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當兵的年輕人裡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大學生,這幾年我國的徵兵重點也是開始向大學生傾斜。大學生參軍入伍,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高校新生,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這三個階段去當兵,各有所長,建議都了解。
高考結束之後,考上了大學,但是沒有直接去上大學,而是先保留學籍然後去當兵,這個時候去當兵,有這3方面的優勢。
一、年齡比較小,在部隊年輕就是資本,年齡小體能進步得比較快,專業技能也能更快地掌握,年齡小晉升空間更大,在部隊裡面晉升方面是有年齡上限制,如果考上了軍校,晉升空間更大。
二、剛參加完高考,高中的知識點還記憶猶新,所以進入部隊之後稍微複習一下,很快就能夠恢復到高考的巔峰狀態,考上軍校的概率更高。
三、高考結束直接去當兵,同樣享受大學生入伍的優惠政策,退伍回來之後學費國家補償,相當於免費讀大學,由於大學還沒開始就直接去當兵,所以退伍回來之後對自己的學業沒有任何的影響。
不足之處: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只能從戶籍所在地報名入伍。
通常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參軍入伍的情況比較多,現在在部隊裡面能夠考上軍校的基本都是在校大學生居多,因為在部隊裡面考軍校的難度要比地方高考簡單很多,競爭人數比較少,因此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完全有機會考上軍校。
在校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優勢就在於,可以選擇從高校所在地報名入伍,也可以選擇從戶籍所在地報名入伍,通常是選擇優撫政策更好的地方。一般是經濟越發達的城市,優撫政策越好,各方面的補助更完善,因為這涉及到「大學生入伍獎金」和「義務兵優待金」,以及退伍回來之後的就業等相關政策。
在校大學生去當兵,退伍回來之後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兩年義務兵期滿退伍回到學校之後,可以跟學校申請換到更好的專業,因為每個學校都有王牌專業,這樣的專業就業率更高,轉到這樣的專業學習並完成學業之後,就業問題基本不用擔心。
在校大學生當兵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兩年沒有學習過大學的知識,因此退伍回來之後,學業有可能跟不上,對自己的學業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大學畢業生當兵分為兩種情況,分別是應屆生和往屆生,其中應屆畢業生,可以選擇從高校所在地報名入伍,也可以選擇從戶籍所在地報名入伍,但是往屆生只能從戶籍所在地報名入伍。
一、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有兩種方式分別是直招士官和義務兵。
對於想留在部隊長期發展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選擇直招士官是最好的方式,因為直招士官進部隊之後,會根據大學所學的專業分配到對應的工作崗位上,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找到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把專業技能學精通的情況下,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那是遲早的事情。
把專業技能學精通,晉升高級士官都會優先考慮,哪怕退伍回到地方,也不用擔心二次就業問題,因為已經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只能走義務兵的方式入伍,因為直招士官,有專業和名額上的限制。走義務兵的方式入伍,在部隊兩年期滿之後轉士官,直接授予中士軍銜。
二、大學畢業生當兵在部隊表現優異,有機會考軍校或者是提幹。
專科畢業生去當兵的時候年齡不超22周歲,在部隊就有機會考軍校,屬於專升本考試,主要的競爭者都是大專畢業生,考上之後需要到軍校再讀兩年,畢業下部隊就是幹部。
本科畢業生當兵的時候年齡不超過22周歲,在部隊就有機會,參加大學生士兵提幹考試,前提是要在部隊表現優異。考上軍校之後,需要培訓半年左右,畢業之後,就是中尉軍銜,下連隊擔任排長職務。
三、大學畢業生當兵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年齡偏大,體能上會多吃一些苦,體能進步得比較慢。
綜合以上分析,高校新生,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當兵。各有各的優勢,同時也有不足之處。
高校新生當兵,主要的優勢在於年齡小,晉升空間大;考軍校有優勢;退伍回來不會對自己的學業造成影響。劣勢,不能從高校所在地報名當兵。
在校大學生當兵,主要的優勢,入伍地可以選擇從學校或者是從家鄉;考軍校和退伍回來轉專業。主要的劣勢,兩年義務兵退伍回來可能對自己的學業造成一定的影響。
大學畢業生當兵主要的優勢,直招士官入伍;兩年義務兵期滿,轉士官是中士;在部隊表現優異,有機會考軍校和提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