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手套大王,靠愛滋病發家,借疫情暴漲成首富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華商韜略

文 | 華商韜略 牧海

疫情之下,從眾掃貨成了人群恐慌的一劑良藥,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將行業從平地捧上青天。由此也誕生了一組奇觀:不僅口罩、雙黃連斷貨,就連雙黃連月餅都供不應求。

一時內 ,大量資金湧入口罩行業,最誇張的時候,有人三天回本月入千萬。正是這樣的消息吸引著更多後來者的入局,但是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口罩產能開始出現過剩,近期,不時有媒體爆出口罩廠商貨品積壓、瀕臨倒閉。

突破了市場需求的紅線,地獄天堂就是一線之間。

口罩生產雖然在短時間內催生了大量財富,但也伴隨著風險。同樣受疫情助推,相比之下,有人做手套生意卻四平八穩、可謂悶聲發大財。

今年以來,英科醫療股價累計漲幅已超400%,雄踞滬深兩市首位(剔除年內上市新股)。

問題來了,一隻手套究竟能賺多少錢?

疫情之於餐飲、酒店、電影等行業,是毫無疑問的「黑天鵝事件」,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和醫療相關的口罩、手套行業則迎來了大豐收,而介於兩者中間,口罩由於原材料熔噴布價格的上漲以及整個行業量能有限,「錢」景已大不如前。

這時,手套行業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

據媒體報導,去年英科醫療的出廠價為PVC手套9分錢、丁腈手套0.18元/只,平均一隻手套大約能賺一分錢。而到了2020年,受到疫情的推波助瀾,需求爆炸。不僅國內手套漲價,3月之後海外訂單價格也持續走高,近期英科新詢價的報價已超過100美金/箱,一箱1000隻,折算下來每隻的價格在0.7元左右。

即便是國內市場,目前天貓英科官網丁腈手套的均價也在0.5元/只、PVC手套的0.3元/只左右,海外價格無疑更高。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手套的價格漲了又漲,從原來的1分錢,到目前的售價1毛,新增出的利潤足有正常情況下的十倍。

甚至到4月下旬之後,部分丁腈手套漲價一度超過6毛,對公司來說這部分溢價都是純利。據相關人士估計,這樣的情況將至少持續到明年一季度。不止如此,PVC/丁腈所需的上遊材料——原油近來持續徘徊在低位,這為行業的利潤又增加了引擎。

既然手套這麼賺錢,那為什麼大家不做,都跑去做口罩呢?

殊不知,醫用手套的行業門檻遠高於口罩,而想要投產,其難度又比核酸/抗體檢測還高,短期內產能幾乎無法大量釋放。這給了手套行業的「原住民」極大利好。因此,有證券人士看好英科醫療,認為其幾年的利潤最高可能達到40億元,市值突破300億,成為今年的10倍股。

英科醫療一季度的表現佐證了這樣的判斷: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73億元,同比增長56.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增281.72%。

【昨日籍籍無名,今日已成首富】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拿這句話來形容英科醫療的實控人劉方毅或許有些誇張。去年,英科醫療的市值還僅為12億元,在胡潤百富榜上,劉方毅籍籍尚且無名,淄博地區的首富,還是山東清源集團64億身價的馬之清。

但轉眼到了今年5月,目前,英科醫療股價已超過87元每股,總市值突破190億元。

眼看公司股價節節上漲,5月12日,英科醫療發布公告稱,將非公開發行股票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年產61.84億隻(618.4萬箱)高端醫用手套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此次定增的發行價格為43.72元/股,而發行對象只有實控人劉方毅一人。

劉方毅此前持股37.87%,如果將即將定向增發的股份加進去,其持有的股票價值約達80億元。從籍籍無名到成為山東省淄博市的新任首富,劉方毅僅僅用了半年。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劉方毅正是靠著做手套倒爺賺來了第一桶金。

20世紀80年代末,高中剛畢業的劉方毅在家人支持下,借錢去美國留學研讀電子專業。在美國讀書期間,劉方毅恰好遇到了一場美國社會的愛滋病恐慌潮。

當時美國需要大量的乳膠手套,正巧中國有貨商因缺乏銷路賣不掉,劉方毅便吃準信息差開始「倒手套」,第一個月就賺到8000美元的利潤。

此後,劉方毅開了一間醫療公司,專門做醫療類產品的國際倒爺,留美十年後,他帶著300萬美元回了國。

【有機構跑步進場,也有機構年前甩賣】

英科醫療的神奇表現和疫情的助推有極大關係,但在股價瘋長的背後,公募等境內機構資金的集中進場,也為其股價添了一把新柴。

英科醫療一季報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顯示,有4家基金公司屬於新進者。其中,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手持537萬股,直接成為了公司第二大流通股東,要知道該基金的買入時間為3月31日,目前為止,這部分籌碼浮盈幅度也到了80%,浮盈金額約2億元。

圖源:雪球

除此之外,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工銀瑞信前沿醫療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等,都是在一季報新入英科醫療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列,浮盈金額分別約1.5、1.6億元左右。

根據Wind數據,截至一季度末,英科醫療中的基金持股共計3249.25萬股,佔流通股本的24.85%。而去年年底,這個數據僅為5%左右。

今年以來,英科醫療共有5個交易日被交易所公布龍虎榜,全部集中在第一季度。這5個交易日的榜單中,全部呈現機構席位掃貨,合計買入金額多次超過1億元。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一些機構賺得盆滿缽滿,也有機構在黎明前拋售退場。英科醫療真正開啟牛市是在今年之後,而廣發證券—中庚小型價值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則在去年年底大幅減持。在去年年報中,這家基金還位列十大股東名單中,到了2020年一季度,名單中則乾脆找不到名字了。

股市有風險,減持也需謹慎。

相關焦點

  • 業績暴漲150%,行業唯一上市公司,全球醫用手套大王的造富神話
    業績暴漲150%,行業唯一上市公司,全球醫用手套大王的造富神話來源:藥智網|露露君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醫用口罩、醫用消毒液、醫用溫度計等行業的暴利發展,殊不知,還有一種行業也悄悄變成了隱形消費冠軍——醫用手套。
  • 劉方毅:從零到身家百億,看中國「手套大王」崛起的智慧!
    2019年,藍帆醫療營收34.85億元,淨利潤4.93億元;而英科醫療營收20.83億元,淨利潤1.78億元。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英科醫療成了資本市場上的一匹黑馬,上升勢頭迅猛。2020年7月15日,英科醫療股價觸及184.3元的高點,相較年初的16.3元/股,漲幅超過10倍,是該年度(去除新股外)唯一一隻10倍股。
  • 劉方毅:疫情黑天鵝成就的手套商
    (劉方毅,現任英科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英科環保再生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塑料再生協會常務理事。)獲獎理由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2020年,他帶領團隊生產了上百億隻醫用一次性手套,讓這一隻只小小的手套守護著萬千醫務工作者的生命安全。
  • 暴漲709億美元成亞洲首富,除農夫山泉外,鍾睒睒還有這個身份
    來源:九個頭條繼李嘉誠和馬雲後,鍾睒睒成為第三個榮登亞洲首富的中國人。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以778億美元總資產超越印度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穆克什-安巴尼,榮登亞洲首富的位置,並在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11位。
  • 3日暴漲逾30倍 「爆炒」後中國醫療集團「打回原形」
    尤其是港股創業板上市的中國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醫療集團,股票代碼:08225),三個交易日,近20小時,從0.113港元飆升至3.91港元,在低迷的港股市場中逆勢暴漲逾30倍,累計成交金額超25.12億港元。而這一熱度並未持續很久,2月3日,中國醫療集團開盤迅速閃崩,一度跌超50%,截止當日收盤,報0.970港元/股,下跌49.74%,換手率17.57%。
  • 淨利潤暴漲3300%,械企又砸下140億|淨利潤|PVC|械企|手套|丁腈|...
    近日公布的公告顯示,其今年前三季度已經達到43.73億元,同比增長3376.72%,利潤暴漲的背後,是疫情之下一次性手套的需求爆發式增長。作為國內一次性醫用手套巨頭,藍帆醫療和英科醫療紛紛擴大產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疫情仍舊在持續,對於PVC、丁腈等高端醫用手套仍舊是供不應求。另外全球最大橡膠手套供應商關閉生產,更是加劇了供需失衡。
  • 藍帆醫療年產0.5億隻醫用口罩項目投產,手套在美國市佔率數第一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疫情的爆發,醫用防護產品的需求迅猛增加,醫護人員以及密切接觸者需要做好嚴密的醫療防護。在需求方面,隨著國人健康衛生意識增強,加上近年來部分城市霧霾加重,我國口罩需求量不斷上升。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數據,2011年,我國口罩行業需求量約為10億隻,同比增長13.6%;到2018年,需求增長至40億隻左右,同比增長17.65%。
  • 最大醫療手套生產商停工「驚擾」全球產業鏈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麻曉超 陳鋒 北京報導馬來西亞近日新冠疫情態勢嚴重,當地一家上市公司一度成為疫情「震中」。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醫療手套生產商,每年生產900億隻手套,產品銷往195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每年為其貢獻近三成的營收。
  •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 目前在全球有593家直營門店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 目前在全球有593家直營門店 2020-08-20 17:22:07  來源:閩南網   《福布斯亞洲》發布最新新加坡50大富豪榜,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以138億美元淨資產位列榜首
  • 貝索斯靠亞馬遜發家,但你知道他們都是靠什麼成為本國首富的?
    現如今信息如此發達,人們了解世界的方式多種多樣,對於世界首富或者本國首富基本上都能了如指掌,就連他們每年身價的變化,名次的改變,所屬哪一行都能摸得一清二楚,比如貝索斯依靠亞馬遜,以1345億美元身價成為世界首富。
  • 「河北首富」捐款1000萬!扛煤氣罐創業,成身家640億燃氣大王
    旗下有新奧能源(02688.HK)、新奧股份(600803.SH)、新智認知(603869.SH)、西藏旅遊(600749.SH)四家上市公司。員工總數近 5 萬人,帶動生態圈夥伴共同成長,持續擴大就業並積極納稅。2018 年納稅近 56 億元。
  • 「中國疫苗大王」,身家超百億成廣西首富,如今卻質押大量股票
    誰也沒想到,被稱為「中國疫苗大王」的昔日首富蔣仁生,卻開啟了質押股票、減持套現的狂暴之路。文 / 華商韜略 吳蘇 編輯/倪晨近日,上市公司「智飛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蔣仁生將其所持有的2800萬股進行了股票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3.29%。三天後,又發布公告稱,蔣仁生解除質押4050萬股。
  • 大學生辭職創業,靠22頭豬起家,今月賺10億成中國養豬界首富
    大學生辭職創業,靠22頭豬起家,今月賺10億成中國養豬界首富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創造了一大批房地產行業的富豪。近年來的首富,不是網際網路行業就是房地產行業。另外醫藥出身的首富也不少,不過今天吃土君要介紹農牧業出身的河南首富——秦英林,河南首個千億首富,而且還是中國養豬界的首富。
  • 美國豁免手套等醫療產品關稅 藍帆醫療高管:行業或加速擴產丁腈手套
    在孫傳志看來,隨著佔據全球半數需求的美國市場訂單增加,作為擁有全球手套90%以上產能的中國,也不排除行業加速丁腈手套擴產。美國豁免中國手套關稅由於手套最大出口地的關稅政策鬆綁,除夕以來一直加班加點的藍帆醫療又迎來一劑強心針。當地時間3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網站更新,對27家美國企業總計100多項進口中國的醫療相關產品進行關稅豁免。
  • 暴漲的「信義系」與「玻璃大王」李賢義
    01 「信義系」的暴漲 近年來,信義光能依靠雷厲風行的投資擴張,穩坐光伏玻璃龍頭寶座,且不斷拉開與第二名的差距。今年以來,信義光能股價已暴漲153.17%,協同「信義系」的信義能源、信義玻璃,連創歷史新高。
  • 中國醫療集團為何三天暴漲近40倍?
    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可以支撐起突然暴漲幾百倍的股價?投資者面對這種走勢奇特的股票應當如何應對?從「低調」變「高調」時代財經翻查了過去將近一年與公司相關的市場研究報告資料,發現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裡沒有外資大行、券商機構覆蓋對這家公司的跟蹤研究。這表明中國醫療集團極少走進券商機構研究團隊的視野。
  • 中國職校大王:他在全國辦了168所學校,掙來150億元成安徽首富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企業家,在南翔技校、新華電腦學校、新東方烹飪學校、萬通汽修學校、北大青鳥這五大知名技校中,有三家是他創辦的。而他更是憑藉著這些職業學校,一舉成為兩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自己更是成為了安徽首富。
  • 疫情期間頻現醫療物資詐騙 防疫手套背後的騙局
    防疫手套背後的騙局 山 蘭 自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防疫物資比如口罩、洗手液、防護服和護目鏡等等都成了搶手貨。尤其是口罩,由於疫情初期供不應求導致價格迅速飆升。
  • 全球最大醫用手套製造商旗下公司被美國「拉黑」 今年來股價暴漲...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美東時間周三(15日),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將全球最大的醫用手套製造商Top Glove Corporation Bhd的兩家子公司加入了「黑名單」,因其涉嫌使用強制勞工。
  • 作為四川人卻成新加坡首富,且還在中國撈金
    正因為如此,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也成了餐飲業的首富。海底撈也是一家上市的餐飲品牌,它於2018年在香港上市,然而在上市後不久,張勇夫婦就改了國籍!隨後的10月份,原本是四川人的張勇卻成了新加坡首富,這說實話有點戲劇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張勇的身價就暴漲了438億,當然他的錢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市場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