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下降,企業用工成本的上漲,工業機器人早已走進公眾視野,尤其是「智能制2025」戰略的提出,讓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的工業機器人,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那麼,廈門工業機器人應用現在發展到什麼程度?又給相關領域帶來了哪些改變?
一臺機器人能頂上百勞動力
將注塑好的PMI筆放在機器平臺上,不一會功夫,產品已被打磨拋光好。廈門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廈門較早實現「機器代替人」的公司;素材加工中心,則是一款在盈趣車間較常見的機器人——為外國客戶生產部件時使用,處理注塑件,用來給塑料部件打磨、拋光。
以往人工打磨時,因為各人的力度、習慣不同,注塑件的厚度、品質無法保障,比如打磨時力氣太大造成厚度不夠,力氣太小又太厚,無法精確控制產品質量。而使用素材加工中心後,打磨的精度、厚度都可控,質量大幅提升,客戶的滿意度也大大增加。生產車間的良品率從以前的80%左右提升至98%左右,生產效率提高了,耗損降低了。
產品精度大大提升的同時,盈趣的人工成本也大大節約。據透露,一臺素材加工中心的產能超過100個工人的總和,雖然每臺設備價值高達200多萬元,但對盈趣而言依然是大大提升了生產力。算一下帳,不難理解,以廈門市普通一線工人每月5000-6000元的工資為例,100個人一年是600萬-720萬元的成本,機器代替人後,不用半年就能回本。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生產數據都會實時上傳至盈趣自主研發的UMS聯合管理系統,實現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令生產更透明,客戶更放心。
從原料到出貨全程無人化
眾所周知,工業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它的普及顯著提升了生產製造效率與質量,應用中具有安全性、簡易性和低成本生產等眾多優勢。在政府與政策的引領下,廈門的高端製造業正在加快工業機器人應用,提升企業效能,位於廈門市同安區的國產連接器龍頭企業——廈門唯恩電氣有限公司 (簡稱:唯恩),正是最好的代表之一。
2017年6月份,唯恩正式對外宣布實施「Untouch」計劃;8個月以後,一個編號R025的機器人,正式加入唯恩生產大家庭。這位R025「先生」,是唯恩機器人陣營中的第25位成員,配合偉德設備公司的定製生產線,目前,R025號機器人已在壓鑄件二次加工的工序中記錄著自己的工作生涯。
什麼是「Untouch」計劃?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唯恩電氣有限公司計劃在2021年前,實現98%的量產產品從原料到半成品,再到倉儲、裝配、檢測、出貨,全程不接觸人手,該計劃也將對產品的零缺陷目標提出工藝保障。
廈門智能製造迎來爆發期
事實上,唯恩和盈趣,並非廈門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個案。如今,廈門企業對工業機器人認知度極高,雖然相比較數以萬計的企業數量,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但已有70多家大型重點企業正在嘗試或者已經在使用工業機器人。比如剛剛結束的廈門工博會上,廈門的參展企業達到約150家,佔到了智能製造展參展企業總數的六成。
航天思爾特機器人,成立於2006年,目前已經在五金衛浴行業、機械製造行業等多個領域推動智能化生產線。廈門航天思爾特機器人系統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孫啟民告訴導報記者,目前,廈門的智能製造正從萌芽狀態走向爆發期,尤其是有政策的陽光透進來後,廈門智能製造正在迎來自動化、智能化的一輪浪潮。
這樣的爆發,數據最有說服力。據了解,目前,廈門具有系統集成資質的企業有200家,天馬微電子、強力巨彩、弘信電子等重點行業龍頭企業智能化升級熱潮正在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