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是個一歲的女孩,一直是媽媽帶著的,最近熙熙媽媽出差比較多,不能全身心照顧寶寶,和老公決定把婆婆接過來幫忙帶一段時間。熙熙媽媽把婆婆接過來以後,事無巨細的跟老人講解帶娃的細節,老人很自信的回答:「不用擔心,你哥哥家的兩個孩子都是我帶大的,有經驗,放心吧」
熙熙媽媽出差的第四天回到家,就發現寶寶一天排了幾次便,還有點水樣,很明顯腹瀉啦,熙熙媽媽雖然有些著急,但又不能對婆婆太明顯質問怎麼照顧的。
熙熙媽媽就在給寶寶準備換尿不溼的接水的這十幾秒鐘,婆婆把中午沒刷的奶瓶,衝了一下,「刷好了」。「媽,你刷奶瓶怎麼這麼快?能刷乾淨嗎?」「乾淨啦,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刷奶瓶這樣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處理不得當對寶寶的健康傷害很大,輕則引起腹瀉,重則影響寶寶發育。老人的這樣的觀點完全不適合小月齡寶寶,原則問題,不容退讓。
兩歲以內,奶量都是要保證的,奶是寶寶最主要的營養來源。都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確實母乳就是這麼神奇的存在,營養隨著寶寶身體需求變化,醫生建議有條件哺乳到兩歲,自然離乳。但很多的寶媽但由於家庭,工作,身體等原因,提早就斷奶了,不得不給寶寶添加配方奶。
雖然配方奶和母乳有一定的差距,但對於寶寶來說,配方奶是除了母乳以外最好的營養來源,家長們也就為了寶寶各種方式購買,尋找更加高檔的奶粉,更加適合寶寶的,只是希望讓寶寶能夠獲得更加充足的營養,但由於清洗奶瓶不得當這個小細節,造成造成營養流失,慎重導致腹瀉,影響發育,真的得不償失。
奶瓶清潔,必須重視起來
奶瓶是寶寶使用率最高的「餐具」,清洗標準,可不能參照成人餐具簡易的清洗。首先家長要清楚,奶瓶其實是一個滋生細菌的暖床,寶寶的腸胃非常嬌嫩,完全承受不住,一定要清洗到位。
及時清洗寶寶喝完奶第一時間進行清洗,間隔兩個小時以上就開始滋生細菌,尤其夏天,變質速度更快,更別提隔夜了,一定要做到及時清洗。配合專用的清洗劑,清洗工具進行精細處理寶寶奶瓶有多個部件組成,不能簡單地用水衝洗就算完成啦,要把奶瓶各個部件拆開打散,配合清洗劑,配套的奶瓶清洗工具逐個部件清洗。瓶體,瓶蓋,奶嘴,奶嘴座,吸管等部件都需要單獨清,最容易忽略的,奶嘴內壁玉與奶嘴座之間隱藏部位,吸管需要用專用的小毛刷反覆清洗,其他部件必須用瓶刷刷到,因為配方奶的脂肪含量很高的,附著在瓶體上的一層油脂水是衝不掉的,長期滯留,汙染奶瓶。消毒鍋消毒清洗後,放入蒸汽消毒鍋內進行消毒,並烘乾,這一步也是打散進行的,最大程度保證奶瓶各個部件沒有任何附著。定期更換奶瓶,奶嘴再徹底的清潔也會有少量的汙染,同時部件的磨損老化,不能一直使用,要定期檢查更換。奶嘴一般兩個月更換一次,觀察奶嘴是否變形,出奶口有沒有撕裂,也可以用手捏一下奶嘴,是否變硬,都是判定是否需要更換的重要依據。奶瓶更換,材質不同,更換周期也不同。玻璃奶瓶,如果清潔徹底,定期沸水燙煮,可以長期食用的。塑料奶瓶一般六個月左右更換,長期使用會釋放有害物質,根據磨損程度,及時更換。
攝入足夠的奶量對寶寶身體發育至關重要,喝奶的每個步驟都很關鍵,奶瓶清洗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於寶寶的健康影響很大,寶爸寶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對老人的老觀念要給予及時的溝通糾正,關乎寶寶健康無小事。
我們不但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
歡迎留言討論還,上一代老人還有哪些讓我們接受不了的帶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