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4:39,欽先生來電:刀茅巷有家煎包店,在店門口貼了個通告,說12月5日到10日,老闆要回江西老家,到時店裡將暫時關閉,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要常回家看看」。我覺得這個通告很有意思,這個老闆很有人情味的,要是顧客在店裡吃煎包把東西落下,他也會貼個通知,讓顧客可以及時取回失物。
董呂平核實報導:這家賣生煎包的小店老闆姓柴,35歲,江西人。
柴老闆初二輟學,來到杭州打工,做了七年快遞員,工作雖累,但蠻開心,當時他負責慶春路附近區域的快件派送,有一次吃了附近開的煎包店的東西,覺得味道不錯,想想這些年來都在外打工,也是時候闖自己的事業了。在去年年底,他下了個決心,辭了工作,用這些年攢下的錢,開起了這家煎包加盟店。
店裡掛著11張老闆「真跡」
柴老闆的店面不大,八張椅子一字排開。店裡除了柴老闆,還有他老婆和一位打掃衛生的阿姨。
昨天上午,凡來店裡的顧客,都被門口貼的通知吸引——
尊敬的顧客,為響應國家「常回家看看」的號召,我們決定12月5日—12月10日暫停營業,回家看望父母孩子……
通知是用毛筆字寫的,共71字。紙是從網上買來的宣紙,字出自柴老闆之手。
中飯時間,來吃煎包的顧客蠻多,不管誰在看通知,柴老闆都會迎上笑臉,把通知的內容解釋一遍,並雙手抱拳以示歉意:「小孩子在家鬧,想回家看看,順便看看父母!」
顧客紛紛點頭,誇他毛筆字寫得好。他擺擺手,「瞎寫著玩的,字不好看。」
除這份通知外,店裡還有11張寫滿毛筆字的作品,像日曆紙一樣整齊疊好,掛在店門入口處左手的牆上。
這些,也都是柴老闆寫的。有理由相信,它們也在等待欣賞的目光。
柴老闆念初中時,聽老師說,要練好字,才能做好人,從此他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高潔」,暗合「高風亮節」的諧音,他只要一空下來就練字,雖說這些年工作忙,練字這項功課,始終斷斷續續不曾停過。
柴老闆說,寫字練字,都是看心情,心情不好練兩手,寫著寫著,心就慢慢能靜下來,很多事情能想得通,有時從書上或電視上得來好的語句,柴老闆也會寫下來。
比如他喜歡寫那段電視上常播的廣告語:人生如同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
「喜以文人自詡之,
怎奈胸無三兩墨」
做生意難免遇挫折,每到這個時候,柴老闆就翻出寫過的字,為自己打氣。
三個月前,煎包店附近一家大型超市突然關門停業,人流量一下子少了很多,店裡生意也受了影響,他又用一紙毛筆字抒發感慨:人生如歌,高低快慢,坎坷平坦,順境逆境,歌聲如此,人生亦然。
有一次,女顧客來店裡吃煎包,臨走時落下一隻黑皮包,柴老闆就用毛筆字寫了失物招領,貼門口的牆上。
「這份失物招領我下筆很重,墨很厚實,很顯眼,這是我寫的較工整的毛筆字,其他的字大部分都很潦草,呵呵。」後來女顧客來店裡找到了她的包,臨走時沒忘誇誇柴老闆,毛筆字不錯哦!
去年7月,柴老闆第二個兒子出生,他心情大好,春節過年時寫下一副對聯:辭舊迎新喜添柴中柴,去煩求樂無爭人上人,橫批:柴知有樂。
柴老闆說,心裡明白自己的毛筆字難登大雅之堂。「我就是真的很單純地享受寫字,就是圖這個樂子。」他說,毛筆字寫的就是一份心情,能鍛鍊人的耐心,甚至能從下筆的輕重和臨摹的字體當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柴老闆這次回家,除了看望二老之外,主要還特別想和他11歲的大兒子做一次溝通,因為媽媽對他說,你兒子上學經常調皮搗蛋。
輟學後在外闖蕩多年,雖然也能賺些錢,但柴老闆深知沒文化就會常碰壁,他想好了,要把自己的經歷告訴兒子,只有認真讀書,才能長本事。
他也曾用毛筆帶著自嘲寫下心聲:喜以文人自詡之,怎奈胸無三兩墨。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敢後悔想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