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快遞放菜鳥驛站似乎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不但沒有電話,連簡訊都沒有一個了。
而比較奇葩的是,過了菜鳥驛站上下班時間,取快遞經常性的會遇到問題。
有網友發帖稱,去菜鳥驛站,快遞員以過了七點為由,不給掃碼。
於是發生了如下對話:
「那我自己的東西我能直接抱著跑路嗎?」「我們有監控的,這屬於偷竊。」「我偷自己的東西,會受到什麼懲罰呢?」「這個……雖然可能懲罰不到你們這。」
「那我把這帶碼的紙撕下來,明天你們上班了幫我掃掉就好了嘛。」
「不行的。」
......
溝通無效之後,網友直接將快遞拿走,快遞員竟然頭都沒抬。
於是,網友提問:直接拿走菜鳥驛站的自己的快遞,會發生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直接拿走,只是菜鳥驛站少賺了你這一單快遞的錢,僅此而已,並不會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
要知道,網購的流程是,我買東西填了地址你快遞員電話聯繫我問我在不在家約好時間然後送貨上門。
這是合法合規的標準流程。
現在,不聲不響放菜鳥驛站,本來就是快遞為了偷懶或者方便一部分人而強行綁定給全部人不合法不合規的流程,無視並侵犯很大一部分人的合法權利。
雖然,有聲音認為此舉不妥:
快遞員們對此也是深惡痛絕:
但很明顯,聲討菜鳥驛站的聲音要多的多的多。
有知乎網友表示:
資本家的操作真的都是一模一樣啊,最開始先給你糖,低價吸引你還不止,有的還倒貼錢給你,然後把你養肥,它就來割你韭菜。網購如此,快遞如此,外賣如此,網約車如此,共享單車如此,一開始的糖有多甜,後面的刀就有多痛。
一個個的自詡新興行業,但實際操作一點都不新,一個個自詡科技網際網路行業,做的事卻毫無技術含量。
搞來搞去,做的只有一件事:
壓榨打工人,噁心消費者。
有網友認為:「這種入駐小區樓下的驛站享受了低廉的物業租金支持,享受著業主對快遞員最後一公裡龐大工作壓力的理解和支持,享受著收取了快遞公司暫存費用的好處,然後把最大的壓力和最繁瑣的部分轉嫁給消費者?荒天下之大謬。」
更有網友直言菜鳥驛站是違法行為:自己拿走自己的快遞本身沒有錯,這是轉嫁矛盾啊,將快遞公司與買家的矛盾轉嫁到買家自身上去了。我們作為消費者,卻受限於菜鳥裹裹制定的規則裡。花了錢,服務質量沒有提高,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流程。仔細想想,節省的是菜鳥驛站的和快遞員的人工成本啊,我們的寄件費用也沒節省啊反而上漲了!原先快遞費用本身就是給我們送貨上門的,現在倒好了,付了錢,我們自己去找快遞還要被強制下載app,不下載取不了,無法完成自助取件。況且強制下載app本身就是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保護法》第九條一二款規定賦予消費者的對下載該應用軟體的自主選擇權。
也有網友給菜鳥驛站出了一個終極大招:
建議菜鳥驛站整合一個領取快遞失信名單。
誰拿了快遞就走,擾亂了菜鳥驛站快遞服務的有效運行,增加了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就扣除他的快遞信用積分,直到信用降低到某個低點,讓全國菜鳥驛站聯合封殺此用戶。
說什麼也不能再讓這樣的用戶享受菜鳥驛站方便與靈活的服務!
知道不,搗亂不守規矩的人只會失去一個優秀的選擇。
只配得到送貨上門的快遞!
嗯嗯!穩妥!
看來,消費者苦菜鳥驛站久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