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青年報(記者 樊富盈 通訊員 範永根)今年28歲的樊富貴大學的專業是電子商務,前些年畢業後進了一家國企做了一名家電清洗師。一幹就是兩年多,前年老家農村開發了旅遊行業,樊富貴感受到了商機。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經驗積累,他毅然決然的辭去了國企的200萬年薪工作,回到家鄉,把自己家的農田以及房屋改造成了家庭農場和農家樂,樊富貴還是重慶邦樂家電清洗公司創始人。
家庭農場是繼農家樂之後又一個火熱的市場,所以它符合當前農村的發展趨勢,生態養殖,種養結合,很多城市裡的人也喜歡去這種地方。樊富貴結合了自己家鄉的特點,首先改造農田。他把家庭農場劃分了幾個區域,一個是小型的養殖場,裡面有雞鴨、野兔等。
還有個是草莓,有機蔬菜園地,讓遊客能感受到親手採摘的樂趣。把家鄉的農特產品和生態養殖結合起來,他找到了一條致富路。經過這3年的努力,他的家庭農場以及農家樂年收入已經穩定在800萬元左右了。也許大家都好奇,他是通過哪些辦法做到這樣多的收入呢,樊富貴給大家總結了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以野地商店形式存在。也就是說,在農場裡,有著各種各樣的商品,草莓、有機蔬菜、水果等等,都是以零售的方式向大家出售。還有土豬、散養雞,野兔等等。動物糞便直接作為有機肥上到菜地,一舉兩得。遊客去遊玩,還能購物,這個模式是很得人心的。這裡面的經營模式很多很多,一時半會也說不完。
二、上網通過網際網路銷售。目前的電商環境越來越好,各種各樣的農產品都可以到網上去賣,國家也很支持這一塊。如果家庭農場的土特產通過網上銷售,都能取得很大成功。樊富貴他們團隊在網上賣土雞蛋,最多一個月賺10萬。在各種平臺賣土特產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三、生態特色養殖,土雞蛋等品牌很受歡迎。因為家庭農場的養殖不封閉,看的見,摸得著,容易形成品牌效應。只有導流入口,不斷宣傳,就會有一定的品牌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農村的發展已經緊隨時代的腳步了,怎麼把當地的資源結合起來是我們新時代的農村要考慮的問題了,像樊富貴這樣把家鄉旅遊資源和家庭農場結合起來成功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了。既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給城市人們想要放鬆自己提供了好的去所,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