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3日14:18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5月13日,由中指研究院主辦的2020中國產業新城運營商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五屆產城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召開。星河產業集團常務副總裁閻鏡予先生以《正在消失的城市區位,正在誕生產業網絡》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星河產業集團常務副總裁 閻鏡予先生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能在疫情之下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參加我們中指院的活動。我今天想給大家匯報的主題叫做《正在消失的城市區位,正在誕生產業網絡》。
這樣一個主題跟我們今天要看到的疫情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一講到產業,過去大家都會想到城市的區位,一個地方的區位、條件、先天因素可能在過去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環節。我們可以看到在一百年之前,基本人類所有生產活動都是圍繞區位展開的。農業時代什麼樣的地方能發展最好、成為大都市?其實是自然條件最好的地方。在中國,我們依託黃河、長江這樣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在中東和兩河文明也成就了璀璨輝煌的歷史。我們在自然條件不是太好的地方,人類在引進更多的技術改變當地的自然環境,改變它的區位條件。比如我們看到都江堰這樣的工程,讓整個川中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我們看到有些地方不管你有再多的關注、投入再大的精力,但是先天自然條件不足的時候,都是不足以改變當地的生產力。比如說我們看到寧夏固原、西藏這樣的地方,不管生產怎麼去投入,但是由於先天的自然環境限制,他們都是很難在嚴酷的環境裡找到自己的出路。像這樣的地方他的信仰都會非常的發達,因為他們基本上對今生可能採取了一種絕望的態度,更多希望有來生離開這樣艱苦的環境。
繼農業文明之後是工業文明,在工業文明時代,區位優勢、自然條件仍然是城市生產力的決定因素,為什麼現在的中東國家能夠躺贏,能夠下午2點下班?那是因為他們的地下有足夠多的石油。其他的地方像礦產資源可能也會讓一個地方的人群非常富有。
第二是物流的聯動,在物流環節,依託馬六甲海峽,新加坡的發展非常迅速。我們看中國的上海、深圳都是沿海城市,為什麼沿海城市容易發展起來?那是因為這也是對外交流、對外溝通的港口。在港口的前提下,也是一個區位優勢的展現,尤其像深圳面對著香港這樣一個貿易港,同時自己發展三來一補產業,這是深圳崛起的原動力。
在過去100年之前,城市的發展最核心的就是區位優勢。但是在100年之後的現在,其實已經發生了一些技術上的革命,我們首先有了手機,有了手機之後,人的聲音已經突破了區位條件的限制,沒有了空間的概念。我們有了攝像頭、照相機,所以人的視覺也打破了空間概念,我們眼睛可以看到任何地方的場景。再到後來我們有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讓信息打破了原來的空間概念。再到後面有電商、有物流,實際是讓物品已經脫離了空間的限制。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過去100年人類的成績就是在打破100年以前區位優勢所帶來的獨特競爭力。所以這個是人類發展歷史上非常寶貴的一筆財富。現在開始,進入到我們的新基建時代,新基建是什麼?新基建是進一步打通我們的物理空間,讓空間幾乎沒有障礙,我們可以看到高速鐵路,是讓人能夠儘快地實現所謂的瞬間移動的概念和幻想,我們的特高壓是讓能源能夠瞬間移動,突破空間的感知。在衛星物聯網是要讓所有人能在各個地方介入到我們的網絡裡面,更是把島嶼、南北極、雪山之巔都要納入我們去城市空間的網絡裡面。所以新基建設的核心是讓世界上所有的生產力變成了均等性。我們未來可能更重要的資源已經不再是空間資源,我們已經可以做到讓每一個世界角落的任何一個人平等地共享生產力。而這時候的生產力所依靠的生產資料就不再是區位優勢,這個生產資料會慢慢的變成數據、變成信息。而傳統的生產優勢是變成了最底層的支撐條件,而這些支撐條件已經不是決定性的了。所以我認為在新基建之下,在全球進一步發展之下,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擁有我們的數據資源,擁有信息資源,城市已經變得越來越扁平化,已經越來越沒有層級,已經越來越需要用更加智能和更加可視化的方式進行連接。
那麼,這是生產力和生產資料在改變。但是還有一個生產關係,其實在生產力和生產資料改變以後,我們可以看到生產關係一定會隨著生產力的改變而改變。尤其是這次疫情之下,大家已經發現遠程的網絡化人和人的連接,已經逐漸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其實過去大家都知道是中心化的,大家要在一起辦公,大家要有一個共同信任的節點來給所有的人做認證,發工資,給你一個身份證,但是在疫情之後,我們發現人和人的溝通也許可以更加網絡化,不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就像我們今天通過視頻開的這場會議一樣,其實我相信在疫情之前,可能很難大家想像會用視頻的方式來參加一場會議,讓大家聚在一起。所以,疫情可能是人類生產關係的一個引線,生產關係一定會變化,但是疫情加速了生產關係變化的到來。
所以,疫情這兩個字可能在歷史上的意義類似於二戰,大家現在一講可以講到二戰前、二戰後,是一個歷史的分界點。從中國來講,是改革開放之前、改革開放之後,也是一個歷史的分界點,可能以後會有一個詞,叫疫前疫後,最根本的改變是人的關係開始網絡化了。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我們發現一個城市未來的區位優勢不再重要的時候,給很多中西部城市帶來巨大的發展紅利。所以我建議未來中西部城市在制定產業規劃的時候,要更多關注如何進行人口導入。我們看到現在產業有先發優勢的地區,站在了更高的起跑線,人口優勢、人口紅利已經領先了,我們未來做更多的產城融合、產城規劃、城市分析,大家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好如何把人、把技術導入到新的城市裡,形成新一代的產城融合。
這就是我今天給大家匯報的內容,謝謝大家!