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出遊,每年十一假期總要剩下那麼兩天不知道幹點啥好。相比逛商場買買買,看展覽無疑更適合帶娃一起。畢竟,展覽場館都是開闊又敞亮的,相比窩在家裡或者扎堆人流密集的商場,簡直是再好不過了。
可能因為疫情期間積壓了不少,十一期間展覽相當「豐盛」,而且真的有好多適合孩子的展覽。如果在假期最後兩天帶娃去看展,還會讓娃靜下來、收收心。
紫禁城的六百年
這個展覽相信很多人期待了好久。但對帶娃一族來說,之前孩子一直上課,周末也是一堆課要上,根本找不到機會去看這個重磅展。趁著十一假期,把這個百年一遇的大展給看了吧!或許,想了解這座雄踞北京幾百年的紫禁城,這次,恐怕是最好的機會。
展線全長256米,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計450餘件。展覽緊扣「時間」這一主題,以四季變化的景象為背景,使觀眾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感受到故宮不同季節不同景象變化的美感。
千古風流看東坡
蘇軾,恐怕是出現在語文書、歷史書裡最多的古代名家了,除了詩文、書畫的造詣卓越,他高雅的生活品位與豁達的人生態度也深受後人敬仰,是孩子越早了解越好的。
這次展覽必看還有一個理由: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大陸蘇軾墨跡最為集中的收藏單位。同時還藏有部分重要的蘇軾師友作品,以及大量受到蘇軾影響和能夠反映其藝術思想的相關藝術作品。藏品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展覽共分為四個單元,分別從蘇軾的交遊與時代、蘇軾的文學創作、蘇軾的書法藝術及其影響、蘇軾的生活情趣與人生態度等不同角度展現。
能帶著孩子一起,看到《前後赤壁賦卷》等流傳百世依然如雷貫耳的作品真跡,是不是想想就激動了起來?
妙手補書書可春
之前,家裡的孩子就很愛看《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這次,終於有機會帶她去親眼看看匠人們是如何恢復百年、千年前的文物的。「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典籍博物館)聯合全國各省級古籍保護中心共同舉辦。展覽在匯集參賽作品的同時,還展出了《趙城金藏》、敦煌遺書、《永樂大典》等珍貴古籍修復作品,是目前以古籍修復成果為主題的最大規模的展覽。同時還展出了古籍修復工具設備以及古籍修復用紙等實物,通過修復專家視頻講解、修復師現場演示、觀眾互動體驗等方式,展示古籍修復技藝。
計算機藝術簡史
「非物質/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回顧了20世紀60年代至今「計算機藝術」的發展歷程。這種數字展覽看下來,你會發現孩子對數字藝術的接受程度,要比大人想像得更強。這一代孩子好像天生就對計算機、數字、編程和裝置藝術有著天然的熟悉感。展覽對機器學習美學、數字客體性以及科學技術的反思進行了探討。展覽匯集了30餘位藝術家的相關作品——從計算機藝術先驅薇拉·莫爾納、曼弗雷德·莫爾、艾德蒙·庫紹,到當下活躍的數字藝術實踐者池田亮司、米格爾·舍瓦利耶、誇尤拉,以及劉娃、徐文愷(aaajiao)、陸揚等年輕中國藝術家。如果孩子對這方面感興趣,千萬不要錯過。
潮玩造物博覽會
HWE2020北京潮玩造物博覽會僅在十一假期(10月1日到5日)這幾天舉辦,可算是「過了這村沒這店」。據官方信息顯示,現場會有數百款潮玩限定品以及限量品和首發盲盒。
展覽上會有來自韓國、泰國的限量款潮玩,百餘家國內潮玩獨立設計師也會攜新品亮相。如果有喜歡的,一定要果斷下手。
除了潮玩,手作創意集市估計也能讓娃樂得夠嗆。據說會有百款手帳周邊、布藝、羊毛氈等等原創手作產品。而且,北京坊周邊還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帶娃去看這個展覽的同時,逛逛吃吃買買也一定超級開心!
文並供圖/錢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