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別了,塑料吸管!你喝奶茶的吸管已變樣!市場訂單「爆了」…

2021-01-08 網易

  為響應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減輕塑料製品對社會環境的汙染,上海市多家大型商場從1月1日起,停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不僅是塑膠袋,1月1日也是全國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2020年年初,國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新年第一天

  上海商超停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記者在上海一家大型超市中發現,這裡已經沒有了傳統的塑料購物袋,全部換成了可循環可降解的無紡布袋。

  

  據了解,早在2020年10月份,上海市出臺《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違者將依法進行查處。

  

  記者走訪家樂福、大潤發等多家大型超市,超市收銀臺開始大量提供可循環使用的無紡布袋,此外,超市方面表示,已經訂購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但因為供貨緊張,尚未大批到貨。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超市裡面自帶購物袋的顧客較以前明顯多了起來。對此,有消費者告訴記者,相比以前的塑料購物袋,現在推廣的無紡布袋和可降解塑膠袋貴了不少,所以最近出門逛商場都會考慮自己帶購物袋。

  塑料吸管禁令第一日

  餐飲店紛紛改用可降解吸管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目前市場上是否還存在著塑料吸管?消費者對可降解吸管認可嗎?

  

  記者在上海街頭各類餐飲店走訪時發現,很多大型餐飲企業,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換成了紙質吸管,也有的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還有一部分用可直接引用的杯蓋來代替。

  

  

  不僅是年輕人喜愛的奶茶店,快餐店、烘焙咖啡店等各類餐飲企業也都紛紛開始使用紙質吸管和聚乳酸可降解吸管。

  

  某餐飲企業公關傳播負責人 陳詩:其實我們從2020年9月開始,在全國門店就已經陸續上架使用可降解的紙質吸管,計劃是到2020年年底,暫停全部塑料吸管的供應。

  

  某餐飲企業上海營運區經理 朱經紋:在星巴克中國100%的門店,已經停止提供塑料吸管,這種舉措可以幫助我們每年減少大約200噸塑料的使用。

  另一方面,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奶茶店換了吸管,儘管價格沒變,但是口感有些微妙的變化,有些紙質吸管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變軟的現象。

  可降解吸管

  成本比塑料吸管高三到五倍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催生了大量可降解吸管的市場需求。目前,市場上普遍推廣的可降解吸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紙質吸管,另一種是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這兩種吸管和傳統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有哪些不同?目前市場供應情況如何?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在浙江義烏一家大型吸管生產公司的展覽室裡,五花八門的紙質吸管和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整齊地擺放在這裡。

  

  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18年,公司已將一半產能投入可降解吸管的生產,因為材質不同和生產技術上的差別,目前可降解吸管的生產成本明顯要高於傳統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一噸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成本在8000元左右,而一噸紙質吸管則要將近22000元。

  

  浙江義烏市某吸管生產企業董事長 樓仲平:通常來講,紙漿吸管整體平均成本要比塑料吸管貴三倍左右,好一點的可能會貴五倍。聚乳酸更貴,通常會比塑料吸管貴五到六倍。

  

  這種吸管就是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在堆肥的條件下,這種吸管只需要90天就會降解完成,通俗講就是會消失不見。

  

  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是以玉米、甘蔗等作物為原料,經過一系列複雜工藝生產而成。畫面中淺綠色的吸管就是其中之一,據介紹,它放在這裡已經20多天,表面已經開始漸漸分解。

  

  實際上,對於這種新型吸管,大部分工廠目前還存在技術上的難題,仍未普及。需求旺盛,總供應不足,讓下遊的不少吸管經銷商,不得不面臨訂單排隊的情況。

  

  上海某餐飲用品經銷商 姚新紅:最近的單子特別多,之前下單都是一下200箱,最近排單排得緊,一次交貨現在增長到500箱,已經排到2月中旬了。

  

  浙江義烏一家大型吸管生產公司總經理李二橋告訴記者,因為海南在2020年12月份已經開始實施塑料吸管禁令,當下又在全國範圍內正式生效,最近幾個月,廠接到的訂單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訂單已經排到了四月份。為此,公司正在加快產能轉換。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分析人士認為,塑料吸管禁令開始正式實施,這將給可降解吸管的實際需求帶來巨大增量。

  

  
此外,市場人士建議,可降解吸管的推廣並不代表可以在使用完成後隨意丟棄,因為其在純自然條件下降解速度較慢,所以仍然需要合理回收。同時,為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可借鑑國外流行的竹子、玻璃、不鏽鋼等材質的可循環使用吸管。

  來源 | 央視財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秦臻

  校對 | 李紅雨

  審核 | 鍾傳芳

  籤發 | 李春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你喝奶茶的吸管變樣了!市場訂單「爆了」…
    另一方面,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奶茶店換了吸管,儘管價格沒變,但是口感有些微妙的變化,有些紙質吸管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變軟的現象。 3 可降解吸管成本比塑料吸管高三到五倍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催生了大量可降解吸管的市場需求。
  • 別了 塑料吸管!可降解吸管 廠家訂單「爆了」……
    2塑料吸管禁令第一日餐飲店紛紛改用可降解吸管目前市場上是否還存在著塑料吸管?消費者對可降解吸管認可嗎?記者在上海街頭各類餐飲店走訪時發現,很多大型餐飲企業,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換成了紙質吸管,也有的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還有一部分用可直接引用的杯蓋來代替。
  • 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限」已至 有奶茶店仍在供不可降解塑料吸管
    喜茶提供PLA可降解環保吸管COCO奶茶已更換紙質吸管 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孟天宇 攝  「COCO換了紙吸管以後,喜歡咬吸管的我喪失了奶茶樂趣。」這是市民阿強在朋友圈的吐槽,配圖則是奶茶外賣的紙吸管。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如今,濟南部分店鋪已將塑料吸管替換為紙質吸管和可降解吸管。
  • 你喝奶茶的吸管變樣了嗎?
    2021年1月1日是全國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  目前市場上是否還存在著塑料吸管?消費者對可降解吸管認可嗎?  塑料吸管禁令第一日  餐飲店紛紛改用可降解吸管  走訪各類餐飲店可以發現,很多大型餐飲企業,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換成了紙質吸管,也有的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還有一部分用可直接引用的杯蓋來代替。
  • 以後喝奶茶不能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了~每一根塑料吸管降解...
    小夥伴們, 你這麼多年喝奶茶、飲料 方式要發生大變化啦 有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塑料製品產量8184.2萬噸,塑料吸管產量在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如今塑料吸管禁令出臺,奶茶飲品餐飲等大量需要使用吸管的行業是否做好準備了呢?
  • 塑料吸管年底「退市」,奶茶該怎么喝?
    不過記者在我市的幾家麥當勞餐廳走訪時看到,花花綠綠的塑料吸管依舊擺放在點餐檯前讓顧客隨意自取,杯蓋也還是普通的插管塑料蓋,在幾家肯德基餐廳裡,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是隨處可見。街頭巷尾的奶茶店、茶飲店裡,一次性塑料吸管依舊唱「主角」,就連一些中小型的餐飲店裡,也能看到塑料吸管的身影。「不少顧客在喝可樂、雪碧等罐裝飲料時,覺得直接飲用不太放心,所以會使用塑料吸管。」
  • 喝奶茶、吃外賣、逛超市,以後難見到塑料吸管了
    奶茶店隨手可取的塑料吸管,超市裡幾毛錢能買到的塑膠袋,還有外賣中裡三層外三層的塑料包裝……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使用場景,可能都將隨著「升級版限塑令」的落地發生變化。別了,塑料吸管「這是奶茶史上最『黑暗』的時代。」愛喝奶茶的顏小姐感慨道:「沒有塑料吸管了,咬吸管的快樂沒了,只能安慰自己這是為環保做貢獻。」
  • 紙吸管or塑料吸管?Eh,建議不使用吸管~
    無論冬天夏天,工作休息,手捧一杯奶茶你就擁有了整個世界的甜蜜。 可誰又能想像,這乘興而來的奶茶之樂竟然會被一根小小的吸管毀掉。 「紙吸管的到來,讓我和我身邊的奶茶教徒決定集體戒掉奶茶。」2021開年的第一天,被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文件正式在全國生效。
  • 塑料吸管禁令生效!有紙質吸管生產商訂單排到4月(附股)
    對此,有消費者告訴記者,相比以前的塑料購物袋,現在推廣的無紡布袋和可降解塑膠袋貴了不少,所以最近出門逛商場都會考慮自己帶購物袋。塑料吸管禁令第一日餐飲店紛紛改用可降解吸管目前市場上是否還存在著塑料吸管?消費者對可降解吸管認可嗎?
  • 杭州茶飲店吸管陸續「換裝」 明天告別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你...
    都市快報訊 如果你在路邊的奶茶店,看到一個女生接過店員手裡的奶茶卻拒絕了吸管,然後像哆啦A夢的百寶袋一樣,從包裡拿出一根不鏽鋼吸管,「咕咚咕咚」喝起來,千萬不要詫異。距離「到2020年底,全國餐飲行業全面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還有今天一天時間。作為吸管消耗大戶,杭州大大小小的茶飲店,以及餐廳、酒吧等,大多已換上環保類吸管。
  • 對塑料吸管說拜拜
    全國部分餐飲店已更換以紙吸管居多記者在杭州東站餐飲區域隨機走訪了數家餐飲門店,發現不少店鋪已見不到塑料吸管的身影,但也有很多店鋪依然提供塑料吸管。「我們店在4個多月前就不再提供塑料吸管,換成了自帶飲嘴的杯蓋。」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奶茶怎么喝?
    天馬路上的一家奶茶店內,前臺擺放著塑料吸管供顧客使用。記者羅娜今天你喝奶茶了嗎?今年9月1日起,我國還將施行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一萬元至十萬元的罰款。距離禁令實施不到半年,塑料吸管「大戶」奶茶店做好準備了嗎?市民們可以接受換一種餐具喝奶茶嗎?對此,不少市民都有話說。
  • 奶茶店裡的吸管已「新年大換新」
    奶茶店隨手可取的塑料吸管,超市裡幾毛錢能買到的塑膠袋,還有外賣中裡三層外三層的塑料包裝……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使用場景,可能都將隨著「升級版限塑令」的落地發生變化。飲品店裡的紙質吸管。中新網左宇坤 攝別了,塑料吸管「這是奶茶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 喝珍珠奶茶咋辦?紙吸管了解一下
    ■漫畫/蘇連嬌8月21日,廣東省發改委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到今年底,廣東全省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這一政策的發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少網友紛紛點讚支持,也有網友擔憂禁用以後吸管是否也像超市塑膠袋一樣要收費了?
  • 塑料吸管
    插在你奶茶杯子上的吸管,要變樣了。 2021年元旦是全國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2020年年初,國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熱奶茶喝到一半吸管化了?我們買了一批紙吸管,結果……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從今年的1月1日起,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辦法》要求,浙江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縣城以上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悄然之間,所有的奶茶店、快餐店都換上了紙吸管或者可降解塑料吸管。
  • 再見塑料吸管,年底禁用!以後喝奶茶可能要用「它」了
    約兩三好友,點上一杯奶茶,暢談一下最近的生活趣事,讓煩躁的生活獲得短暫的放鬆,似乎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生活的常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在喝奶茶時僅用了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的吸管,被扔掉後在大自然裡可能需要經過500多年才能被完全降解,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 禁用塑料吸管背後的轉型「陣痛」
    對吸管市場有何影響?生產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探訪。紙吸管「登場」,部分餐飲店仍在「過渡」4日下午2點多,來自陝西的高三女孩郭昱正端著一杯剛買的玉米汁在南京街頭邊喝邊走,玉米汁內插著一根塑料吸管。「我和很多女孩一樣,愛喝奶茶,昨天參加完美術聯考,就來南京遊玩了,這是買的第一杯飲料,買的時候沒留意吸管問題。」
  • 中國多地「限塑令」升級 浙江可降解吸管廠商訂單激增
    義烏一企業的紙質吸管生產線。 王剛 攝中新網義烏1月13日電 (記者 奚金燕)隨著中國多地升級版「限塑令」1月1日落地實施,不少消費者喝「今年第一杯奶茶」時發現,一次性塑料吸管已悄然換成紙吸管。據悉,2020年12月,雙童訂單環比增加300%,每天生產約20噸環保可降解吸管供應市場,但仍供不應求。目前,該企業正在開足馬力趕製訂單。6個車間中,超過9成車間產能全部用於生產環保類吸管。回到2018年,歐洲不少國家宣布禁用塑料吸管,雙童抓住機遇,可降解吸管和不鏽鋼吸管佔企業當年全年銷售總額的「半壁江山」。
  • 「熱奶茶喝到一半吸管化了」被網友瘋狂吐槽的紙吸管,真的很差嗎?
    從今年的1月1日起,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辦法》要求,浙江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縣城以上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悄然之間,所有的奶茶店、快餐店都換上了紙吸管或者可降解塑料吸管。但是,「初出江湖」的紙吸管,卻頻繁因為被吐槽而登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