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有一名18歲的女孩在使用湯勺壓喉嚨催吐時,不小心將12cm長的瓷勺吞入胃裡,幸好及時送到醫院取出,目前已無大礙。近些年我們已經被反覆科普過,催吐的危害不容忽視,但仍有很多愛美的姑娘趨之若鶩,你問她們為什麼要催吐?得到回答都一樣:你看我胖的啊!
再科普一次,催吐是一種常見的錯誤減肥方式,通過刺激喉嚨的方式將已吃進去的食物嘔吐出來,看起來吃了東西後催吐跟沒吃一樣,但這樣做很容易導致胃酸反流灼傷食道,腐蝕牙齒,對心理的傷害也極大。
人在減肥的過程中,一旦焦慮就想走捷徑,比如催吐、節食、過度運動等,這些錯誤的減肥方法,非常容易導致進食障礙。進食障礙是致死率最高的一種精神障礙疾病,死亡率高達5%-15%,錯誤減肥帶來的傷害遠超我們的想像。
我們的生活中,不少人明明是健康標準的體重,卻還是一頭扎進減肥這件事情中。微博有個熱門話題#28天斷食減肥#,有近5萬粉絲參與,其中又以女性為主,為了減肥罔顧人體正常的生理需要,只靠喝水度日,或者每天只攝入極少量的食物,體重迅速降下來,身體卻也垮了,即使這樣,仍然有不少人採取這樣極端的方式減肥。
女孩兒們對減肥的狂熱來源於體重焦慮。長久以來,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明星網紅,無不是纖細瘦弱的。從A4腰到鎖骨放硬幣,從明星減肥食譜到"教你一個月瘦10斤",媒體對低體重的吹捧無形中給大眾灌輸著一個觀念:瘦的才是美的。
市面上也充斥著各種減肥藥、束腰、代餐食品的廣告,減肥成了全民熱潮,體重成了大家在評價身體狀況時最關心的指標,不管身高160還是170,統統都要"好女不過百",不然你也好意思出門?
追求瘦,當然是個人自由,沒有傷害到誰。但現在我們不僅追求"瘦",還在做另一件事:對"不瘦"冷嘲熱諷、打壓貶低。最常見的現象,是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用最尖銳的語言做無情的批判:"胖子沒有未來"、"連身材都控制不好,要怎麼控制自己的人生",以及對外形的高度重視,時刻關注自己和他人的體型變化,用"你瘦了好多"、"你怎麼變胖了"來打招呼。
如今這個講究效率的年代,以貌識人已經成了我們了解判斷一個人最便捷的方式。但一個人的外表真的跟品質有必然聯繫嗎。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看,變得更瘦更美,一定會讓我們變得自信大方,事事順遂嗎?確實,有很多實驗、調查報告都證明,變瘦好。但在不斷的身材攀比和單一審美的趨向之下,只要輿論宣導以"瘦"為美,就總會有人前赴後繼地追求"更瘦",永無止境,由此帶來很多衍生的問題。
健康的體魄是我們行走於世間的通行證。超出健康標準的大體重人士,出於健康的需求,可以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去增肥或減肥。通過掌握營養學的知識來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進行適量的運動,培養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健康減肥之術。而在他們完成的過程中,"瘦人"們應該做的,難道不是鼓勵嗎?
除了健康減肥,還有另一個"減肥之道":擺脫"減肥"這個想法,客觀評價自己的身材。其實只要三餐規律,不暴飲暴食,儘可能的運動,一個沒有特殊疾病的人,又能胖到哪去。接納自己,不被外界的審美綁架,是一件即使難,我們也應該做的事。大多數人或許根本沒有這麼減肥的必要,也並不是只有瘦才是美,盲目減肥最終傷害的,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