展展在經過超市時,被門口的搖搖車所吸引了,看到有其他小朋友正在玩耍,於是展展也非吵著奶奶讓自己去坐。
  • 方便火鍋暗生風險 加熱原理:加熱包暗藏安全隱患
    「方便火鍋」出現後迅速成為火鍋市場的新寵。在國內某電商平臺上,銷售方便火鍋的店家就超過4000家,其中某些店鋪月銷售量高達上萬件。但是,記者調查發現,打著「方便」字眼的這款新型火鍋,背後其實危機暗藏。  10分鐘就能吃上的火鍋  為了真實地體驗方便火鍋,記者特地網購了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