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防護服,藍色的絲帶,
口罩遮住半個臉龐,
閃閃發亮的眼睛帶著笑意——
青山「變廢為寶」達人吳俊
拿著剪刀和廢棄的布線,
剪裁、繪製、粘貼,
不一會兒一件抗疫天使布娃娃
擺在了桌前。
一個個抗疫天使布娃娃栩栩如生,
而這只是送給援鄂醫務人員
1000多個手工娃娃中的「冰山一角」。
抗疫天使布娃娃
近日,省內外媒體報導了
退役全國冠軍吳俊
在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
「手工藝吧」工作室裡,
製作了1000多個抗疫天使布娃娃,
捐贈給援助武漢醫療隊醫務人員的故事。
為了趕製這些布娃娃,
吳俊雙手起繭、食指麻木,
但卻義無反顧。
不少網友被吳俊這種
「傻傻」卻可愛的堅持和執著打動。
一針一線,
一人一物,
都傳遞著青山人報恩的真情,
感謝那些為青山、為武漢拼過命的人!
今年51歲的吳俊,曾是我國第一批女子賽艇運動員,多次獲得全國冠軍。前些年,她愛上了手工藝品製作,並在青和居社區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自從援鄂醫療隊來武漢後,吳俊就萌生了製作抗疫天使布娃娃的想法,至今已經製作了1000多個抗疫天使布娃娃,全部捐贈給援助武漢醫療隊的醫務人員。
她說,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還願,感恩為武漢拼過命的醫務人員。
抗疫天使布娃娃被檔案館收藏
吳俊說,製作抗疫天使布娃娃的念頭,是在疫情期間做志願者期間萌發的。
1月下旬,疫情爆發之初,抗疫急需人手。1月22日,吳俊在青山區的一個志願者群裡看到青山區團委招募志願者的信息,她瞞著家人報了名。兩天之後,吳俊上崗。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除夕之夜,吳俊來到天興洲大橋上協助對過往車輛內的乘客量體溫。
剛開始,防護裝備緊缺,吳俊戴著自備的口罩,腳上套上鞋套,身穿雨衣當防護服,手上戴的是用在廚房裡洗碗用的橡膠手套。天寒地凍,吳俊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天興洲大橋上沒有廁所,吳俊在管控點值守的時候只能儘量不喝水,這對身體本身患有疾病的吳俊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後來社區採取嚴格封控措施,她又被派到社區做志願者。
二月份開始,全國各地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吳俊說,那時候,一打開手機,看到的都是醫護人員逆行的身影。「看到這些逆行者,我決定要做點什麼。」
吳俊是一位手工藝品愛好者,平時喜歡「變廢為寶」用廢棄紙盒塑料瓶等做成工藝品。2017年,青宜居社區專門給她一間70多平方米的工作間。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給吳俊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做個抗疫天使布娃娃作為紀念。
隨著志願者報名人數增多,吳俊志每天參與志願服務的工作時間縮短為4個小時。吳俊在做完志願服務,就回家做抗疫天使布娃娃。直到4月8日武漢解封,她在疫情期間參與社區封控管理的志願服務工作才告一段落。
那段時間,最讓吳俊發愁的是製作材料不好買。買不到新布,吳俊就將自己用過的防護服消毒,然後洗乾淨,再裁剪,布娃娃身上系的絲帶是平時收集的廢棄的細繩。3月中旬,江蘇援鄂醫療隊離漢。吳俊帶著幾十個抗疫天使布娃娃、芭比娃娃為援助武漢的恩人送行。精心製作的抗疫天使布娃娃,受到了現場醫護人員的喜歡。
最近,吳俊精心製作的抗疫英雄布娃娃還被武漢市檔案館收藏,多件與抗疫有關的手工藝品被湖北省博物館珍藏。
每天都有援鄂醫護人員求贈
一傳十、十傳百,很多援鄂醫護人員知道了吳俊做抗疫天使娃娃的事,紛紛通過電話或微信向她求贈。
「我有一個小希望,後天3月29日是兒子12歲的生日,孩子特別想等我回家一起給他過生日,可是我這個做媽媽的離開他快60天了,生日肯定是不能陪他一起了。我答應了孩子等我回家給他補過一個生日。我想替孩子討一個禮物,行嗎?」一位醫護人員給她發來微信。
由於醫護人員撤離時間比較緊,很多禮物都無法趕在醫護人員離漢前完成,吳俊就寄送給外地的醫護人員。有的醫院求贈的醫護人員比較多,大家約好請吳俊一起寄送到醫院,然後再分發。
一個布娃娃看似簡單,但由於量比較多,全部靠手工完成,做布娃娃的時間長了,她最近身體也有些吃不消。吳俊伸開起繭的雙手對記者說,左手患上了腱鞘炎,右手食指已經麻木了。
自掏腰包製作郵寄 花費萬元
製作抗疫天使布娃娃之前,吳俊會在大腦裡有一個簡單的構思,然後就開始裁剪製作。事實上,吳俊沒有學過一天的美術,全憑平時的觀察,才「做什麼像什麼」。
1985年,年僅15歲的吳俊,被挑選進入武漢划船隊(現為武漢市水上運動學校),成為我國第一批女子賽艇運動員。她與隊員在雙人雙槳和4人單槳項目中,曾連續6年獲得全國青年錦標賽冠軍。1991年,21歲的她光榮退役。前些年,她愛上了手工藝品製作。
▲ 圖片來源 楚天都市報(資料圖)
疫情以來,她已經贈送了1000多件布娃娃。她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把郵寄費和材料費用算起來應該超過了一萬元。吳俊家庭並不寬裕,兒子大學畢業,女兒還在讀書。她說,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感恩。直到昨日,仍有醫護人員發來信息求贈。吳俊說,直到現在還差安徽醫療隊174個抗疫天使布娃娃。
「這些援鄂醫療隊是為武漢拼過命的,我贈送抗疫天使布娃娃,是為了表達一位武漢人的心意,感謝救命恩人。」吳俊說,凡是答應了別人的請求,她都會一一兌現諾言,這也是實現自己的心願。
總說平凡人最能讓人感動,
正是這些平凡卻偉大的人,
讓我們看到了生的希望,
也是這些平凡卻偉大的人,
讓我們看到了愛的力量。
感恩有你,
用「愛」為青山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