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通過分析瞳孔和心率預測兒童自閉症
「 共同呵護童年 」
自閉症和其他神經發育障礙通常要到孩子幾歲時才會被診斷出來。本周發表在 PNAS 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有兩種簡單又可量化的測量方法:檢測瞳孔收縮/擴張或心率變化,可以更早地診斷出雷特綜合症,以及其他可能具有自閉症特徵的疾病。
這項研究由波士頓兒童醫院兩位神經科學家主導進行。研究揭示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該算法可以準確檢查小鼠模型中的瞳孔異常情況,可預測孤獨症譜系障礙。這項研究也進一步表明,該算法可以準確地檢測出女孩是否患有雷特症候群。
雷特綜合症,屬於神經發育障礙類疾病,主要由X性染色體上 MeCP2 基因突變所致,患者多數為女孩。臨床症狀於出生後6-18個月逐漸顯現,主要表現為頭部發育緩慢,已獲得的語言及手部目的性運動技能消退,智力障礙,呼吸功能障礙及自閉傾向等。
東京奧運會發布五款機器人,說學逗唱樣樣行
「 各司其職 」
2020年東京奧運會即將到來之際,豐田公司日前公布了其為奧運會開發的五款用途各異且呆萌的機器人——有為人們指引路線、幫助人們獲取信息、讓人們遠程感受比賽氛圍、負責運送食物及其他設備等不同功能的機器人。
T-HR3 旨在提供一種身臨奧運會現場的遠程體驗,可以把來自遠程地點的圖像和聲音傳輸回奧運會場地,還可以 「跟運動員和其他人交談以及擊掌」。T-TR1 可以讓遠程地點的人跟奧運會運動員以及現場觀眾進行實時交流。HSR 負責為現場的觀眾引座,同時負責為那些坐在位置上觀看比賽的觀眾運送小吃、紀念品以及其他一些輕型貨物。DSR 更專注於為場地內的觀眾運送飲料和商品,後者可以通過專用平板電腦下單訂購。FSR 則是一款球童機器人,專門負責撿球。
除了這五款機器人之外,豐田基於東京奧運會官方吉祥物未來永遠郎(Miraitowa)和染井吉(Someity)設計了兩款機器人,有著藍色和粉紅色大眼睛的它們將在正式比賽場地充當迎賓員以及合影模特。它們的眼睛可以做出不同的表情來回應人類,四肢均可移動。
新聞主播可定製,百家大腦技術助攻的首檔虛擬主播欄目上線
「 「有血有肉」的 AI 主播 」
近日,百家號與澎湃新聞宣布,雙方將聯合打造全球第一檔真人形象的虛擬主播日播型早晚新聞欄目。
虛擬主播欄目可實現在線實時服務,根據新聞素材自定義主播播報風格,在片頭、虛擬主播、串場、片尾、圖文結合呈現等環節實現全自動化生成,大幅縮短視頻新聞內容的製作周期,自動化生成播報的視頻文件可直接使用,全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工幹預,可 7*24h 在線服務。
同時該欄目的「主播」糅合了百度大腦領先的語音合成、唇動合成、肢體合成、視頻合成等 AI 技術,高度匹配主持人聲音與唇形,自然呈現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完全模擬真人主播的感覺。
德國研究團隊利用 AI 檢測火山爆發
「 沉睡的符咒 」
全世界大約有1500座活火山,全世界每年都會爆發其中的80多座火山。這些火山爆發沒有任何預先警告,因此導致了不可恢復的財產和生命損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來自柏林工業大學以及波茨坦的 GFZ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個名為 MOUNT 的火山監測平臺,能夠利用人工智慧分析衛星圖像。
該項目負責人 Sébastien Valade 表示:「除了地震活動,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利用電磁波譜中的各種波長從太空對其進行監控。」研究人員成功地利用 MOUNTS 測試了近期發生的一些事件,如 2018 年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託火山噴發或夏威夷和瓜地馬拉的火山噴發等等。該系統目前正在監測全球 17 個火山。
麻省理工學院推出新型傳感器,可快速診斷敗血症
「 為更健康的社會 」
敗血症是醫院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僅在美國每年導致近250,000名患者死亡。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近日開發了一種新型傳感器,能夠更快、更簡易並且更便宜地診斷敗血症。
該傳感器採用微流體技術檢測血液中關鍵蛋白的存在,而這些關鍵蛋白是膿毒症發作的早期預警信號。同時,與傳統的需要數個小時才能檢測到這些關鍵蛋白相比,該系統僅需25分鐘就可以探測到該元素。
韓國小學將在明年推出基於人工智慧的數學課程
「 AI 應用無處不在 」
韓國教育部與科學和創造力促進基金會宣布,將為小學開發基於人工智慧的數學內容。指定小學的學生將從明年開始使用該內容學習數學,內容將基於各種練習和遊戲,以幫助學生獲得對數字、數量和數量關係的直觀理解,培養數學感覺。學生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及正確反饋數據將應用於未來的 LMS 研究。
這項新的人工智慧計劃是韓國「智能學習分析平臺」項目的一部分。一旦平臺完善,韓國學生還可以利用 AI 進行韓語、英語等其他科目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