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募格學術撰寫。參考來源:新浪微博、北京日報、募格課堂、各高校官網等。
近日,高校宿舍問題頻發。矛盾點基本都集中在宿舍加塞人,宿舍環境不好,為了迎接新生強制老生搬宿舍但宿舍環境一言難盡等...... 不過好歹也都算解決了研究生住宿的問題。
但近日,有不少高校下發文件明確告知不再給部分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宿舍。
這下,可真是連住都沒得住了。
高校下發規定明確不為全部研究生安排宿舍
近日,多所高校官網上可查詢到信息,學校明文規定部分全日制研究生不再安排住宿。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2020年碩士招生簡章:實行住宿申請制,住宿費用自理。學校鼓勵有條件的同學申請不住宿。全日制學碩、專項計劃全日制學碩安排校本部住宿。除以上兩類研究生外,其他類型的研究生,包括專業學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研究生、已明確由院系安排或協助安排住宿的研究生等,學校不安排住宿。
清華大學
依據清華大學發布的有關研究生住宿情況通知顯示:因學校學生宿舍資源緊張,定向就業類別(不轉檔案)碩士生不安排學生宿舍住宿。
復旦大學
復旦從2019級開始,除「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計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計劃」、面向西藏地區「公共管理人才培養計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研究生支教團」、「人才工程預備隊(一期)」等專項外,不安排專業學位碩士生在校內住宿,學生原則上需自行安排住宿。
學校也提到會協助全日制專碩以社會化的方式解決住宿需求,對此學校協調了社會資源,提供愛久公寓供學生選擇。下表是2019級碩士研究生提供的住宿收費情況,水電費等其他費用另外結算。學校會給專碩每月800元補貼,一共10個月。
北京師範大學
同在北京的北師大,宿舍也很緊張。2020年碩士招生簡章中關於住宿的說明:全日制學碩安排住宿,培養地在北京的專碩不安排住宿,在珠海的專碩在校期間安排住宿。專項計劃碩士研究生,由學校安排住宿。定向就業的北京地區碩士研究生不解決住宿。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錄取為全日制125100工商管理碩士專業以及錄取類別為定向就業(除少數民族骨幹、強軍計劃)的考生,我校不提供宿舍。
廈門大學
廈大通知:被錄取為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和全日制定向類別的研究生(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計劃和定向新疆高校培養博士學歷師資計劃的新生除外)不安排住宿。
其實學校暗戳戳不給專碩安排住宿這個事情,從前幾年就出現端倪了,2018年,一則爆文《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將北大宿舍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作者為幾位北京大學2018級專碩研究生。他們在文章中說:
因宿舍資源緊張,至少有45%的新生將無法入住北京大學萬柳公寓,且學校未提供其他安排,由學生自行解決住宿問題;而那可以擁有宿舍的55%的「幸運兒」,則將利用「聽天由命」的抽籤方式決定。」
當時引起不少學生的憤怒,學校不儘早制定解決方案,等到開學了再告訴學生沒有地方住,自己在北京租房一個月可能要花費2000的房租,這對於研究生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
後來,北大注意到了輿論,對於沒有抽籤到宿舍的同學,通過調整圓明園校區進修教師、訪問學者原定住宿安排,幫助解決了住宿問題。
但很顯然,擴招與宿舍緊缺的矛盾一直存在。
果不其然,今年,在宿舍徹底不夠住的情況下,學校明確了不為部分學子提供宿舍。
持續擴招下,不提供宿舍恐怕會成高校常態?
其實除了明文規定不再為全部研究生提供宿舍的這些高校以外,還有很多高校雖然沒有說,但也暴露出了自己校內宿舍緊張不夠住的問題。
比如:
湖南師範大學
多名湖南師範大學研究生新生在微博曝料說,由於今年研究生擴招,比往年增加448人,宿舍安排緊俏,導致申請宿舍系統開放幾分鐘內床位就被搶光,將近200多名研究生沒有申請到宿舍!
圖源:微博@研究生發言bot
根據湖南師範大學2019年、2020年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來看:
2020年碩士研究生共錄取3380名(不含推免生),其中全日制碩士2980名,非全日制400名。
2019年碩士研究生共錄取2932名(不含推免生),其中全日制碩士2532名,非全日制400名。
以往通知裡只說不給定向就業、非全、附屬醫院研究生新生以及長沙本地生源安排宿舍。根據學生提供信息,湖南師範大學去年有93%的研究生可以申請到宿舍,但今年出現了研究生未申請到宿舍的情況。
中南大學
據中南大學博士生反映:有關研究生住宿問題在本校並不是個新話題了,學院博士70多人,接近一半沒有宿舍住。問宿管站,說每年都是這個情況,只能等人退宿,或者出去租房,學校是沒辦法的。
中南大學住宿區主要是南校區,北校區,湘雅校區和鐵道校區。研究生可能被分配到任何一個校區。中南大學採取網上搶宿舍系統,分別是600-1200元各個價位的宿舍。
圖源:知乎用戶
有關搶宿舍的經歷,中南大學的學生們反映情況及感悟如下:
研一的表示9:30開蹲,10點進入搶宿舍頁面亂碼被踢出了系統,再登陸就只有600的可選了。
我已經在外面租房住了兩年了。今年房租漲的受不了了,跑去申請宿舍,物管告訴我:要優先安排給新生,不好意思,請理解。
因為研究生擴招嚴重,幾乎每一個大學都遇到同樣的問題,研究生住宿緊張,絕對沒有抹黑自己學校的意思,要充分理解並給予校方足夠的時間完成宿舍翻新及擴建,改善學生們的住宿環境。事情處理好之前只能憑藉自己摸爬滾打,少受委屈。
中國醫科大學
該生稱日前收到學校通知,由於宿舍緊張,僅給全日制臨床醫學學碩提供一年住宿,後兩年按照慣例自己解決。該生表示,如果除去租房,每年至少12000元的花費,加上個人生活費,每個月至少2000元。因為家庭經濟原因,無力承擔這筆支出,有可能放棄入學的機會。
雖然學校沒有明文規定不提供宿舍,但搶不到宿舍就沒地住的現實卻擺在眼前。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學子對宿舍緊缺的現狀都表示認同和擔憂。不少高校都在不停的改造宿舍樓或者給現有宿舍裡面加人來緩解沒地住的尷尬。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高校解決不了無地建宿舍的尷尬局面,那麼將來不為全部研究生提供宿舍恐成常態。
研究生住宿到底有多難?
近幾年,有關研究生宿舍矛盾的問題頻發。但今年貌似尤其尖銳。
這已經是近幾個月內我們第n次報導有關高校宿舍問題的事了。
比如: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博士公寓違規增設床位,堵塞消防通道
南京大學收一樣的住宿費,但把部分研究生安排到住宿條件差的本科生住宿
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專業部分研究生無宿舍可住
華南農業大學報考前告知所有新生入住條件不錯的燕山區,臨近開學卻被告知部分學生去黑山、小五山居住,無獨立衛浴無洗衣機。
重慶郵電大學2020 級研究生住 30 年前的 8 人間宿舍,無獨衛無陽臺,公用廁所和洗漱臺。
.....
而且,不光是這些暫時沒地建新宿舍樓的高校,有些高校雖然匆匆忙忙為了擴招大軍建立了新宿舍,卻依然顯示出很多管理上的不足。
比如前段時間有博主爆料稱:我住在清華大學雙清公寓,但是甲醛嚴重超標,我本身對氣味非常敏感這幾天只要在屋子裡待著就很難受,睡一夜之後更是渾身難受……
截圖自微博@博士圈
截圖自新浪微博
雖然學校後期都安排了專業的除甲醛公司,但是除甲醛是個長期的事情,在此之前就得自己忍受。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校新校區離正常上課的校區十萬八千裡,雖然住是有住的地方了,但每天來回上課就要奔波一個多小時... 實在是勞心費力。
每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當你被各種瑣碎的事兒幹擾的時候,你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學習、工作的。科研應該簡單一點,做學術也應該快樂一些。
諸多問題匯聚在一起,不得不感嘆一句,研究生住宿真的太太太難了!
學校應該怎麼做?
其實歸根結底,宿舍問題還是需要學校的統籌安排。住宿問題也代表著一個學校的人文關懷。
對於短期內無法解決擴招和沒地住的學校。
應該最起碼
在招生簡章中明確住宿環境。不要在招生宣講說一套,臨開學了又是另外一套。
對於無法提供宿舍的學子給予一定程度上的租房補助。在外租房不比住校內,房租一般都比校內昂貴。對於這些學子,高校應該給予一定的租房補貼來緩解學子的經濟壓力。
對於新建了宿舍的學校,也要考慮宿舍的後續管理問題,不能建完新宿舍就完了,宿舍最起碼的住宿安全(有沒有甲醛之類的異味)要保證。
雖然住宿問題現在在很多學校都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但衷心的希望未來能越來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